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歷史知識點總結

  在歷史課的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課的興趣至關重要。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科技革命

  1、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首先發生在英國。由於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棉紡織業發明和使用大機器生產,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代替手工工場。動力機器的革新促進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生產力大大提高並引起社會結構的重大變化和促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2、第二次科技革命:由於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19世紀70年代同時在幾個發達國家發生了新的科技革命,一些落後國家也迅速採用新技術成果,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電力、內燃機、新交通工具、電訊、化工等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迅速應用到工業生產,人類進入電氣時代。生產力的迅猛發展,使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壟斷組織形成,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亞非拉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屬國,把全球捲進了世界市場。以歐美工業國為主導的統一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3、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二戰期間和戰後各國對高科技的迫切需求和一定的物質和技術基礎的形成,20世紀40、50年代開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軍事工業為突破口,出現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為代表,還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高新技術。科學和技術密切結合相互促進,科學技術各個領域間相互滲透,科學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結構的變化,推動了國際經濟格局的調整,擴大了發達國家同不少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差距。

  :社會經濟發展模式

  1、市場經濟模式

  以英國為代表的市場經濟模式,自由放任經濟政策佔據主導地位,對市場不加干預,認為市場自身能自動平衡商品的總供給和總需求。主張自由經營、自由貿易、自由競爭,注重開拓海外市場,通過新航路開闢、殖民擴充套件、兩次工業革命等建立起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併成為市場的主導。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工業國可以從全世界範圍內獲得它們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級產品並傾銷工業品或進行投資,它們之間的貨幣可以自由兌換,它們中的一國發生經濟危機會波及他國甚至影響世界。這樣,以歐美工業國為主導的統一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包括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範圍的建立***英法美和俄德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最終確立***亞洲除日本外成為歐美列強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基本被瓜分完畢,拉丁美洲又重新受制於列強***。

  2、國家干預經濟模式

  以美國羅斯福新政為代表的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政府通過法律等手段對經濟進行大規模干預,其核心內容是用國家的力量擴大消費,調整供給與需求的矛盾,緩和階級矛盾。羅斯福新政措施與凱恩斯主義基本一致。當商品供給大於需求時,刺激消費和投資;當需求大於供給時,限制投資和消費。在社會政策方面,建立社會福利制度。

  3、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時期重點是實行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實行單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實行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實行排斥市場的指令性計劃經濟;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形成了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基本上實現了工業化。但是也導致片面、僵化等一些弊端。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道路的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除具有歐美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徵外,還具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誌,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國家能夠對市場經濟的執行實行有力的巨集觀調控。

  5、關於經濟發展的一些認識

  經濟活動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它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並在社會政治、思想文化的發展中起決定作用。

  在古代,東亞大陸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生態環境,孕育了中華民族以農耕文明為主體的經濟形態,並逐漸形成了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模式。明清時期在農耕經濟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分離出一些迥異於傳統經濟模式的變異。

  新航路的開闢,使西方人通過殖民擴張與掠奪逐步建立了世界市場。在兩次工業革命成果的基礎上,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實力大增,並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20世紀是經濟體制不斷創新與調整的時期。美國羅斯福新政,資本主義經濟體制表現出一定的自我調節功能。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在發展經濟的道路上歷經坎坷,其國力一度與美國抗衡,但由於政策失當,導致了聯盟的解體。

  20世紀50年代後,中國不斷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當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加強,各種地域性經濟合作組織紛紛建立,世界經濟出現許多新變化。

  制度創新、社會變革與經濟革新、技術革新的關係。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1、發展過程:

  世界從分散逐漸走向整體。在漫長的農業社會,世界上各個民族基本是在封閉狀態下獨自發展,相互之間往來不多。新航路的開闢啟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程序,工業革命產生的強大推動力逐漸使世界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個地區越來越緊密地成為一個整體,相互之間的聯絡和依賴性空前增強,全球化的速度明顯加快。與全球化相伴,區域化也明顯加快。

  2、概念:

  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貿易、投資、金融等經濟行為在全球範圍的大規模活動,是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和重組,是世界各國經濟高度相互依賴和融合的表現。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是在生產和科技不斷髮展、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生產的社會化和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或各地區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超出一國和地區的範圍而相互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的過程。

  地理上分散於全球的經濟活動開始綜合和一體化的現象,其主體一般認為是跨國公司,具體表現為資本、技術、產品等跨國快速流動或擴散以及跨國公司壟斷勢力的強化。

  3、推動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①在20世紀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過程中,科學技術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根本的推動力。層出不窮的新型交通和通訊方式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手段。

  ②兩極格局的結束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消除了障礙,大多數國家加強了彼此間的交流和實行了市場經濟體制。

  ③國際貿易迅速發展,範圍擴大,貿易額增加,增長速度超過世界經濟的增長。

  ④在生產領域,國際分工日趨成熟,分工更為精細。跨國公司數量增加,成為活躍在世界經濟中的主體。

  ⑤在金融領域,貨幣的交換和流動規模日益擴大,速度加快。

  4、經濟全球化的主導和主體:

  經濟全球化以發達國家為主導。

  跨國公司是當今世界經濟中除國家以外最活躍的國際行為主體,是當今世界經濟活動的主要組織者。跨國公司作為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產物,它的迅速發展不僅使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加強,反過來也進一步促進了生產和資本的國際化,推動了國際分工的深化和經濟全球化在生產、投資、貿易、金融、技術開發等方面的發展,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程序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5、認識: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為經濟活動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加強了國家之間的相互依存;能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資源,提高生產效率;為各國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極大地豐富和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促使不同文明與民族間交流加強;促進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發展。

  另一方面,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間的貧富差距拉大;加劇了世界經濟的風險性;一些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資源進行掠奪性開採,並把汙染嚴重的企業遷到發展中國家,嚴重破壞了當地的自然環境,並進一步引發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威脅人類生存;加劇了全球範圍內文明和價值觀衝突。

  6、中國如何應對全球化的挑戰

  ①積極應對,快速反應。

  ②引進來,學習先進的技術、材料和管理經驗、市場營銷方式等,走出去,加入世貿組織,在競爭中求發展。

  ③加大科技投入,加強自主創新。

  ④加快進行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加快企業改組、重組、聯合、併購等。

  ⑤遵守遊戲規則,運用遊戲規則。

  ⑥通過合法的手段,維護自己在世界貿易中的利益。

  ⑦要敢於抵制發達國家的政治和經濟霸權,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⑧從國情出發制定發展戰略,壯大自身的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