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中考前的心理輔導工作

  中考前,同學們也許會出現焦慮恐懼等負面的情緒,這個時候,我們要對自己的心理進行正面的引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學生中考前心理輔導,供大家參閱!

  中考前好心態保持技巧

  1.積極暗示自己。

  一個人首先願意擁有良好的心態才能有好心態,所以最後一段時間,同學們要在心裡積極暗示自己:我心態很好,我能成功!遏制和拋棄焦慮不安、害怕失敗、浮躁和沮喪等負面心理,當有這些不良心態的苗頭時,及時剎車,不讓野草瘋長。通過轉移法來調節自己不往壞心情上發展。

  2.寬容他人,不與人為敵。

  最後一段時間,對周圍的事情和人要採取寬容的態度,不與人發生矛盾。一定要銘記自己的“大事”是中考,其它的都是小事,其它的事情只能為中考服務,不可因小失大。

  3.保持健康的體魄。

  繼續保持必要的鍛鍊,在飲食上不亂吃亂喝,最後一段時間爭取不生病。人生病了氣息奄奄、精神不振,哪裡還談什麼好心態呢?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擁有良好的心態。

  4.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中考事。

  最後一段時間,目標單一,不為生活中其它的雜事、瑣事所幹擾,單純往往能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相反,若為生活中的其它事情擔憂和操心,往往徒增煩惱,於事無補。

  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績,首先取決於學習能力,同時也取決於中考臨場發揮等。很多平時成績很好的學生由於臨場發揮較差,造成中考失敗。所以非智力因素對中考考試的影響,正越來越受到關注。科苑提供2015年中考注意事項,使考生在緊張的中考中沉著應對,決勝中考。

  中考前調整心態的方法

  備戰中考,初三學生面臨能否考上理想中學的挑戰。由於擔心目標不能實現,加之父母、老師等多方面的外在壓力,一些同學不能以正常的心態迎接考試,患上“中考病”,影響各階段的衝刺複習和中考的發揮。

  壓迫症:考前成績不理想,時間越來越緊,總覺得好多知識點未掌握,怎麼能應對中考呢?越想越急,背上沉重的包袱,壓抑、煩躁,吃不好、休息不好。

  愧疚症:對一些同學來說,中考是回報親人、老師多年來關愛的好機會,於是擔心考不出好成績,對不起親人、老師。在這種思想支配下,一旦學習上遇到困難挫折,就可能導致學生內心的愧疚感,影響中考備考。

  畏言症:即害怕考不出好成績讓別人笑話。比如,“我要是考不上重點高中而某某考上了,大家都會嘲笑我。”這種心理上的失衡,使得學生異常鬱悶焦躁,甚至產生逃避的念頭。

  失調症:對複習缺乏科學的統籌,從而導致學科的不均衡;缺乏合理的學習、休息安排,從而導致精力上的失衡。以犧牲吃飯、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學習,只會大大影響複習效率。

  對患上“中考病”的同學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擁有良好的心態正確地看待和麵對中考。

  鼓足信心,放下包袱:考前有緊迫感是正常的,但我們不能被它壓得茫然不知所措,失去科學的複習策略。基礎薄弱的同學可以搭配著課外輔導班一起學習,可以去北京新東方優能中學的中考提高班學習一下。我們應時刻提醒自己:沒事的,我能行!不就是中考麼,怕什麼!

  溝通交流,加強理解:與家長、老師交流,他們會理解你,會給你更多的安慰,會讓你知道:你努力了,他們很滿意!盡力是不會落下遺憾和愧疚的。

  豁達樂觀,接受失敗:只有擁有包容失敗的心態,才更易於成功。你應該這樣想,我走的是自己的路,這跟別人有什麼相干呢?況且成功之路千萬條,我還有好多方面可以比別人做得更好呢!

  科學統籌,調節狀態:可以制定中短期計劃,科學地安排好學習、休息,以充沛的精力,提高複習效率,應對中考。

  中考前心理輔導疑難解答

  1.考前看不進書

  這主要是由於考生對未來的考試結果沒有把握,從而產生了焦慮情緒,無法集中精力複習。面對這種情況,考生一定要想辦法找出自己焦慮的根源,然後通過適當的心理療法排除這種擔憂。如果是因為想要看的知識點太多而思維混亂,就要理清思路,抓住最關鍵、最重要的部分突擊複習。建議考生不要在考前頭一天晚上再做練習題,適當整理一下複習筆記,背背重要公式即可,否則一旦遇到不會的題,將影響考生情緒。

  2.考前睡不著覺

  考前失眠是大多數考生都會遇到的問題,這主要是由於考前心理緊張造成的。對付失眠的最好辦法就是不怕失眠,別有任何心理包袱,考前不要胡思亂想,對自己有信心就好。平時沒有失眠問題的學生最好不要服用安眠藥物,可以聽聽輕音樂,讓眼睛自然地閉起來。

  此外,要注意考前飲食,避免食用過多的提神食品,平時有喝茶、咖啡等習慣的考生,在考試前夜就不要飲用了,這些飲料會讓人興奮,影響睡眠。

  3.考場上心煩躁

  有些考生總在考試後抱怨,說考場裡面聲音太多,太嘈雜了,沒有辦法集中精神考試。監考老師的腳步聲、同場考生翻卷子和嘆氣的聲音,以及考場外周邊發出的聲音干擾了他們答題。

  事實上,考場上一點聲音都沒有是不可能的,你越是覺得煩,噪音反而越會往你耳朵裡鑽,在這種時候,儘量把注意力集中到試卷上,做到“充耳不聞”。不要刻意去感覺這些外界的雜音,就可以把它們從腦袋中清除出去。

  4.遇難題就緊張

  考試的時候遇到難題是不可避免的,沒有必要過分緊張,可以先跳過這道題,等做上幾道簡單的題目後,心情就會平靜下來,重新找到自信,解題思路可能也就清晰起來。這時再回頭對付那根“硬骨頭”,即使實在解決不了,也沒有必要焦慮,可以安慰自己“這道題對我難,對別人也一樣難”。

  考生在考試時,往往會發現,有時候明明很熟悉的知識點卻想不起來,這時考生急於解決問題,緊張地在記憶中胡亂搜尋,企圖能湊巧“碰上”想要找的東西,但是這種無秩序搜尋的效率往往很低,並且時間越長,心裡越覺得慌亂。這時,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聯想,通過回想老師講授這一知識點時的情況,尋找線索,激發考生在短時間內想起來。

  5.覺得時間不夠

  考場上最容易引起考生慌亂的情況就是所剩時間不多,卻仍有很多題沒做完,此時考生會覺得心急如焚,常常是做著這道題,腦子裡卻想著下一道題,結果哪道題也沒做好。

  在做題前就要有一個對時間的大概考慮,哪一個時間段做什麼題,先做哪道、後做哪道都要有一個統籌的安排。重點、有把握的題應該先答,遇到不會的題不要死纏爛打,思考2到3分鐘後,實在不會就要馬上放棄,不要再去想它。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能做多少算多少。考試結束前15分鐘,監考老師會提醒考生注意時間,加快答題速度,考生要利用最後的這段時間攻克自己最有把握做對的題,而不是死啃難題。


看過中考前的心理輔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