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期末閱讀模擬題

  期末考即將到來,教師們要如何準備期末練習題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初二語文期末閱讀練習題,供大家參考。

  :

  閱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

  ***一***大概是太過於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這是我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並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後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開啟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1.“我”沒有對阿長說起《山海經》的事的原因是什麼?試用原文回答。答:知道她並非學者,說了也無益.

  2.當長媽媽把一包書遞給我時,“高興地說”的原因是能滿足“我”渴望已久的願望

  3.為什麼“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答:“我”被她的熱忱深深地打動了

  4.“她確有偉大的神力”,這“神力”指什麼?答: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

  5.從阿長給“我”買《山海經》這件事上,你看出了她什麼性格特徵?答:對“我”極其疼愛,表明她善良樸實

  6.選文部分“我”的心理活動是發展變化的,試寫出其變化軌跡。答:不抱任何希望——驚訝和震撼——心生敬意。

  7.請說一說畫“ ”線句子的含義。答:這是議論句,表達了“我”對長媽媽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二***

  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裡。往常他坐在蹬三輪的座上,或抱著冰傴著身子進我家來,不顯得那麼高。也許他平時不那麼瘦,也不那麼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兩隻眼上都結著一層,分不清哪一隻瞎,哪一隻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裡倒出來的,就像我想像裡的殭屍,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幹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我吃驚地說:“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他“嗯”了一聲,直著腳往裡走,對我伸出兩手。他一手提著個瓶子,一手提著一包東西。 我忙去接。瓶子裡是香油,包裹裡是雞蛋。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為在我記憶裡多得數不完。我也記不起他是怎麼說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們的。我強笑說:“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他只說:“我不吃。”我謝了他的好香油,謝了他的大雞蛋,然後轉身進屋去。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 我也趕忙解釋:“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託人捎了。”他也許覺得我這話有理,站著等我。我把他包雞蛋的一方灰不灰、藍不藍的方格子破布疊好還他。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過身子。我忙去給他開了門,站在樓梯口,看他直著腳一級一級下樓去,直擔心他半樓梯摔倒。等到聽不見腳步聲,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塗了。那直僵僵的身體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我不能想像他是怎麼回家的。

  8.用一句話概括選段的內容。老王帶病給“我”送香油、雞蛋。

  9.選段描寫老王主要運用了外貌描寫和 語言描寫。表現了老王那骨瘦如柴、身體虛弱、病得奄奄一息的樣子。

  10.後文中與第一段中劃線的句子相照應的句子是:那直僵僵的身體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

  11.最後一段中說“可是我害怕得糊塗了”作者“害怕”老王的虛弱的身體禁不住生活的壓力, 表現了作者 善良

  12.請從肖像描寫的角度,在所學的課文中找出一個類似的人物描寫的句子。可以從《故鄉》《我的叔叔于勒》等課文中查閱。

  ***三***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這座橋的特點是

  ***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於車馬上下。

  ***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衝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麼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餘各道不致受到影響。***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

  1、趙州橋充分體現了我國石拱橋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式美觀的特點。

  2、上文對趙州橋特點的說明分作四點,這四點的安排順序是*** C ***

  A、由上到下 B、由古到今 C、由主到次 D、由內到外

  3、趙州橋的設計最富有創意的是大拱上加小拱。請根據文中趙州橋特點***一***和***二***,用弧線在右邊的方框內畫上大拱和小拱,完成趙州橋的結構示意圖。***要求:大拱和小拱的數量和位置正確;用弧線;圖形整體效果好。***

  4、請寫出趙州橋小拱設計的好處。每條不超過8個字。第一條: 減輕橋身重量; 第二條: 增加橋洞過水量;第三條: 使橋身更美觀

  5、“橋”在字典中被解釋為:“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車輛等通行的建築物。”,現在還可指能起溝通作用的人或事物,例如:商橋等,請再寫一個有這樣比喻意義的帶“橋”的詞語,並解釋它的含義。詞語:書橋 詞語解釋:讓讀者達到知識彼岸的書。

  6、有人說: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古老的石拱橋都應當被新型的斜拉索橋淘汰。你贊成這種觀點嗎?請簡述你的理由。***不超過60字***提示: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表達準確、清晰、流暢、簡潔、有創意

