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文化陶器工藝介紹

  紅山文化以後的發展,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1973年敖漢旗小河沿型別的發現,為這個問題找到了有力的線索。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紅山文化陶器

  有泥制紅陶、夾砂灰陶、泥制灰陶和泥制黑陶四類。飾細繩紋、刻劃紋和附加堆紋,由細繩紋組成的菱形回字紋已初具雷紋特徵。彩陶以黑彩為主,有紅彩和施白衣,紋飾有斜平行線紋,折線回字紋,有內彩,一種典型繪法為施白衣後用平行斜線畫出區界,內添黑、紅、棕色三彩,組成回字、三角、八角、網狀等多種幾何圖案,朱繪已見多例,其器物為夾砂灰陶直筒罐類、缽盆和鏤空豆類、壺類以及器座、盂、尊、雙耳大口罐型器。晚期出現大平底盆,大敞口折腹淺盤細柄豆,並出現有彩繪陶。

  紅山文化玉器

  玉器的使用和喪葬的禮儀是紅山文化的一大特點。從考古發掘來看,一般紅山人的墓地多為積石冢,是規劃的墓地,處於中心的大墓唯玉為葬,而墓地越向邊緣規格越低。大墓附近的墓葬有的也葬有玉器,但是數量和規格明顯較中心大墓低,但同時還葬有數量不等的豬、狗等,再低等級的墓葬只有陶器陪葬,個別的墓葬沒有陪葬品。這說明紅山文化的社會結構等級制度嚴格,已經出現了階級分化,貧富差距很大,有了私有制的概念,甚至已經形成了原始的國家。

  玉器的起源是裝飾,玉器的使用從薩滿文化發展到族權、神權、兵權的象徵,很多玉器是原始禮器,一些動物的造型是氏族的圖騰。

  紅山文化的特徵

  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初期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晚期逐漸向父系氏族過渡。經濟形態以農業為主,兼以牧、漁、獵並存。它的遺存以獨具特徵的彩陶與之字型紋陶器共存、且兼有細石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紅山文化年代經碳14測定約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主體為5500年前。紅山文化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還飼養豬、牛、羊等家畜,兼事漁獵。在石器中菸葉形、草履形的石耜、桂葉形雙孔石刀是富有特徵的農耕工具,還有磨製和打製的雙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鋤、石磨盤、石磨棒和石鏃等。

  細石器工具發達,細石器中的刮削器、石刃、石鏃等器物,小巧玲瓏,工藝精湛。

  陶器以壓印和篦點的之字形紋和彩陶為特色,種類有罐、盆、甕、無底筒形器等。陶器中的泥質紅陶和夾砂褐陶的盆、缽、罐、甕等各有自身的裝飾紋樣,而橫“之”字形紋和直線紋是紅山文化具有特徵的紋飾。

  紅山文化的彩陶多為泥質,以紅陶黑彩見常,花紋十分豐富,造型生動樸實。彩陶多飾渦紋、三角紋、鱗形紋和平行線紋。已出現結構進步的雙火膛連室陶窯。

  玉雕工藝水平較高,製作為磨製加工而成,玉器有豬龍形缶、玉龜、玉鳥、獸形玉、勾雲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據考古統計,紅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出土自內蒙古赤峰紅山的大型碧玉C型龍,周身捲曲,吻部高昂,毛髮飄舉,極富動感。

  還發現相當多的冶銅用坩堝殘片,說明冶銅業已經產生。房址為方形半地穴式,分為大型與小型。

  紅山文化源流

  紅山文化源流的研究,是建國後特別是近幾十年來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之一。學術界大致有五種意見:

  一、紅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系統的原始文化,或是仰韶文化的變體;

  二、紅山文化繼承了河北磁山文化;

  三、紅山文化很可能是細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相互影響之後產生的新文化,含有細石器和仰韶文化兩種因素;

  四、紅山文化是這個地區獨具特徵的一種新石器文化。有其自身的發生發展過程。同時受到其它文化影響;

