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小升初外地戶口可選擇的四大途徑

  小升初的全稱是:學年度六年級學科文化素質檢測。小升初考試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著,縱觀小升初,大體可以總結為兩種主要形式,即筆試和麵試。其中,筆試主要考查語文、數學和英語。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廣州小升初外地戶口可選擇的相關四大途徑。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由於戶籍所限,外地戶口在廣州讀完小學之後想要升初中不能跟本地的學生一樣選擇電腦派位或者是按地段入學,那除了常規的入學方法,外地戶口的學生有哪些途徑可以獲得廣州初中的學籍呢?
 

  途徑一、參加民校考試

  民校基本上都是不限制戶籍的,所以參加民校的考試是外地戶口入讀初中一個比較便捷的途徑,但是民校是選拔性的考試,雖然是不受限制,但是要參加民辦學校的擇校考試,才能被錄取。換而言之,想要參加民校考試的學生一定要有一個不錯的成績,考上之後還要繳納學費,按照目前民校收費情況,廣州民校的學費一般在2萬/年 左右

 

  途徑二、公辦學校擇校考

  大部分公辦學校對戶籍都是有要求的,但是有部分非熱門的公辦學校同樣會通招外地戶口的借讀生的。為了保證生源的質量,這些學校每年都會出一套入學考試,像天河某中學每年的入學考也是涉及語數英三科,學生要通過考試後才能入讀。當然這些借讀是要交一定的贊助費,一般在4~5萬。不同學校不同收費標準,大家可以諮詢學校或者同校的家長。
 

  途徑三、讀二三流的民校

  目前廣州有很多外來工子弟學校,屬於民辦類,師資一般,但入學要求比較低,收費也不高。如果實在想留存廣州讀這是最後一條選擇,把握較大,只要不怕遠,不怕教學質量應該能入讀,實際上這類學校也有很不錯的學生,每年這類民校中中考成績很優秀的都有很多個案。

 

  途徑四、找關係開條子

  這一條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但實際上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學生是通過開條子入讀各類學校的,如果你有方面的關係那上初中也不是問題。

  以上四大途徑就是目前廣州外地戶口學生留下在廣州上初中的常見出路。大家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途徑。
 



  廣州取消公辦高中擇校 外地升初生何去何從
 

  8月初,廣州市副王東在一場釋出會上確認廣州明年將取消公辦高中擇校生,這意味著擇校生成為歷史已是板上釘釘。

  來自茂名的趙女士聽說這一訊息後異常緊張。兩年前聽說非廣州戶口考生可以通過擇校進入廣州的公辦高中讀書,她將孩子從茂名接到廣州一所知名民辦學校讀書。每年光學費就兩萬多元。按孩子現在的成績,可以考上執信、廣雅這樣的名校。如果取消擇校,孩子只能回到老家讀書。“如果回到老家參加中考,當地的考法和廣州不同,連教材也不一樣,估計孩子還得復讀一年。而老家的高中肯定比廣州的高中差,誰願意回去?”

  實際上,這一訊息好壞參半,好訊息是,如果取得在廣州參加中考的機會,以後上高中的4萬元擇校費可以免了。壞訊息是,不少外來工子女可能因此失去在廣州參加中考進入好高中的機會。然而,檯面上的“擇校費”取消了,會不會變成更隱蔽的贊助費等名目,這也是一個亟須正視的問題。而這場改革的關鍵則是廣州會選擇怎樣的異地中考方案。

  “現在異地高考都要放開了,為什麼高中就不行?這不是開倒車嗎?我們擇校也是通過分數競爭,又不是走後門。”來自河南的何先生已在廣州居住8年,女兒今年上初一,成績年級前10名。他希望女兒今後能上華附、執信這樣的好學校。“取消擇校生,我們孩子就只能回老家讀書嗎?”他認為,“取消擇校不應該讓一批孩子成為犧牲品。要麼設過渡期,堅持‘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要麼特殊處理,讓他們和廣州戶籍孩子一同競爭,讓中考分數決定入學。”
 

  取消擇校歧視外地考生?

  2012年的中考資料顯示,非廣州戶籍生源有23664人,佔當年報名總人數118427人的20%左右。隨著擇校競爭越來越激烈。2012年廣州市公辦擇校6709人。今年,廣州公辦高中比去年減少了960個名額,但非廣州市戶籍考生卻同比增加2297人,這導致擇校分數水漲船高。甚至出現擇校分數比公費高出52分的罕見現象。而資料顯示,2010年廣州市民辦高中招收4720人,2011年招收4273人,2012年招收4321人,能提供的民辦學位非常有限。

  最關鍵的是,在高中教育方面,廣州的公辦高中在教學質量方面明顯高於民辦高中。提前批的40多所學校,基本上都是公辦高中。對於那些想讓孩子通過學校出人頭地、“鯉魚躍龍門”的家長[微博]來說,這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廣東省政府教育督學李偉成此前在受訪時也表示,廣州目前的高中招生也基本滿員,受教育經費、教育用地等因素的制約,擴充也不大可能。取消高中擇校的話,外地生想入讀公辦高中形勢不樂觀。

  執信中學校長何勇也表示,總體上來看,擇校生的分數比公費低,取消擇校,所有學生統一走公費通道,外地考生進入執信、華附這樣的名校難度會加大。
 

  取消擇校“卡”住了誰?

