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世界歷史知識點總結

  同學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一定會學習世界歷史的,那麼同學們對世界歷史總結好了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1***世界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埃及

  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在非洲的尼羅河兩岸陸續出現了幾十個奴隸制小國。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權力的象徵,它們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標誌之一,是人類文明的傑出成就。國王胡夫的金字塔最大,其中獅身人面像金字塔是國王哈佛拉的陵墓。

  ***2***四大文明古國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國,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亞洲的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中國。這四個古國被稱為世界文明的搖籃,因為這四個國家最先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

  ***3***古巴比倫王國

  在亞洲西部,有一條狹長地帶,它形似一彎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 ”之稱。公元前3500年出現國家。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帶***,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制定了一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現存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空中花園”是古巴比倫國的傑作***

  ***4***居魯士、大流士、雅利安人、阿育王

  居魯士:古代波斯帝國的締造者,***公元前550—529年在位***是波斯皇帝。今天,伊朗人將居魯士尊稱為“國父”。

  大流士:波斯帝國國王***前522~前486***,不僅是波斯帝國的偉大君主,也是世界歷史上的著名政治家之一。

  雅利安人:是歐洲19世紀文獻中對印歐語系各族的總稱。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間,一支南下定居印度河上游流域,一支向西南進入波斯,另一支遷入小亞細亞。

  阿育王:***約前304~前232***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賓頭娑羅王之子,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君王。

  ***5***印度“種姓”制度、阿拉伯數字、邁錫尼文明

  ①古代印度發祥於亞洲南部的印度河,約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開始出現奴隸制小國。中亞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後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歷史上稱“種姓制度”,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②阿拉伯數字,現今國際通用數字。最初由印度人發明,後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後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

  ③邁錫尼文明***前1600年~前1100年***是希臘青銅時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邁錫尼城而得名,這是古希臘青銅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

  ***6***《伊利亞特》、《奧德賽》

  《荷馬史詩》是古希臘著名的英雄史詩。相傳,它是在民間口頭創作的基礎上,由盲詩人荷馬加工整理而成的。包括《伊利亞特》、《奧德賽》。

  ***7***議事會、人民大會

  ①五百

  人議事會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產物,取代了原來的四百人議事會,主要是為了打擊氏族貴族,是古希臘城邦雅典的民主政制的核心,他的職責是落實公民大會的決策,是一個總司一切事務的行政組織。包括五百人議事會的很多機構的產生是抽籤決定的。

  ②古希臘的公民大會是直接民主,也就是全體男性公民都可以參加,是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

  ***8***斯巴達國家、雅典國家、亞歷山大帝國

  ①斯巴達國家:居民分為三個階層,國家機構由國王***實行雙王制***、長老會議、公民大會和監察官會議組成;經濟上以農業為主,工商業極不發達;軍事上實行嚴格的軍事制度和教育制度,全民皆兵,忽視文化建設;伯羅奔尼撒同盟的核心和領袖。

  ②雅典國家:平民政體,小國寡民,實行直接民主制;法律至上、公民意識強,經濟上以工商業為主。雅典是提羅同盟的核心和領袖。

  ③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國強大起來,後來控制了希臘。馬其頓國的亞歷山大繼承王位後,出兵東征,足跡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腓力二世最終征服希臘的時間是公元前338年,前337年成立“希臘聯盟”,即“科林斯聯盟”。

  二

  ***9***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畢達哥拉斯、阿那克薩哥拉、阿基米德、阿里斯托庫、厄拉託斯提尼、屋大維

  蘇格拉底研究的主題是認識人,重視人的倫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諦。他認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提倡知德合一,認為善是人的內在靈魂,美德即知識,教育與美德同樣重要。蘇格拉底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柏拉圖提出了“理想國”的學說。他鼓勵人們獨立思考,為理性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亞里士多德強調在整個自然界中,人類是最高階的。他還建立了邏輯學。其名言有:“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畢達哥拉斯***前572 ?~前497 ?***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定律即勾股定律。

