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樊川居士指哪位詩人

  杜牧是晚唐傑出詩人,號樊川居士,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樊川居士指誰,希望對你有幫助!

  樊川居士杜牧簡介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人,唐代傑出的詩人與散文家。

  杜牧是當朝宰相杜佑之孫,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三,故被稱為“杜十三”,他的政治才華非常出眾,文采也非凡,讀書之餘對軍事也很關心,曾寫過《孫子》註解。杜牧二十歲便通讀經史,對治亂與軍事尤其感興趣,二十三歲時寫出了著名的《阿房宮賦》,二十五歲寫《感懷詩》表達對藩鎮問題的見解,彼時已頗有名氣。杜牧二十六歲考中進士,被授為弘文館校書郎,後任江西觀察使幕、淮南節度使幕、觀察使幕、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公元852年,杜牧病逝,臨死之前自撰墓誌銘,作為一代文豪寫的墓誌銘卻是平實無奇。杜牧以七言絕句著稱,以詠史抒懷為主,創造了晚唐詩歌的高峰,人稱“小杜”,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

  杜牧小故事

  杜牧很聰明,而且十分有氣節,受人尊敬,他的詩歌或豪邁或清新,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雖然身處晚唐,但是他胸懷大志,在報效國家無果後,杜牧也有一些小故事被流傳下來,這展現了杜牧另外一面。

  杜牧雖然才華出眾,但是卻沒有在政治上有什麼大作為,一直沒有找到自己心愛的人,太和末年的時候杜牧又被貶官,從御史的位置變成師府的幕僚,傳說湖州這個地方歌妓很有名,杜牧也希望能親眼目睹,就提議舉辦一次大會,讓全湖州的歌妓都在一起供大家觀看。

  湖州刺史也就按照杜牧的意思辦了一場,當天可以說是人山人海,杜牧是有私心的,他一直在尋找能夠讓自己看上眼的美女,但是一直沒找到,眼看要到傍晚了,突然杜牧看到一位鄉村老婦帶著一個小女孩,美極了,就和老婦人的女兒訂婚,說不到十年自己一定會來這裡當郡守,到時候您就將女孩嫁給我,我一定好好對她。

  分別後,杜牧還一直想著女孩,但是無奈他官職太低,不能提出擔任湖州的請求,曾經杜牧當過一段時間別的地方的刺史,但都不是他本意。在杜牧四十一歲的時候,經人推薦,終於當上湖州刺史,但是那位約定好的女子已經出嫁三年,有三個孩子。

  杜牧責備老婦人不講信用,但是老婦人說我已經遵守約定在十年內,都讓小女等著您的到來,但是十年過去了,大人您一直沒有來,我才有出嫁的打算的。杜牧覺得自己理虧也就不再追問。

  杜牧的西江懷古鑑賞

  《西江懷古》是杜牧的一首懷古詩,我們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要時常登高望遠,為什麼一些懷古的詩歌常常伴著濃濃的惆悵,就彷彿憑弔歷史必然會導致愁緒,必然會心生幽怨,有淡淡的哀愁蘊含其中。

  也許是因為人們在登高的時候感受到山川的悠長,宇宙的廣闊,反觀自己有時那樣的渺小,讓人們從心底對先烈,對歷史的創造人物產生尊敬,緬懷他們的往事,我們感嘆時光的無情流逝,我們傷心歷史的不斷轉變,王朝的更替,總有犧牲者。我們感嘆自己力量的渺小,無能為力,我們在時間和空間面前失落,孤獨。

  詩人在登高時往往是感情最強烈的時候,他們以登上山頂,看到祖國的山河曾經是多麼的滿目瘡痍,而明天又不知道如何發展建設,又擔心錯誤的統治會讓悲劇重演,心中便愈加悲涼。

  詩中的曹操想要用口袋裝沙子來壟斷長江的水流,苻堅自稱投鞭可以斷流的故事?a href='//' target='_blank'>奶瓶尚Γ??緗裾廡┤碩家巡輝冢?菔構?サ乃?僑綰位曰停?綰甕沉?a href='//' target='_blank'>天下,但現在都零落成泥碾作塵,化作大自然的一部分靜靜的躺著,流傳下來的只有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和一段段不朽的佳話。

  人永遠是渺小的,我們沒有山川的廣袤,沒有大海的包容,沒有宇宙的浩遠,永遠只是塵世間的匆匆過客,詩人不同於常人就在於他較早的認識到這點,他們習慣於思考常人不願意想的種種,詩人會更悲傷些。

  所以杜牧在《西江懷古》中描述場景的浩大和人類的渺小時候,這份悲傷之情愈加濃厚,讓人們心中也不禁蒙生起憂國憂民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