  8月初剛剛離任的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吳穎民是廣州最出名的中學校長之一。他表示,長遠來看,取消高中擇校生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和目標,但明年取消擇校的時機是否成熟,值得商榷。擇校生取消了,但異地中考的政策還沒有實行,這就出現“脫節”,這部分孩子怎麼辦?

  現在這部分學生如果成績優秀,有機會上好學校,明年取消後就只能去選擇民辦學校。“這是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必須要妥善解決。比如說異地中考正式落定之前有沒有一個過渡安排,我個人認為應該這樣,否則政策是倒退的。”

  按照近日媒體披露的廣州市異地中考方案,外地考生報考廣州高中,必須具備“四個三”條件,連續三年在廣州具有合法穩定職業、連續三年具有合法穩定的住所***含租賃***、按照國家規定在高中就讀城市參加社會保險累計三年、隨遷子女在廣州具有完整三年初中學籍。

  廣州市教育局基教處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四個三”條件是讓真正為廣州做貢獻的外來務工人員享受到實惠。目前來廣州讀書的孩子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父母不在廣州工作,而他們隻身來廣州上學。

  有教育界人士昨天表示,這個門檻“卡”的其實是富人。“富人”,他們不為廣州納稅,卻把孩子送來廣州讀民辦初中,享受最優質的資源。按國家政策,廣州是沒有義務為這部分人的孩子“埋單”的。

  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的一位專家分析,雖然現在符合異地中考條件的人數有多少還需測算。但據他估計,有4成學生不符合條件。即便把全部6000多個擇校學位釋放出來,也難以滿足需要。
 

  優質教育資源如何協調?

  政府要考慮對外來工子女的門開多大,門檻多高,放多少外來工子女進來參與競爭。

  “公辦學校要不要設定一個比例,還是說只要你成績好就可以進來,憑成績的話有可能出現各個學校裡戶籍生和非戶籍生的比例不同。如果說你要保護廣州本地考生,就一定要設定比例。比如說考生當中,10%可以用來招收非戶籍人口,就卡住了。”吳穎民認為,根據此前媒體披露的廣州市2014年異地中考徵求意見稿,公辦普通高中錄取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人數不超過本校招生計劃的10%。

  實際上, 取消擇校受影響的不止是2萬多個外來家庭,近10萬名廣州考生也會受到波及。

  何勇就表示,所有非廣州戶籍考生和廣州考生一起競爭,廣州考生面臨的競爭更激烈。如果非戶籍考生中高分考生多,無疑會對廣州本地考生上好高中帶來衝擊。

  取消擇校會讓廣州的中考競爭加劇,明年廣州的普高分數線將會提高。在今年中考的提前批次裡,公費線比去年提高了***分,而擇校線則提高了15.9分;而第一批裡,公費線提高了10.6分,擇校線提高了38.4分,民校分數線提高了30.3分,第一批整體分數線提高了24分。明年若實行異地中考,非廣州戶籍生和廣州考生在同一平臺競爭,在公費線和擇校線之間的一大批非廣州戶籍學生也將參與進來,在學位總量一定的情況下,高中錄取分數線會提高,廣州學生上好高中難度更大。
 

  擇校費變贊助費、借讀費?

  取消擇校費,除了公眾擔心的外來工子女讀書無門外,擇校費會不會從公開走向“地下”,變相為贊助費等名目呢?

  廣東省政府參事王則楚表示,“在學生身上賺錢”已經受到一致否定,學校就不應該把學位拿出來,通過招“擇校生”籌款。從這個角度看,廣州取消擇校,應該稱讚。但之前越秀區等地實施“取消公辦擇校”試點時卻發現,公辦擇校是取消了,但收費更高的“借讀生”出現了;而且沒有“三公開”的規範,收費更多、更隱蔽、更難查處。

  廣州市某省一級學校負責人就向記者直言,家長給錢讓孩子享受好的教學資源,學校收了錢,進入自己的小金庫。甚至一些跟學校校長熟的人專門做掮客,幫助一些有需求的家長解決“借讀”問題,收取幾萬元中介費。“每個學校多少都要接受一些遞條子的考生,這些家長說白了就是買‘條子’。”他認為,取消借讀費後,原本有規可循的收費變得更加隱蔽,學校的可操作空間更大了。“畢竟每年少了幾百萬收入,必須打消學校沒了擇校費後的‘創收’衝動,否則,擇校費‘變種’恐怕難免。”
 

  取消擇校名校歡喜普高愁

  名校:

