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角的度量教學設計與反思

  《角的認識和度量》是冀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第二部分《角》的第一課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有關角的度量教學設計與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材分析

  《角的認識和度量》是冀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第二部分《角》的第一課時,教材通過呈現生活中常見事物中不同的角,引導學生學習角的表示法和讀寫方法,並通過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引出認識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單位,並學會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生活中的角已經具有初步的感知,對這部分的學習具有一定的認知基礎,但是對使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還很陌生,需要重點講解和練習。

  三、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根據“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理念,擬訂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學會角的表示方法,能正確讀、記角。

  ***2***使學生認知角的計量單位------“度”,學會用量角器正確測量角的度數。

  2、能力目標:使學生能夠熟練使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能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合作、探究意識。

  四、重點難點

  認識和使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

  五、教、學法分析

  新課標明確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了有效的達到教學目標,科學合理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計劃利用教具的直觀演示,學具的實際操作,引導學生採用小組學習的形式,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從而實現知識的“再創造”。

  六、教學具準備:本課課件、三角板等

  七、課時安排:一課時

  八、基於上述設想,設計如下的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板書課題

  通過觀察摺扇、圓規、剪刀張開時的形狀引出課題---角的認識和度量。***投影***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1、認識角

  ***1***觀察投影,師生交流,得出結論:角是由一點畫出的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

  ***2***介紹角的讀法和寫法

  首先,觀察投影,小組交流;

  接下來,師生互動,指導學生正確的讀、記角。並板書:記作∠1,讀作角1;記作∠ABC或∠B讀作角ABC或角B

  最後,出示幾個不同的角,指導學生說一說他們的讀記方法,鞏固所學知識。

  2、比較角的大小

  指導學生用紙折出不同大小的角,比較他們的大小,得出結論,角的大小取決於角開口的大小,而與邊的長短無關,進而引出認識量角器和如何測量角的大小。***投影***

  3、認識量角器

  首先,引導學生觀察自己手中的量角器,交流自己的發現成果。

  接下來,結合投影,介紹量角器由中心點、零刻度線、外刻度線和內刻度線構成,並認識角的單位---度。

  4、指導學習量角器的用法

  首先,學生分組探索交流量角器的用法。

  接下來,各組選派代表彙報交流成果。

  最後,結合投影,總結量角器的用法。即

  ***1***角的頂點和量角器的中心點重合

  ***2***角的一條邊和零刻度線重合

  ***3***另一條邊在量角器上所對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注意:選擇哪一圈的零刻度線,最後就應該讀哪一圈的刻度。

  角的頂點在左邊讀內圈,角的頂點在右邊讀外圈。

  *板書 兩點對齊,兩線重合,注意讀法

  ***三***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1、結合課後試一試 投影

  ***1***小組合作。試著測量各角的度數,並寫下來,討論:你是怎樣測量的?

  ***2***引導學生觀察各角的位置:說一說怎樣放置量角器最便於測量角的度數?

  2、課堂比武 交流成果

  在黑板上出示幾個角,每組選派代表來臺上演示怎樣測量角的度數。比一比,那組完成的又快又好。

  ***四***聯絡實際,鞏固深化

  動手量一量我們手中的三角板、課本等,看一看他們的各角分別是多少度?

  ***五***總結評價、點撥重點

  1、引導學生回顧,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知識?有什麼收穫?

  2、結合板書,再次強調測量角的方法。佈置課下作業,完成練一練。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請批評指教。謝謝大家!

  ***六***板書

  角 記作∠1 讀作角1

  的 認識 記作∠ABC或∠B

  認 讀作角ABC或角B

  識

  和 兩點對齊 兩線重合

  測 測量

  量 注意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