  ***四***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係。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隨著時節推移的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複雜得多,靈敏得多。物候觀測的資料反映氣溫、溫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於生物的影響。應用在農事活動,比較簡便,容易掌握。物候對於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裡。1、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穀鳥分別用了“傳語”、“暗示”、“唱歌”三個詞, 作者這樣寫在修辭手法和內容上與 “大自然的語言”或“語言”保持了一致。

  2.根據所供材料,請你給物候學下個定義***所填不超過15字***。物候學就是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文中劃 的句子分別採用了舉例子和作比較 說明方法。

  3.第2自然段對物候知識、物候學的介紹古代、近代的順序是時間順序4.第3自然段的內容是寫物候對於農業的重要性 ***不超過12個字***。

  5、第一自然段中所選的三個例子能否調換順序,為什麼?

  A、緊扣“草木榮枯,候鳥去來”這句;

  B、前兩中是植物後一種是動物;

  C、按季節順序舉例。

  6.請聯絡你所觀察到的生活實際舉一個物候現象的例子***用一、二句話表述***,或舉出一個含有物候學道理的諺語。 如“月暈午時風”“山雨欲來風滿樓”“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東虹轟隆西虹雨”

  ***五***

  安貞醫院創一項亞洲之最患者肺移植後安度兩週年本報訊***通訊員盧曉娣***近日,北京安貞醫院胸外科的醫務人員為一位亞洲肺移植存活最長的患者舉行了一次生日賀會,祝賀他換肺後安度兩週年和49歲生日。兩年前,患者冀書春喘憋嚴重,口脣紺紫,在休息狀態下,也感到呼吸困難,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且病情惡化很快。經當地醫院就診,難以治癒,慕名至安員醫院求治。入院後經醫生診斷,肺聽診雙側有少量水泡音,肺功能檢查顯示通氣功能嚴重損害。患者活動3分鐘後心率由90次 / 分升到142次 / 分,醫生明確診斷為待發肺纖維化。而治療此症的惟一辦法就是換肺。1995年2月23日,安員醫院全院各科通力協作,成功地為冀書春施行了肺移植術。術後曾出現併發症,以及排異感染,但一次次被安員醫院的醫護人員治癒。患者恢復很快,肺核掃描見移植的左肺遍氣及血流灌注均佳。目前,患者生活已經完全自理,能到室外活動,且恢復輕工作。冀書春見到筆者時非常高興地說:我每天都外出散步,鍛鍊身體。今年初,下大雪,我在雪地上一走就是幾裡地。我還去了天安門廣場,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去天安門,過去想都不敢想啊。

  1.本篇新聞的主標題是什麼?引標題是什麼?主標題是“患者肺移植後安渡兩週年”,引標題是“安員醫院創一項亞洲之最”。

  2.本篇新聞的導語是什麼? 近日,北京安貞醫院胸外科的醫務人員為一位亞洲肺移植存活最長的患者舉行了一次生日賀會,祝賀他換肺後安度兩週年和49歲生日。

  3.新聞的主體是什麼? 第2~3段。

  4.本篇新聞的背景和結語是什麼? 是含在主體當中的。

  5.本篇新聞的最後一段作用是什麼? 用與主要內容有關的次要訊息,使這篇新聞報道更顯深入全面。

  ***六***

  ①朱自清的名作《背影》已鑲嵌在我記憶的畫屏上,成為一幅永恆的圖畫??

  ②而我的眼前,我的心中,也有一幅鮮活的背影圖。③那是星期天的下午,我從城裡放學回家,村裡剛好在分山砍伐樹木。久已沒為家裡乾點活的我便跟隨父親來到山上。

  ④砍倒一棵大松樹時已經日落西山了。父親捎來口信,叫我和他一起抬回家。松樹根部大,梢部小,我自忖1.68米的塊頭,抬根部“小兒科”,就要去抬。父親攔著說:“不行。你拾不起,骨頭太嫩,等我來抬,你抬梢。”父親說完便蹲下身子,準備把樹扶上肩頭。可是,試了幾次都扶不上。我走到他面前,說:“爸爸,我來吧。”父親卻不同意。他掏出一袋旱菸抽起來,吩咐我先歇會。“天還早呢。”父親說。

  ⑤一袋煙快抽完了,父親叫我站起來。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樹,把頭湊近松樹,“海”了一聲.使勁抱起松樹扛到自己肩上.然後小心翼翼地伸展著腿部,[我覺得他佝僂的身軀在夕陽的餘輝中一點一點地凝聚著力量,一點一點地高大。]還剩的一口旱菸吐了出來,籠罩在他的頭上,悠悠地在空中擴散。

  ⑥父親終於站立了,雖然大樹壓得他搖晃了幾下,但他很快就穩住了重心。

  ⑦我盯著他的背影,我的眼眶溼潤了。幾十年來,父親為我們兄妹幾個的成長,兢兢業業地操持著這個家,奔波辛勞。他的容顏已在日出日落中憔悴了,他的背已在日出日落中微微弓起??