  阿那克薩哥拉,古希臘哲學家、原子唯物論的思想先驅。

  阿基米德***前287~前212***,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

  阿里斯托芬*** 約前446~前385***古希臘早期喜劇代表作家,恩格斯曾經稱阿里斯托芬為“喜劇之父”和“有強烈傾向的詩人”。

  厄拉託斯提尼,曾任亞歷山大里亞圖書館長,不僅精於數學、天文、地理,而且長於歷史、語言、文學、哲學,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在《論大地測量》中首次相當準確的算出地球的周長,並大體測出太陽和月亮的大小和距離。

  蓋烏斯·屋大維,羅馬帝國的開國君主,元首政制

  的創始人,統治羅馬長達43年,是世界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10***斯巴達克起義

  斯巴達克起義***前73~前71***,是在斯巴達克領導下,羅馬共和國爆發的一次最大的奴隸起義。這次起義是古羅馬最大的一次起義,也是古代社會大規模奴隸反抗事件,在世界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11***基督教

  1世紀,產生於巴勒斯坦一帶,傳道者宣傳說耶穌為“救世主”,現在通用的公元紀年,就是以傳說中的“耶穌出生”之年算起,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12月25日為“聖誕節”。他們的經典是《聖經》。11世紀,基督教分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分別以羅馬和君士坦丁堡為中心。

  ***12***西羅馬帝國滅亡、羅馬法

  公元前27年,屋大維開始獨攬大權,羅馬帝國建立。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分裂***,和中國的秦朝與西漢一樣是強大的帝國。後來羅馬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滅亡***476年***標誌著西歐奴隸社會的結束。

  ***13***阿庇亞大道

  阿庇亞大道,古羅馬道路,第一條從羅馬通往坎帕尼亞和義大利南部的道路,同時也是最著名的羅馬大道。

  ***14***克洛維、查理曼、“神聖羅馬帝國”、英吉利王國

  克洛維***465或466——511年***法蘭克王國創立者。中世紀早期曾統治西歐大片領土。圖爾內的法蘭克國王希爾德里克一世之子。

  查理曼大帝***742-814年***,或稱為查理,卡爾大帝,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的奠基人。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和中歐的一個封建帝國。

  英吉利王國,封建社會時期的英國。5 世紀中葉,居住在易北河、威悉河和日德蘭半島的盎格魯人、薩克森人和裘特人,渡海進入不列顛,沿泰晤士河和漢伯爾河向內地推進,趕走當地居民,建立七個小王國,史稱“七王國時代”。829 年,在反對丹麥人的鬥爭中統一七王國,建立統一的英吉利王國。

  ***15***日本統一、“大化革新”

  ①亞洲東部的日本在公元前1世紀出現奴隸制國家,到5世紀,奴隸制國家大和統一日本本土,最高統治者稱天皇。

  ②日本大化改新:

  背景:7世紀,日本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 孝德天皇頒佈改新詔書,仿照隋唐制度改革。

  內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分給農民耕種,收取賦稅。

  意義: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制向封建制度過渡的標誌。此後,大和國正式改名為日本。

  三

  近代以來世界科學技術

  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

  背景:A、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推動。B、基督教的地球中心說佔統治地位,具有進步思想的人士對傳統解釋不滿。

  哥白尼:波蘭人,提出太陽中心說。日心說改變對宇宙的認識,根本動搖神學理論基礎。

  伽利略:A、發現木星的四顆衛星,為日心說找到了證據。 ***義大利*** B、開創以實驗為根據並有邏輯體系 的近代科學。被稱為近代科學之父 C、為牛頓經典力學奠定了基礎

  1、17世紀的經典力學

  牛頓***英國*** 經典力學

  A、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力學三定律 B、《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建立完整力學體系,實現物理學第一次大飛躍。C、以嚴格的數學方法和邏輯體系把宇宙間的運動統一起來,對人類解釋與預見物理現象決定性指導意義。D、海王星的發現是證明範例

  意義: A、牛頓力學是經典物理學和天文學的基礎,也是現代工程力學等的理論基礎。B、標誌著人類科學時代的開始,引發第一次科技革命。C、還為法國啟蒙運動和唯物主義哲學奠定了科學基礎。