  舉雙手贊成取消擇校

  執信中學校長何勇開宗明義表示,取消擇校,他舉雙手歡迎。“擇校生對我們沒有半點好處。”他說,政府最早規定10%~25%的擇校生比例,而該校基本上選擇最低比例。第一,擇校對學校生源沒好處。擇校生一般比公費生低10多分,最多的時候低近100分。近兩年,由於外地考生增多,才出現擇校生與公費生分數倒掛的現象,但倒掛在執信很少出現。2009年入學,擇校657分,比一些區屬示範性高中的錄取線還低得多。其次,擇校費不是學校收的,是交到市財政專戶,嚴格的收支兩條線。錢進入財政專戶以後,學校如果有建設專案可以申請,可以拿這筆錢來用,但不能作為學校福利。

  比如說,該校去年83個擇校生,每人4萬元,一共是300多萬元。 學校發展有時需要有一些投入。學校每年要做一些預算,維修、設施裝置,如果財政預算資金不夠,就拿擇校費來給你,如果沒有擇校費,就會手緊一些。

  此外,擇校生收了後,其他費用就不能再收。而公費學生,每年可以收1175元,這部分錢可以作為學校辦公經費。收83個擇校生,正常辦公經費反而少了。“所以,像我們這種學校招擇校生,是內外兩頭賠。”

  何勇說,像執信這樣的名校,收擇校生完全是在承擔義務,滿足非戶籍考生對名校、優質學位的需求。“收擇校費其實是校長捱罵,不知道情況的,還以為錢都是學校收的。實際上,學校沒有這部分錢的支配權。從我們自身的考慮,完全沒有招擇校生的意願。”

  華師附中前校長吳穎民也表示,從學校來講,自然是贊成取消借讀生的。他說,擇校其實是在讓學校超負荷運轉。比如說正常的高中一個班46人,現在變成52人或者55人,加了八九個人,老師的負擔重了,資源分散了。政府對師資編制的核定和經費的核定並沒有同步增加。並且,每年招收擇校生的費用,頂多有50%由學校支配,其他50%拿去改造扶持“薄弱”學校。實際上,華附每年的經費中並不缺擇校生這幾百萬元,如果教學需要,該給的錢政府還是會給的。

  但吳穎民同時強調,要考慮教育公平,給外來工子女上名校的機會。要從關注社會公平及關注弱勢群體這個角度看問題。
 

  “草根”高中:

  以後上哪裡“化緣”?

  不過,並非所有學校都像華附、執信這樣“財大氣粗”不差錢。對於廣州很多教學質量略差的學校,尤其是區一級高中來說,取消擇校費對他們來說就像“天塌下來了”。

  從化某高中的劉校長向記者訴苦說,學校之前按15%招收擇校生,每年招收80多個擇校生。“招擇校生就像賭博,對我們這樣的草根高中來說,中考前做宣傳、擴大聲勢很重要。”他說,一方面,希望更多優質生源能報考他們學校,包括外地生源,否則,擇校費雖然收了,但生源質量差,上好大學的人數少,就沒人報了。“理想的狀態是擇校生分數比較高,甚至比公費生還高。這樣我們錢也收了,生源質量也不差。”他笑著說。但多數情況是,擇校生比公費生低20分,分數倒掛也是去年才出現的。

  劉校長說,由於之前擇校生生源質量較差,所以收了擇校費心裡也不踏實。學生參差不齊,組織教學的難度很大,所以要錢,還是要教學質量,他也很糾結。即便如此,擇校生還是不能放棄,因為學校實在太需要這幾百萬元了。區裡每年給的教育經費,到手的不過幾百萬,但學校花錢的地方很多。“我們去年跟上海的學校合作搞一個專案,老師們去上海都是坐20個小時的硬座,我都不好意思說。”

  在他看來,學校發展每年至少還存在500萬元的資金缺口,沒有錢,就招不到好老師。而像他們這樣力量薄弱的學校,在申請使用擇校費時,相對來說要容易一些。而該校近兩年的300多萬元擇校費,9成都能“到手”。“取消擇校費,區裡財政緊張,不可能新增經費給你,我們還靠著這個錢吃飯呢。”劉校長說,取消擇校後他不知道該上哪裡“化緣”。

  花都區一所高長也坦言,取消擇校對學校影響很大,一年幾百萬元沒了,學校會更“差錢”。“這兩年擇校分數也很高,考生質量在上升,我們肯定反對取消擇校。”

  對於一般高中反對取消擇校,何勇和吳穎民都表示,這在意料之中。

  何勇分析說,每年有七八千個擇校學位,這部分學位取消,意味著市財政專戶少了3億多元。廣州市財政可能富裕點,不會看中給學校的這幾百萬元,但對於財政收入少的區來說,這幾百萬元可能就顯得很重要,在用的時候可能就會卡得比較緊,沒有了這部分錢對學校來說可是十萬火急。

  吳穎民也表示,真正願意招收擇校生的就是民辦學校了,差一點的公辦學校是否願意招擇校生取決於招收的是好生源還是差生源。“不過這幾年擇校生分數在上升,競爭加劇,甚至分數倒掛,所以,很多公辦高中還是樂意招擇校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