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傳統美德故事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至今,在我中華兒女身上還存在著各種令人敬佩的優秀品質。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閔損蘆農

  【原文】

  孝哉閔子,衣蘆御車。感父救母,千古令譽。

  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妻,生二子。母惡損,所生子衣綿絮,而衣損以蘆花。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靷,父察知之,欲逐後妻。損啟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父善其言而止,母亦感悔,視損如己子。

  李文耕謂,閔子留母之語,悽然藹然,從肺腑中醞釀而出。雖使鐵石人聞之,亦為惻惻心動,何其天性之厚且純也。卒之全母全弟全父,一家太和之氣,直從孝子一念懇惻中轉回,為子者其三複之。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有個孝子,姓閔名叫損的,表字叫做子騫。生他的母親,早已亡過了,他的父親娶了一個後妻,生了兩個兒子。那個後母很厭惡閔損,冬天的時候,給自己親生的兩個兒子,穿了棉呀、絮呀做的衣裳,給閔損穿的衣裳,裡面卻是裝著蘆花的。

  有一次,他的父親叫閔損推車子出外。可是因為衣裳單薄,身體寒冷,一個不小心,不覺失掉了車上駕馬引軸的皮帶子。他的父親起初很生氣,後來覺察了兒子是穿了蘆花緣故,便要趕出那個後妻。

  閔損卻對父親說,母親在此,無非我一個兒子受著寒冷,倘若母親去了,可憐三個兒子都要受著孤單了。他的父親覺得閔損的說話不錯,也就罷了。他的後母,從此也感悟懊悔了,以後看待閔損,就像自己親生的兒子一樣。

  :黔婁嘗糞

  【原文】

  南齊庾黔婁,字子貞,新野人,為孱陵令。到任未旬日,忽心驚汗流,即棄官歸。時父易病痢,始二日。醫者曰,欲知瘥劇,但嘗糞,苦則佳。黔婁嘗之甜,心憂之。每夕稽顙北辰,求以身代父死。易卒,居喪過禮,廬於冢側。

  李文耕曰,以心驚而知父疾,已見至孝冥感。而斷然棄官,毫無瞻顧。至嘗糞驗疾,籲辰祈代,則憂思之迫切,而不可解矣。凡此至性至情之所為,總不可於世情中覓求見解。

  【白話解釋】

  南北朝時候,南齊有一個姓庾名叫黔婁的,表字就叫子貞,是新野地方的人。剛才做著孱陵縣的縣官,上任不到十天,忽然覺得心頭好似小鹿一般撞,撲撲的驚跳起來,額角上的汗珠子,也簌簌的流下來。他知道家裡一定不好了,就立刻丟了官職,回到家裡。

  這時候,他的父親名叫庾易的,已經生了痢疾,才只有兩天工夫,他便慌忙請醫生醫治。醫生說,要曉得病的好不好,只要嚐了病人的糞,便自然會明白了。若是糞味苦的,就很容易醫治的了。

  庾黔婁便立刻把父親的糞,嚐了一嘗,不料氣味是很甜的,因此心裡覺得很憂愁。每天到了晚上,他便叩頭拜禱上天的北斗星,請求把自己的身體,替代父親的死。後來庾易死了,庾黔婁居喪過禮,並且在墳旁搭了草舍住著。

  :江革負母

  【原文】

  漢江革、字次翁。少失父。獨與母居。遭世亂。負母逃難。數遇賊。欲劫去。革輒泣告有老母在。賊不忍殺。轉客下邳。貧窮裸跣。行佣以供母。凡母便身之物。未嘗稍缺。母終。哀泣廬墓。寢不除服。後舉孝廉。遷諫議大夫。

  李文耕曰。次翁之孝。於險阻艱難中。全人所不能全。然在次翁。初不敢料其必全。只盡其心力。而造次顛沛。必於是耳。孔明鞠躬盡瘁。寧俞薄鴆橐饘。正同此一副心事。忠臣孝子。所以爭光於日月也。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有個姓江名革的。表字叫做次翁。從小就沒有了父親。單單剩著江革和他的母親同住著。那時候天下不太平了。盜賊很多。江革就背了母親逃難去。他在路上。時時碰著這班作亂的盜賊。要把江革擄去。和他們一同去做盜賊。江革總是流著兩行眼淚哭訴著說。我有老母在這裡。要人供養。我怎麼可以和你們一同去呢。強盜聽到這話。就發了慈悲念頭。也不忍殺他了。後來江革輾轉在下邳地方作客。窮得連衣裳鞋子也不完全了。江革就忙忙碌碌的替人家作工。賺些工錢來供養母親。凡是母親身邊要使用的東西。沒有缺少一點。後來他的母親死了。江革哭得很悲哀。住在母親的墳旁。就是睡的時候。喪服也不除去。後來有人見到他的品行不錯。就舉他做了孝廉。最後遷到諫議大夫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