  2、19世紀的進化論

  ★背景:19世紀以前,神創論佔統治地位,上帝造人說成為教會禁錮人們思想天經地義的教條。

  ★貢獻: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建立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進化論。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1871年,發表<人類的起源>,進一步論證了人類是從古猿進化而來。

  ★影響:A、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生物界和人在生物界中位置的認識 B、生物學領域的牛頓

  3、蒸汽機發明和電氣技術的應用

  ***1***瓦特與蒸汽機發明:

  ★背景:工業革命後,傳統的畜力、風力、水力很不穩定,嚴重製約了工業革命縱深發展,生產力發展呼喚新的動力。

  ★過程:改良紐可門蒸汽機,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2***電氣技術的應用

  ★有關電氣的重要發明: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現象,愛迪生髮明瞭改進了電燈、電話、電報、電影。

  ★影響:電氣技術提供了便捷廉價的動力,掀起第二次科技革命。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資本主義確立了在全球的優勢,世界各地聯絡更加緊密。 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4、20世紀物理學的新突破

  ***1***背景:19世紀,在經典力學的基礎上,光學、電磁學等取得長足進步,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達到前所未有的深度。新的發現揭示了經典物理學的侷限性。

  ***2***新突破:相對論和量子理論。

  A、相對論

  ★提出: 20世紀,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成為繼牛頓後最偉大的科學家。

  ★基本原理: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看書***

  ★意義:物理學領域最偉大的革命。可以廣泛解釋不同運動狀態的物質,創立了一個全新的物理學領域。打破經典物理學絕對化思維模式,提供了辯證看待世界的途徑。

  B、微觀世界:量子理論

  ★提出: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認為輻射像物質一樣,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單位量子來實現的。愛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論。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提出原子、量子理論,量子力學建立起來。

  ★作用: 20世紀最深刻最有成就科學理論之一。推動生產力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物質生活。

  ★意義: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彌補了經典物理學的不足。描繪了嶄新的巨集觀和微觀世界,改變了人們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5、20世紀現代資訊科技的產生、發展和對人類的影響

  電腦和網路 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誕生。 發展方向:A、儲存量量更大,執行速度更快; B、體積更小,輕便實用。

  1969,國際網際網路問世,“因特網”。計算機和網路將人類帶入資訊時代。儲存資訊――生產辦公――家庭使用――網路世界

  四

  19世紀以來的文學成就

  1、 文學

  ***1***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代 浪漫主義 雪萊 雨果

  ***2***19世紀30年代以後 現實主義 巴爾扎克 托爾斯泰

  ***3***20世紀 現代主義 貝克特 馬爾克斯等

  2、 美術

  ***1***新古典主義:大衛 –浪漫主義:德羅克洛瓦—現實主義:米勒和列賓

  印象派:

  ★背景:在19世紀科學技術***光學***啟發下。

  ★特點:直接描繪陽光下的物象,追求強烈的個人感受

  ★代表:莫奈。《乾草堆》《魯昂大教堂》

  ***2***現代藝術:傳統向現代形態過渡:塞尚、高更、凡高。他們以新的視角描繪客觀世界***光與空氣氛圍***

  現代派:採用誇張、變形、抽象手法,代表為西班牙的畢加索

  3、 音樂貝多芬:深受啟蒙思想影響,具有強烈的民主精神。最主要的貢獻是將聲樂與器樂相結合,開創了交響曲的新形式。代表作為《英雄》、《命運》、《田園》等九部交響曲,既把古典音樂發展到頂峰,又開創浪漫音樂的先河。

  4、 影視 電影

  ***1***電影誕生:19世紀末,隨著攝影技術、縮短爆光、連續攝影等一系列技術發明。法國盧米埃爾兄弟

  ***2***默片時代:1927年前

  ***3***現代電影之父:美國格里菲斯

  ***4***傑出代表:卓別林。《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

  ***5***有聲電影:世界電影進入全面繁榮時代。

  ***6***電視:1929年,英國人貝爾德發明

  ★功能:A、最重要的功能是傳播資訊 B、遠端教育的重要手段 C、娛樂 D、優秀藝術作品展示

  ★影響:豐富人類的精神生活,改變人的生活、思維方式,對現代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科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