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劉楨是哪個時期的

  劉楨是建安七子之一,東漢名士,那麼劉楨是哪個時期的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劉楨是哪個時期的人,希望對你有幫助!

  劉楨生平簡介

  劉楨***186年―217年***,字公幹,東平寧陽***今山東寧陽縣***人,東漢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其祖父劉樑,官至尚書令,其人博學有才,警悟辯捷,以文學見貴。

  建安中,劉楨被曹操召為丞相掾屬,與魏文帝兄弟幾人頗相友善,後因在曹丕席上平視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勞役,後又免罪署為小吏。

  建安二十二年***217***,與陳琳、徐幹、應瑒等同染疾疫而亡。《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4卷、《毛詩義問》10卷,皆已佚。明代張溥輯有《劉公幹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他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於詩歌、特別是五言詩創作方面,在當時負有盛名,後人以其與曹植並舉,稱為“曹劉”。如今存詩十五首,風格遒勁,語言質樸,重名於世,《贈從弟》三首為代表作,言簡意明,平易通俗,長於比喻。

  劉楨事蹟介紹

  劉楨是東平寧陽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寧陽,他是所謂的建安七子之一。建安七子指的是陳琳、阮瑀、孔融、徐幹、王粲、應瑒以及劉楨,因為極其優秀的文學才能被合稱建安七子,這一稱呼也得到了後世的普遍認同,覺得他們是實至名歸。

  劉楨出身在書香門第,他的父親曾任尚書令,且知識淵博,非常有才華,在文學上頗有成就。劉楨算得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的文學造詣比之他的父親還要略勝一籌。他的母親也是貴家之女,是京兆尹王章之玄的孫女,從小便是耳濡目染,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一不通。劉楨的父親很早去世,劉楨的母親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劉禎的身上,希望劉楨能夠出人頭地。所以劉楨在母親的教育之下,從小就愛好學習,勤學好問。劉楨五歲開始就可以背詩,八歲已經閱讀《論語》、《詩經》之類。記憶力超群,被大家成為神童。後來被曹操發掘便入仕為官。

  他一生寫了無數首詩詞,但能留到今天的也只有15首。他的詩大多數都是用來讚美大自然與壯麗的山河,亦或是借景抒情,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大背景之下。劉楨公元217年便離開人世,年僅31歲,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紀走了,也甚是可惜。

  劉楨以石自喻

  劉楨是東漢時期也有名的才子,是建安七子之一。劉楨從小便展露出他在文學生的天賦,打5歲開始就可以背誦詩詞歌賦,而且記憶力驚人,非常具有天賦,從小大家就說他是天才。但是劉楨的命運似乎有點戲劇性,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劉楨以石自喻呢。

  事情是這樣的,曹丕天生好色,曹操去世之後曹丕繼位,當了皇帝更能滿足曹丕喜好美色的天性。曹丕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妃子,每個人都有愛美之心。在一次宴會上劉楨就非常想看清傳說中花容月貌的美人,就平視了甄洛夫人,沒想到被曹丕發現了。男人的佔有慾總是很可怕,曹丕心想這膽子夠大呀,敢這麼光明正大的看我的女人,這還想不想活啦。於是一氣之下就將劉楨懲罰到京洛之西石料廠磨石料。

  有一次魏王到石料廠去視察時所有的勞力都低頭不敢仰視魏王,只有劉楨一人沒有低頭,魏王當然是非常生氣,但劉楨說了一段話,魏王不僅沒有責怪他,還赦免了他。這就是有名的劉楨以石自喻,劉楨是這樣說的:“魏王雄才天下皆知,劉楨身為苦力,何敢蔑視尊王。但在魏王府數年,常聞魏王教誨,做事當竭盡力,事成則王自喜,事敗則王亦辱,楨現為苦力,專研石料,研石是對魏王的敬忠,所以楨不敢輟手中活。”魏王聽後,又問:“石若何?”劉楨朗然答:石“出自荊山懸崖之巔,外有五色之章,內含卞氏之珍。磨之不加瑩,雕之不增文,稟氣堅貞受之自然,顧其理,枉屈紆繞而不得申。”這詭辯的才能也是不得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