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的型別教案及反思

  消費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最終環節。它是指利用社會產品來滿足人們各種需要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消費的型別》教案及反思,歡迎閱讀。

  《消費的型別》教案

  知識目標

  瞭解影響消費水平的主要因素。

  瞭解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瞭解錢貨兩清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

  知道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及其內在變化規律。

  瞭解消費結構的含義及消費結構變化的影響因素。

  瞭解恩格爾係數的含義。

  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對消費水平的影響。

  理解總體物價水平的變化對消費水平的影響。

  理解恩格爾係數變化與消費結構、生活水平的關係。

  能力目標

  綜合認識影響消費水平因素的能力。

  辯證分析我國消費結構變化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正確看待我國消費結構的變化,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是本課的重點。只有瞭解和認識了影響消費的相關因素,才能理性地對待消費,並使人們在消費過程中確定合理的目標,作出合理的選擇。

  2.貸款消費的正確認識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

  採用討論式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對於本課思辨性較強的觀點,教師可組織學生辯論。鼓勵學生對同一消費現象發表不同的看法,形成不同觀點之間的碰撞,從而激發學生的理性思考興趣。

  [教學過程]

  [舊課複習]

  要求學生默寫: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價格變對消費需求的影響;企業應對價格變化的反應。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商品、多變的價格、多樣的消費行為,作為我們消費者如何科學的進行消費,不斷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呢?

  [新課探究]:

  第三課《多彩的消費》

  消費及其型別

  閱讀:P17——春節消費大變樣

  問題1:透過三個鏡頭,你了描述一下對我國目前居民消費的現狀嗎?

  問題2:為什麼近年來,我國居民的生活消費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

  [學生活動……教師歸納]:

  大家剛才談到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對消費水平具有重要影響的因素主要有兩個,那就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總體水平。***板書***

  一、影響消費的因素

  1.居民收入水平

  2.物價水平

  ***材料展示***:蘇南與蘇北、城市與農村的居民消費現狀

  城鎮退休老人與農村老人、金融危機前後職場人員的消費行為

  中國努力調節居民收入差距,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思考探究]:

  引導學生閱坊P17最後三段文字,結合材料談談“收入”對消費有什麼影響?

  ***1***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

  ***2***未來預期收入影響消費

  ***3***人們收入差距與社會總體消費水平關係密切

  [教師總結強調]:

  “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可支配收入”“預期收入”“差距如何影響消費——富者與窮人的消費比重”

  [思考與討論]:

  通過對這組材料的解讀與學習,就“收入這個話題”談談如何才能不斷提高我國人民的消費水平?

  學生討論發言後,總結: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走科學發展之路,努力促進經濟的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深化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切實增加人們居民的收入,縮小收入差距,共建設和諧的小康中國。

  [過渡並設問]:

  討論了收入的影響之後,結合我們前面學習的“價格變動的影響”,假定收入一定的情況下,物價對人們的消費是如保影響的?如何才能有效的遏制物價的過快上漲,保證人民的消費質量?

  [教師總結]:

  ***1***物價的變動影響購買力:需求原則

  ***2***發展生產、增加供給;加強貨幣流通的巨集觀調控,保持幣的穩定;加強市場監管,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打擊各種價格違法行為;鼓勵生產與科技創新,促進物價健康下降……

  問題:除了收入與價格之外,你在選擇消費時,還會考慮哪些其它因素?

  ——商品自身因素、商業網點的分佈、廠商的服務質量與經營方式、特殊需要等

  3.其它因素:

  二、消費的型別

  [教學引導題]:根據預習回答下列問題

  1.在我國人們的消費通常是如何劃分型別的?

  ***1***交易方式

  ***2***消費物件

  ***3***消費目的

  [深化理解]

  1.根據你對它們理解填寫下表

  通俗描述 消費型別 適合情形 商品所有權

  ***1***一手交錢

  一手交貨 錢貨兩清 生活中的大部分商品,

  具有量小、額低、常用 立即轉移

  ***2***花明天的錢

  圓今天的夢 貸款消費 生活必需大宗商品,價高耐用

  預期收入樂觀、沒有太多積蓄 歸授貸人

  ***3***過把小癮

  如期歸還 租賃消費 利用率不高、暫時需要或無力購買節 暫時使用權

  2.比較P18“兩老太對話”,你支援誰?你主張我國居民貸款消費嗎?

  兩種態度皆可,但要能說明理由。

  對貸款消費需要明確:區分對待、量力而行、考慮風險;貸款消費並不排斥艱苦奮鬥、勤儉節約

  3.按消費目的分類的型別,水平從高到低排列依次,你覺得應如何排?

