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貧困生黑板報資料

  我們要有扶貧精神,伸出援手,幫助貧困的孩子們讓他們上學之路暢通無阻。那麼關於資助貧困生黑板報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資助貧困生黑板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資助貧困生黑板報圖片:

>

  資助貧困生黑板報圖片1

  資助貧困生黑板報圖片2

  資助貧困生黑板報圖片3

  資助貧困生黑板報內容1:

  《開心的事情大家做》書中的人物之一王仁華,也是“上海百老德育講師團”的成員,在這支由600多位老幹部、老紅軍、老將軍、老勞模、老作家、老科學家、老藝術家組成的特殊志願者隊伍中,她算是“年輕人”。她少時體弱多病,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在社會各界好心人的幫助下,多次死裡逃生”,大愛的種子深深埋種在她的心裡。

  1995年起,王仁華走上了扶貧幫困的愛心之旅。她為患肝癌的青年演員王曉東捐款;為一通打錯的電話挽救了因病欲自殺的青年;她半小時聯絡10名熱心人為安徽長豐縣貧困學生捐款4000元;她聯絡上海東方醫院啟動愛心資金為福建貧困農民做心臟手術……這個平日也會為油鹽醬醋精打細算的上海女人心中存有“大愛”。

  在她的大愛國度裡,慢慢聚攏了一批有愛心的上海市民,他們中有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有全國勞模、退休教師,也有曾經接受過幫助的人,更多的是普通百姓。他們聚在一起,只為竭盡綿薄之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在她的積極奔走下,“上海百老德育講師團上海海事大學王仁華等好心人愛心助學基地”於2010年掛牌成立,為“好心人”們與品學兼優的貧困生牽線搭橋。

  點點溫情感染著受助學生,他們中的不少人接過愛心接力棒,把愛心鏈越串越長。來自四川宜賓的王譽在“好心人基地”的穿針引線下順利地在上海海事大學開始了求學生涯。“我實在太幸運了,遇到這群好心人。”去年暑假,她隨校志願者團隊回到四川支教,希望從力所能及的事情,把愛傳播開來。

  據瞭解,20多年來,逾300人次的“好心人”資助了500多名品學兼優的貧困生,累積資助約400萬元。

  資助貧困生黑板報內容2:

  國家助學金髮到了我手中,我的心裡很感動,很興奮,因為我再也不用為每個星期向媽媽要生活費而苦惱了。

  以前,每個星期都要跟媽媽要一星期的生活費,我從來不敢去看媽媽眼睛,怕媽因為我一星期那麼多的生活費而發愁。現在好了,國家的助學金髮下來了,我就不用再為生活費發愁了,國家的助學金對我來說就像冰封世界的一縷春風,把希望送到了我面前。

  我知道有很多家境和我一樣的學生因經濟所迫而無法順利求學,後來因為國家的資助,才考上理想的學校,他們不住地感謝社會,感謝學校,拿到助學金的我也感謝國家、社會、學校。我認為我接受的資助我不能白拿,如果那樣,那我就大錯特錯了。

  “資助”是國家“借”給我的,不是送給我的,我應當以優異的成績去回報社會,為社會做出貢獻。我在國家資助我的同時,也要懂得自助,不能因為國家助學金給我們,就想當然的以為這是我們應得的,要以優異的成績去回報國家、社會,不辜負領導、老師與學校對我們的期望,這樣國家對我們的資助,我們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

  我的家在安徽的一個小村莊裡,家裡四口人,爸爸在外打工,我媽在家做玩具來供我們姐弟二人讀書,經濟不算好。弟弟上六年級,成績優異,所以媽媽時常偏袒弟弟,但是我從來沒有生氣。家裡條件不好,很難供兩個孩子讀書。中考分數下來後,我苦惱了,爸爸心疼我這麼小的年紀沒有書讀,可是我卻不想再讀了。

  爸對我說:“只要你讀,家裡即使再沒有錢也會砸鍋賣鐵供你讀的,可是媽媽並不同意爸爸的觀點,說”供你讀可以,但是家裡還有一個弟弟,你現在讀書不像是初中,花費肯定比初中多出許多倍,家裡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現在去讀,家裡哪還會有錢去讓你讀呢?

  爸爸為了不讓我後悔,還是讓我讀了。送我來校報名時爸爸對我說:“你在這裡如果還是讀不好的話,那你對不起的不只是自己,還有我和你媽,我們現在拼命的掙錢供你們讀書,還不是指望你們長大後能養活自己,在社會上立足。你可千萬不要再象初中那時候一樣了,一定要認真讀書”。

  爸爸說的這些話,句句都刻在了我的心上,我不敢忘,也不能忘,我知道為了讓我讀書,家裡多了多大的開銷,這對本不寬裕的家庭是多麼大的壓力。我甚至開始懷疑我到這裡來讀書究竟對不對。

  後來老師告訴我們國家會有資助,我激動壞了,因為媽媽不會再因為我的生活費而每天忙到深夜,爸爸也不會再在工地上那麼高的地方冒著生命危險而拼命的掙錢為我交學費了。

  我真的衷心感謝國家、社會、學校給了我一個繼續學習的機會,讓我的父母不再為我的學費和生活費而發愁了。現在,媽媽對我在校的表現還算滿意,但是我一定會一直努力下去,學好技能,自強、自立地生活,並努力去幫助別的和我有同樣困難的人。不辜負社會對我的期望,不辜負自己的努力。

  我要努力,我要自強,我要奮鬥,我會加油!

看過此黑板報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