  五、紅山文化很可能是河姆渡文化的延續和發展,也是中華民族從母系氏族社會進入父系社會的轉折點。

  五說並存,各持己見,後者的認識比較符合實際,考古學揭示泥質陶、彩陶、壓印“之”字紋夾砂陶、石器、細石器共存,是紅山文化獨具的特點,龍題材是紅山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內容,這一“族徽”性的花紋圖案從紅山文化早期一直延續到它的晚期。

  泥質陶中的彩繪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器物,雖然受中原仰韶文化的影響,但二者之間仍有各自的異同點***共性與個性***。仰韶文化彩陶紋飾是用黑、紫或白色做裝飾地的,與紅山後陶器型別相比是多彩的,帶狀紋飾中夾有圓圈渦紋、葉形紋、斜格子紋和繩紋,而且單獨配有“S”字型、“X”字型等紋飾,與紅山後型別陶器迥然不同。紅山後型別陶器中,連點弧線紋是一種墜落形式的,這在仰韶文化陶器中是沒有的。二者之間也有相似點,紅山文化紅山後型別的“紅頂碗”式的缽與仰韶文化後崗型別的同類彩陶相似,彩陶之中的平行線形、平行斜線組成的三角形紋與後崗型別的同類彩陶相似,它們的相異點,說明各自的文化特徵;它們的相同點***或類似***說明年代大體相近,但不能簡單地認為紅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支系、地方變體或混合文化等。

  紅山文化的內涵在西遼河流域也並不單一,它包括不同經濟型別不同的文化特色。不同的地方型別或不同的發展階段。大淩河流域的東山嘴、牛河梁、城子山遺址、胡頭溝玉器墓一類環境迴歸和監管機構價格會更快山文化遺存,就不同於老哈河流域的紅山後、西水泉、四稜山等一類紅山文化遺存,前一型別多出一種用途特殊的彩陶筒形器、磨光泥質黑陶圈足器,不見或少見紅山後型別多見的“紅頂碗”式缽器類和三角間渦紋彩陶圖案。這說明形成紅山文化決非單一的農耕,而是以農耕為主,農牧漁獵結合的經濟型別和多樣的文化內涵所促成。新的考古發現為我們揭示紅山文化的發展規律和性質提供了依據。以自身發展為主,文化間的影響曾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文化 影響首先是紅山文化分佈區的“諸文化”的相互影響;與中原文化的影響也不是單方面的,而是相互影響的。

  某種觀點認為中國史前期存在著兩大文化區系,即中原古文化和北方古文化,其中北方古文化又由紅山文化和河套文化組成,這兩大文化區繫有共性又有個性,不能把北方古文化簡單地看成中原古文化的支系或地方變種。

  要認識紅山文化的淵源,首先的任務是在該地區尋找出早於紅山文化的遺存,1983年興隆窪遺址發掘後,明確認識了興隆窪文化才使探討紅山文化源頭,有一個紮實的比較物件。

  興隆窪遺址中發現紅山文化早期、中期房址分別打破興隆窪文化聚落圍壕的地層關係,又具有早期石器文化遺存的特徵,經C14測定年代距今7470+80 ——6895+-205年大大早於紅山文化,與紅山文化前身有關,可稱“前紅山文化”,興隆窪文化與紅山文化分佈地域大體相同。

  紅山文化早期與興隆窪文化陶器大多陶質粗疏,火候較底器類和紋飾種類較少,一般有夾砂褐陶筒形罐、粗泥***含細砂***陶缽,代表性紋飾是壓印“之”字形線紋,以及網格狀劃紋等。可以看出紅山文化早期比興隆窪文化內涵豐富,並表現出一定的進步性。興隆窪文化查海遺址還出土的龍紋陶片,已具備中國古代龍形象的基本特徵。大型石塑龍堪稱迄今為止在中國發現最早、形體最大的龍形象。對紅山文化龍形有直接的影響。興隆窪文化已有一定水平的農業生產,有相當規模和數量的聚落址。可以認為是產生紅山文化那樣繁榮的原始農業社會的基礎。這表明興隆窪文化與紅山文化具有傳承關係可能就是紅山文化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