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學習方法的總結

  在學習過程中,良好的學習方法和技巧,能夠保證每一分付出都能取得最大程度的收穫;而不好的學習方法,會導致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得不到預期的效果,考試成績必然大打折扣。

  學習除了勤奮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習中的每一個環節其實都很重要。

  

  初一是適應期、調整期,主要比的是學習方法,關鍵是打基礎。

  初一意味著小升初後步入新的階段,面對新環境多數表現為激動興奮,求知慾強,願意聽從老師教導、聽父母的話,然而自制力較弱,一旦新鮮感消失則會出現部分學生適應不了新環境,產生被動學習的狀態。初一年級的學習要求學生具有將以前零碎的知識點形成一個知識體系的突出能力,這就需要初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把基礎打紮實,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初二是關鍵期、分化期,主要比的是學習能力。

  初二階段學習特點是“一點多課、一課多點”,在課時不變的前提下,新增了一門物理學科,學習量增大,難度提高。據統計,初二知識點在中考比重高達50%,各科的學習重點均是重中之重,學習要求及難度較之初一提高了許多。初二,是孩子心理逆轉最大、學習任務最重的階段,同時也是備戰中考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裡,除了要調節好孩子的心理情緒外,還要協助孩子充分掌握課本的重點學習篇目以鞏固中考考查的約50%的知識點。作為父母,面對初二的孩子,最好的溝通方法是尊重肯定孩子,和孩子一同成長,採取鼓勵為主的教育方式,把孩子當作成人來對待。不要一味責備孩子造成的後果,而要與孩子溝通為什麼要這樣做,把部分選擇權、決定權交給孩子。

  初三是選擇期,主要比的是學習心理。

  初三新增了一門化學學科,學習量與難度增大。初三階段的學習重點除了新知識點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對初中三年知識的系統複習和歸納總結。初三階段的學生心態相對成熟、學習成績相對穩定,感知覺、記憶、注意力系統已經基本發展完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仍在進行經驗化理論化的轉變。

  總結一句,初中三年的學習規劃,家長可以結合孩子各階段自身的特點進行引導,側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從不同的切入點來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