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歷史典故

  負荊請罪,負:揹著;荊:荊條。揹著荊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給予自己嚴厲責罰,也表示向人認錯賠罪。接下來由小編給大家帶來,希望大家喜歡!

  

  澠池會結束以後,由於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說:“我是趙國,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相如本來是個平民,我感到羞恥,在他下面我難以忍受。”並且揚言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聽到後,不肯和他相會。相如每到上朝時,常常推說有病,不願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後。沒過多久,相如外出,在邯鄲城回車巷遠遠看到廉頗,相如就掉轉車子迴避。

  於是藺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直言進諫地說:“我們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節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惡言,而您卻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過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恥,何況是身為將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出息,請讓我們告辭吧!”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和秦王相比誰厲害?”回答說:“廉比不了秦王。”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卻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怕廉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邯鄲城,就是因為有我和廉在呀,如今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共存。我所以這樣忍讓,就是為了要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府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負荊請罪解析

  [釋義] 負:揹著;荊:荊條;古時用來抽打犯人的刑具。揹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主動向人認錯賠罪;請求責罰。

  [語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趙國大將廉頗與上卿藺相如不和;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處處表示退讓。“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寬之至此也。’”

  [正音] 荊;不能讀作“jīn”。

  [辨形] 負;不能寫作“赴”;荊;不能寫作“京”。

  [近義] 引咎自責

  [反義] 興師問罪

  [用法] 多用來表示承認自己的錯誤;向對方賠禮道歉。一般用作謂語、定語。

  [結構] 連動式。

  [例句] 只怪我們用錯了人;應當~。

  [英譯] bearing the rod and willingly taking the punishment

  負荊請罪造句

  1 只怪我們用錯了人,應當負荊請罪。

  2 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譜寫了將相和的美談。

  3 昨天言語多有冒犯,今天特來負荊請罪,請您多包涵。

  4 我今特來尋賢弟,負荊請罪造。

  5 當年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是有感於藺相如的寬容大度。

  6 追究起來,這事錯在你,趕緊負荊請罪去吧!

  7 考試沒考好,又故意隱瞞,事發,我只好負荊請罪。

  8 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以求對方諒解。

  9 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家喻戶曉。

  10 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

  11 你最好是負荊請罪,我相信他會原諒你。

  12 我今天來是向你負荊請罪的,昨天我不該出言不遜,實在對不起,請你原諒。

  13 既然已知是自己的錯,除了負荊請罪以求對方寬容,還有什麼好辦法?

  14 廉頗負荊請罪的行為所以被肯定,就是大家佩服他知錯能改的勇氣。

  15 廉頗深明大義,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從此將相和,國家興。

  16 正是因為廉頗敢於負荊請罪,史上才有了“將相和”的佳話。廉頗和藺相如後來結成了刎頸之交。

  17 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

  18 他知道別人對自己的好意後,負荊請罪。

  19 對於他負荊請罪,勇於悔改的作法,我深感欽佩。

  20 廉頗翻然悔悟,向藺相如負荊請罪。

  21 王先生又鞠躬又送花,只因誤會了太座,不得不負荊請罪。

  22 我惹媽媽生氣了,我決定負荊請罪向她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