推薦青少年必讀的十三部國學名著

  哪些書籍最能代表國學文化呢,下面是小編為你。

  

  【三字經】

  《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是古代私塾學生的第一本讀物。

  《三字經》具有傳授知識和進行思想教育的雙重作用,僅用每句三字的簡單行文。便將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精髓囊括其中,其中的智慧千言萬語也難以說盡。

  【百家姓】

  《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浙江錢塘的一個書生所編撰的蒙學讀物,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像一首四言詩,便於誦讀和記憶。《百家姓》通行本以四百八十六字組成,其中包括四百零八個單姓,七十八個複姓。

  【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國早期的蒙學必讀課本,由南樑時期的周興嗣編成。《千字文》每墮字一句,共二百五十旬,一千個字。文章通篇用韻。琅琅上口,其內容又涉及自然、社會、歷史、教育、倫理等多方面的知識。

  【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山西絳州秀才李毓秀所作。全書以《論語?學而》開篇,具體列舉出了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是古代家長教育孩子的最佳讀物。

  【朱子家訓】

  《朱子家訓》又名《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作者為明末清初江蘇崑山人朱用純。《朱子家訓》體現了儒學的觀念。立身正大。從容靜氣,通俗並詳盡地解釋了中國古代的“齊家之說,是儒家的代表之作。

  【大學】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舊說為曾子所作,其實為秦漢時的儒家作品,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作品。宋代人把它從《禮記》中分離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相配合,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首。

  【中庸】

  《中庸》是儒家闡述“中庸”之道,提出人性修養的教育理論著作。《中庸》原是《禮記》的一篇,作者是孔子之孫子思,後被朱熹推為“四書”之二,在宋、元以後成為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

  【論語】

  《論語》是孔子與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門人及再傳弟子收集完成。《論語》內容廣博,涉及到政治、教育、禮儀、經濟等各個方面的內容,是儒家文化的精髓。《論語》是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一部典籍,以至後來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讚譽。

  【孟子】

  《孟子》是古代十三經的最後一部,為孟子與其弟子編著,不但繼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還是古代“四書”中最有文學價值的一部。《孟子》行文氣勢磅礴,嘻笑怒罵,絕不滯澀生硬。“筆鋒中常帶感情”,堪稱國學中的精華。

  【道德經】

  《道德經》。又稱《老子》。為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所著。全書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後人並稱為《道德經》。《道德經》對中國古代哲學、科學、政治、塞教等都具有深刻的影響,被譽為《萬經之王》

  【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記述了禪宗六祖慧能的生平事蹟和語丞,是中國佛教著作中唯一被奉為“經”的文獻,是禪宗所依據的重要經典。國學大師錢穆更是將之與《論語》、《孟子》等書並列為探索中國文化的經典之一。

  【名賢集】

  《名賢集》彙集孔、孟以來歷代名人賢士的嘉言善行,作者是南宋以後的儒生,具體姓名已不可考。全書以四言、五言、六言組成,易誦易記,讀之琅琅上口,其間集有不少成語。《名賢集》是學習古人的為人和世之道的必備讀本。

  【圍爐夜話】

  《圍爐夜話》以處世、做人為中心,分別從“修身”、“處世”、“謀略”三個方面,闡釋“童德”、“立功”、“立言”、“立業”的重要意義,揭示人生價值的深刻內涵。

  青少年勵志10本書

  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要成功勢必要跨越很多障礙。而勵志書就是精神生活的饗宴,每讀一本,就汲取了許多生活智慧。讀勵志書就像交了一位良友,它娓娓道出了成功者的成敗辛酸和迴應之道,打開了心靈的寬闊視野。本書精選了戴爾·卡耐基、拿破崙·希爾、奧裡森·馬登等成功學導師的著作,選擇書中最具價值、最具啟迪意義的部分,讓青少年一次閱讀10本經典,在人生的旅途上,點燃心靈的薪火,照亮自己的前途。

  《自己拯救自己》 塞繆爾·斯邁爾斯

  《人性的弱點》 戴爾·卡耐基

  《人性的優點》 戴爾·卡耐基

  《語言的突破》 戴爾·卡耐基

  《快樂的人生》 戴爾·卡耐基

  《一生的財富》 拿破崙·希爾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奧格·曼狄諾

  《一生的資本》 奧裡森·馬登

  《思考與成功》 奧裡森·馬登

  《最偉大的勵志書》 奧裡森·馬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