  ***8***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和父親抬著樹回家,看著父親的背影,我感到有一座豐碑矗立在心中??“背影圖”懸掛在我心中的高處。

  1.為文中加點詞語注音。鑲嵌*** ***佝僂*** *** 籠罩*** ***兢兢業業*** *** ..........

  .2.文章第④段中畫“——”線的語句表現了父親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回答。

  答: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關心、體貼和照顧,父親對兒子的愛。

  3.文章第⑤段主要通過心理描寫,細緻刻畫了父親的形象。畫“——”線的語句表達了“我”怎樣的思想感情?選出理解準確的一項*** B ***

  A.“我”看到了父親在夕陽餘輝下漸漸高大的身影,心情十分激動,因為“我”過去從未看到過這樣動人的情景

  B.“我”看到了父親為“我”承擔重任的高大身影,感到了父親對“我”的摯愛

  C.“我”第一次體會到了父親在生活中不屈不撓的性格,看到父親充滿力量的形象

  4.看到父親的背影,“我的眼眶溼潤了”,這是為什麼? “我”為父親承擔生活重任的高大身影所感動,為父親幾十年來辛勞奔波,給“我”傾注了無限的愛所感動。

  5. “看著父親的背影,我感到有一座豐碑矗立在心中”,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這句話表達了“我”對父親背影的高度評價和深情歌頌,表現了父親的偉大及其對“我”的巨大影響。

  ***七***

  擺渡老人

  ①讀中學時,學校設在鄰村,與我們村有一條河隔著,便認識了那擺渡老人

  ②當時,那老人一直是我們取樂的物件。每到放學,肚子餓得直叫的我們便一窩蜂向渡口跑去,擠在那兒。渡船隻要一近岸,大家便爭先恐後地向船上躍去。雖然老人很有經驗,未到岸邊便做好回撐的準備,但超載和落水的事仍然時有發生。超載時,船上的,岸上的,都望著老人手忙腳亂的樣子大笑。夏天下雨時,大家總是把傘迎著風,看著渡船被吹淌到到渡口好遠的地方,老人一番折騰,將船撐到渡口,我們便鬨笑著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數冬天***當時我是這樣認為的***。冬天很冷,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每天早晨,當我們趕到渡口時,總看見老人在那邊晃著船,好長時間,才把船晃過來。望著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勢,我們總是鬨笑,一直到船靠岸。我們往往因此耽誤了早讀,但我們都挺願意。於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遲點起來,反正去早了也過不了河。我們都為找到一個偷懶的理由而感到高興。當時的我們,是“心憂讀書願天寒”

  ④那一天特別冷,我因有事起了個早。吃過早飯後,便不緊不慢地向學校走去。到渡口時我驚奇地發現,那老人不是我預料的那樣正在“跳舞”,卻已經到了這邊。我和他攀談起來。我問他:“你今天怎麼這麼早?”老人咳嗽了一聲,緩緩地說:“許是人老了,早上總起不來,昨天聽學校說耽誤了學生上早讀,今天我就起了早。誰知等了好長時間,才來了你一個人。”說完,便送我過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頭對我說道:“你們小孩子可要好好讀書啊。”那雙眼中竟滿含著期待和愛意。我心中一震,看著老人瘦弱的身體,沾滿冰碴的白鬍子,一雙手凍得發紫,猛地問道:“你幹啥要吃這份苦呢?”好久,老人長嘆一聲說道:“幹啥?哎,以前我也有一個可愛的兒子,他曾吵著要上學,但終究沒上成。後來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對不起他,我在這兒擺渡,接送你們上學,心裡好受些。”談話間,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後,老人又把船向河那邊撐去。看著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了。以後,我們上船再也沒有起鬨。於是老人飽經風霜的臉上出現了笑容。

  ⑦再後來,兩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最後一次過河時,老人對我們說:“以後不再送你們過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