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考古發現孫悟空墓

  《西遊記》作為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虛構小說,其內容也有很多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齊天大聖的墓碑、女兒國的前世今生……《西遊記》中還有啥是真的?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

  

  發現齊天大聖墓碑

  一直以來,孫悟空只是一個神話人物,可是考古學家竟然發現了他的墓碑。

  05年,考古學家在福建省順昌縣的雙聖廟內發現一座古代合葬墓,左側碑上中間豎刻有〝齊天大聖〞,右側碑豎刻〝通天大聖〞。

  難道孫悟空真的存在過?

  這座廟建於元末明初,面積只有5坪多。在元末戲劇家撰寫的《西遊記》雜劇裡,有一段孫悟空的自白:〝小聖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驪山老母、二姊巫枝祗、大兄齊天大聖、小聖通天大聖、三弟耍三郎。〞

  順昌縣博物館館長王益民認為,吳承恩是受到了這部雜劇的啟發,並且把傳說中五個兄弟姊妹所擁有的高超本領,全部集中到孫悟空一人身上,塑造了一個廣為後人傳誦的神話英雄。

  “女兒國”真實存在過?

  在女兒國,一切都以女人為主,女子可以同時有很多老公,但也有極少數姑娘一輩子只有一個老公,兩個人結婚走到老。

  一位美麗痴情的女王、一條喝了其中的水就能生孩子的子母河,《西遊記》中描寫的“女兒國”曾經留給人無數的幻想。

  四川省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任新建說:“女兒國在歷史上的確存在過,而且現在有一些村寨一直將‘女兒國’的古老習俗留存至今。”他經過長期研究和實地考察發現,今天四川甘孜州一帶就是《舊唐書》中記載的東女國的中心。

  據史書記載,東女國建築都是碉樓,女王住在九層的碉樓上,一般老百姓住四五層的碉樓。女王穿的是青布毛領的綢緞長裙,裙襬拖地,貼上金花。

  東女國最大的特點是重婦女、輕男人,國王和官吏都是女人,男人不能在朝廷做官,只能在外面服兵役。宮中女王的旨意,通過女官傳達到外面。

  東女國設有女王和副女王,在族群內部推舉有才能的人擔當,女王去世後,由副女王繼位。一般家庭中也是以女性為主導,不存在夫妻關係,家庭中以母親為尊,掌管家庭財產的分配,主導一切家中事務。

  任新建在扎壩調查時發現,女性是家庭的中心,掌管財產的分配和其他家庭事務,與東女國“以女為王”相似,有的家庭有30多個人,大家都不結婚,男性是家中的舅舅,女性是家中的母親,最高的老母親主宰家中的一切。

  “很明顯是母系社會的殘餘,經過現代社會的衝擊,已經和原始的母系社會不完全一樣,只是保留了一些基本特點。”任新建說。

  女方生小孩後,父親一般都不去認養,也不用負任何責任,小孩由女方的家庭撫養。但奇怪的是,當地的小孩一般都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

  《西遊記》雖然故事情節是虛構的,但在其中隱藏了佛教的哲理,這就是《西遊記》中真實的一面。

  智慧

  孫悟空剛出生時,兩眼放出金光,一直射到天宮裡,把玉皇嚇了一跳。這兩眼能夠分別正邪、虛實,是智慧的代表,若在請經路上少了這雙眼睛,唐僧師徒就會落人魔難。

  三毒與煩惱

  白骨精三次想吃唐僧肉,她多次變化成良民,以便利用唐僧的慈悲心,好找機會來接近他。但是白骨精的狡猾都被孫悟空看穿,最後被孫悟空打死。唐僧親眼看見孫悟空把白骨精打死,以為他殺害良民,所以非常生氣。豬八戒也在一旁煽風點火,唐僧更是認為孫悟空裝神弄鬼來欺騙他,於是要把孫悟空趕走。而唐僧不辨真偽的後果,是毫無抵抗能力地被黃袍抓了起來。

  讀了這段文字,讀者都會同情孫悟空,他的冤屈無法申辯,只好回花果山去。在這裡,白骨精可看作是貪、嗔、痴等妄心的代表。孫悟空三次把白骨精打死是教修行者在破除妄心時需要不斷地用般若智慧來觀照。

  怒氣和慈悲心

  紅孩兒的火輪可看成是貪、嗔之火的代表,對修行者而言障礙無比。孫悟空雖無貪心,但是他的心裡還有怒氣,所以他遇到了紅孩兒的火輪時,他就會受不了。最後只好到南海去請觀世音菩薩幫助,這才收服了紅孩兒。

  通過上述來看,我們不能用怒氣來對付仇恨。我們要把仇恨滅掉,一定要用慈悲心,慈悲心能夠化解任何仇怨慈悲心可以寬容和原諒別人的錯誤。觀世音菩薩是慈悲心的代表,紅孩兒不僅燒不了菩薩的慈悲心,而且最終被菩薩收服。

  無字經

  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歷盡了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佛祖的聖地。在取經之前,迦葉和阿難問唐僧師徒有沒有帶禮物送給他們?唐僧說,因為從遙遠的地方來,所以來不及準備禮物!於是迦葉和阿難把佛經交給了唐僧師徒,結果滿紙雪白,一個字也沒有。

  如來佛祖對他們說:“你們今日來取經,只空著雙手,所以他們把‘無字經’交給你們,‘無字經’就是‘真經’。”

  其實這段文字的內容完全是作者杜撰出來的。因為迦葉和阿難是在2500年前的釋迦牟尼佛時期,而玄奘是在公元前600年左右的唐朝,中間相差1900年左右,他們在歷史上並未相遇過。

  但是冷靜地研究這種虛構的情節,卻可以發現它裡面所包含的佛教哲理思想。

  對佛教來說,“無字經”可以看作是一種超越“語言文字”的經典,要想看透它的內容,須要心裡不執著任何事物,心如止水,方能悟出其中道理。

  《西遊記》故事情節雖是虛構,但齊天大聖、女兒國等元素取材於現實生活,其中蘊含的佛教哲理也可以為我們平時的生活所用。可見這樣一部古典神話小說流傳至今並被我們所喜愛,是有其深刻道理的。

  回頭再翻翻《西遊記》小說,或是回顧一下經典電視劇,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