  生存、發展、享受的發展次序;經濟水平的提高,是消費水平提高的前提和物質保障。

  [教學過渡]

  如果我們把剛才瞭解的消費型別再按該消費品的具體功能來分的話,又可以進行怎樣的分類呢?它們在人們生活中各自所點的比重又會是多少呢?閱讀教材回答下列問題

  ***1***什麼是消費結構?

  ***2***什麼是恩格爾係數?它具有怎樣的意義?

  ***3***請分析P19“我國居民的恩格爾係數走勢”,它表明了什麼?原因是什麼?

  三、消費結構

  1.含義:

  2.恩格爾係數:

  ***1***意義

  ***2***變化趨勢

  ***3***原因

  [課後作業]

  1.張先生一家三口。張先生是民營企業家,經營企業很有特色;妻子是一大企業的主管,女兒是一家大公司的技術顧問,她們對薪水都比較滿意。他們一次付款購買了幢高檔別墅,經常僱用一輛舒適的旅遊車在導遊的引導下觀旅遊,到於家中事務則完全交給了兩具保姆。

  ***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一下張先生家的消費層次及主要原因。

  ***2***請你對張先生一家的消費進行簡單的分類。

  2.通過平時與家長或親戚的交談,你瞭解你家的恩格爾係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分析引起這種變化的可能原因?

  《消費的型別》反思

  經濟生活以“生活邏輯”為主線,強調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實際。對涉世不深的中學生而言,最熟悉的是經濟生活中的消費環節。而由於各種各樣的社會原因,學生的家庭消費水平會有很大的差異,學生對消費的分析也往往會觸及學生敏感的心靈。以下是我對《消費及其型別》教學的一點反思: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內容有: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兩種消費型別及其特點;理解當前可支配收入和未來收入預期的高低對當前消費的影響,以及收入差距對總體消費水平的影響;比較錢貨兩清消費、貸款消費和租賃消費的異同點;瞭解恩格爾係數及其大小的意義。

  在消費及其型別的教學中,我主要是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

  1.為什麼有錢的日子,像在天堂?

  2.為什麼呼喚“工資快漲”?

  3.兩幅圖片的消費水平差距在哪?

  4.假如你這個月收入200萬元,你打算怎麼花?

  5.假如你這個月只有2000元,你打算怎麼花?

  設計這幾個問題的目的,主要是要引導學生通過簡單易懂的問題總結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以及消費的型別。

  學生對5個問題的討論過程使我更進一步認識到新課程所強調的“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核心理念的重要性。在問題1的討論中,大部分學生都基本能夠說出有錢可以消費很多商品,概括出影響消費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問題2的討論中也基本上能夠理解未來的收入預期對消費的影響。但在其他三個問題的討論中出現了明顯的差異。

  問題3的設定上面存在一些問題,沒能夠很好地表明收入差距大小對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影響,在引導中沒能夠深入剖析收入差距的意思,課堂上面存有疑問。

  問題4和問題5,針對的是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麼花錢的問題。假設有兩筆不同的錢,你打算怎麼花?對於學生來說,應該是比較有話說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對於這麼一筆錢卻不知道怎麼花,***有老師放映是數目設定太大,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在這裡個人認為數目不是問題,只是一個假設而已。***問題在於當學生不知道怎麼處置這筆錢或處理的有點粗糙,不夠詳細或沒有按照預想的答案回答時,作為主講人的我應該加以引導的***比如,如果是我擁有這麼一筆錢,我會買車,然後開車去架勢堂學跳舞,開車去旅遊***原來版本的設計是有的,但後來刪除了******,給學生一個案例作參考,學生或許就有更多選擇了,這樣有利於開展下面的內容。再如,在學生回答了有200萬元時買車的這一個選擇上面的挖掘不夠深——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如果我想買的是20萬的車,可以直接付現金***引出錢貨兩清的消費型別***;如果我想買的250萬的豪車呢?不夠錢,可以怎麼辦呢?***引出貸款消費——講這一點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學生明白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貸款消費***;如果我只是想過把癮,開幾天玩玩,需要直接買車麼?***引出租賃消費***——在講解完這三個消費型別的時候要注意比較三者的特點***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轉移問題***。

  對於按照消費目的劃分的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在學生回答花錢的選擇中可以區分出來***由學生來分析花錢同學的消費行為,評定消費型別***

  最後由生存資料消費佔的比重引出恩格爾係數,學習恩格爾係數的演算法以及其大小意義。

  最後佈置的課後調查作業,可以說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課本上學到的知識來指導實踐活動,讓學生明白政治知識不是來自課本,而是源於生活實踐。在社會實踐中,自主探索、領會有關經濟生活中包含的經濟學道理,學會獨立分析,增強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總的來說,整堂課的邏輯結構還算完整,還算清晰,但是在整個大框架之下仍需進一步的雕琢,在各個問題的設定上還需進一步推敲,在引導上還需進一步的循循善誘,在細節把握上還需進一步改進,在情景構設上還需進一步思考如何與課本知識有效結合。在新課改大力推進的情況下,仍需進一步努力。對於新課改,我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