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實驗題歸納總結

  學習初中化學面對那麼多的實驗題目,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知識點的總結。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中化學實驗題歸納,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中化學實驗題歸納

  〔例1〕***1***實驗室要製取並收集得到較純淨的氧氣和氫氣,有兩項操作是完全相同的兩項操作是

  ***2***甲、乙兩同學在實驗室分別製取氨氣和硫化氫氣體.甲同學用加熱氯化控和熟石灰的固體混合物製取氨氣,乙同學用固體硫化亞鐵和稀硫酸反應制取硫化氫氣體.又知:氨氣極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硫化氫氣體可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請回答:

  ①甲、乙兩同學選取的氣體發生裝置 ***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②氨氣用 法收集,硫化氫用 法收集.

  【解析】***1***製取任何氣體時,首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要收集得較純淨的氣體,根據O2和H2在溶解性上的相似性,都能用排水集氣法收集.

  ***2***氣體發生裝置的選取,需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來考慮,製取氨氣的反應物都是固體,且需加熱;而製取硫化氫氣體所用的硫化亞鐵是固體,稀硫酸是液體,且反應在常溫下即可進行.所以,甲、乙兩同學選取的氣體發生裝置不同.由於氨氣易溶於水,硫化氫可溶於水,故兩種氣體都不能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只能用排空氣集氣法收集.

  答案:***1***檢查裝置氣密性和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2***;①不同.理由是,所用反應物的狀態及反應條件不同;②向下排空氣.向上排空氣.

  [例2]有一瓶氣體,它由H2、CO2、CO、CH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用它進行以下實驗:

  將氣體通過足量澄清石灰水,未見出現沉澱.在導管口將氣體點燃,氣體安靜燃燒;用一個冷而乾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燒杯壁上出現水珠;把燒杯迅速翻轉,注人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用化學式填空回答:

  ***1***氣體中一定沒有

  ***2***氣體的組成可能是

  [例3]要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物質為雜質***,選擇適當的試劑和方法填人橫線內.

  ***1***KOH***K2CO3***_;

  ***2***BaCl2***CuCl2***_;

  ***3***CuO***KNO3***_;

  ***4***MnO2***C粉***

  【解析】混合物的分離必須遵循:除雜中不能引人新的雜質,所造試劑一般只和雜質起反應,且反應後最好轉化為易分離的沉澱或氣體.試劑的選擇:以雜質為出發點,結合雜質物質與主要成分物質在組成、性質上的差異即可篩選出所用試劑.要順利完成混合物的分離,往往是物理、化學方法等多種方法並用.

  [例4] 現有稀硫酸、稀鹽酸、氫氧化鋇、碳酸鈉四瓶失去標籤的溶液.分別編號為A、B、C、D.為了鑑別它們.分別取樣兩兩混合.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一” 表示無明顯現象;“↓” 表示有沉澱生成,“↑”表示有氣體生成,推斷:

  ***1***B、D溶液中的溶質***寫化學式***B .D

  ***2***寫出下列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十B ,

  C十D

  [解析]這是一道物質性質型的實驗推斷題.熟悉並記某些有色特徵溶液,特徵沉澱及有關反應產生的特徵現象是解答此類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只要以這些特徵現象或特徵物質為突破口,各個擊破,就能迅速、準確地解決此類問題.本題以圖表給出資訊,為便於分析可結合圖表內容寫出以下6個簡要反應式:①A+B­——↑,②A+C——↓,③A+D——無現象***無現象不等於不反應***,④B+C——↓,⑤B+D——↑.③C+D——無現象.分析6個反應並結合四種溶液的組成可知:①、⑤兩個反應必是鹽酸與NaCO3溶液、稀硫酸與NaCO3溶液反應產生CO2方氣體,共同的反應物是B所以B應是NaCO3溶液.從④可推出能與NaCO3溶液反應生成沉澱的只能是Ba***OH***2溶液,C是Ba***OH***2溶液.再從②推出A應是稀硫酸,餘下的③、③能證明D是稀鹽酸.

  [例5]實驗室用鐵、氧化鋼、硫酸為原料製取銅,某同學設計了兩個實驗方案:

  A:Fe H2SO4—→ H2CuO—→Cu

  B:CuO H2SO4—→ CuSO4 Fe—→ Cu

  兩個實驗方案中,最好的是,理由是 .

  [解析]這是一道實驗方案的評價性試題.方案的評價主要從三方面考慮:①方案的可行性:主要指理論上是否科學合理,操作是否簡便易行.經濟角度:主要看是否節約試劑.環保角度: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環保.此題中的A、B兩種方案從原理上看都是可行的.但A方案中用Fe和H2SO4反制H2消耗的Fe、H2SO4等原料較多,其次H2還原CuO 需加熱,裝置和操作較複雜,而B方案中的反應都是在常溫下即可進行的,操作要容易得多

  【例7】設計一個簡單的家庭小實驗,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

  [解析]這是一道解決實際問題的簡單實驗設計題,源於教材第五章的一個家庭小實驗.設計實驗首先要弄清化學原理,然後根據條件選擇藥品和實驗裝置,擬定操作步驟,最後動手進行實驗.證明雞蛋殼含碳酸鹽比較容易,只要用雞蛋殼與酸作用,有二氧化碳放出***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便能證明.但要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便有一個量的問題.因此,在實驗中蛋殼取量不能多,加人的酸則必須足量,直至反應不再有氣體產生,反應完全後,若殘留的固體量很少,才能充分證明.其次要考慮家裡不易找到規範實驗儀器,要選擇代用品,用玻璃杯代替試管作反應器,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作檢驗二氧化碳的裝五,並注意操作程式,確保安全.

  答案:***1***取少量潔淨的碎雞蛋殼放人小玻璃杯中,然後加人一些鹽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蓋住,可以看到雞蛋殼上有大量氣泡生成,玻璃片上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見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證明雞蛋殼中合碳酸鹽.***2***取下玻璃片,繼續加人鹽酸,直至不再有氣體產生,此時看到玻璃杯中殘留固體很少,可以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

  初中化學實驗知識點歸納

  一、儀器的排列組合

  根據實驗的原理選擇儀器和試劑,根據實驗的目的決定儀器的排列組裝順序,一般遵循氣體制取→除雜***若干裝置***→乾燥→主體實驗→實驗產品的保護與尾氣處理。其中除雜與乾燥的順序,若採用溶液除雜則為先淨化後乾燥。尾氣處理一般採用溶液吸收或將氣體點燃。若製備的物質易水解或易吸收水分及CO2氣體,如2000年高考題第24題就涉及主產品的保護,應在收集FeCl3的裝置後除去Cl2的裝置前連線一個裝有乾燥劑的裝置,以防止主產品FeCl3的水解。

  二、介面的連線

  一般應遵循裝置的排列順序。對於吸收裝置,若為洗氣瓶則應“長”進***利於雜質的充分吸收***“短”出***利於氣體匯出***,若為盛有鹼石灰的乾燥管吸收水分和CO2,則應“大”進***同樣利用CO2和水蒸氣的充分吸收***“小”出***利於餘氣的匯出***,若為排水量氣時應“短”進“長”出,排出水的體積即為生成氣體的體積。

  三、氣密性檢查

  凡有制氣裝置都存在氣密性檢查問題。關鍵是何時進行氣密性檢查?如何進行氣密性檢查?顯然應在儀器連線完之後,添加藥品之前進行氣密性檢查。氣密性檢查的方法雖多種多樣,但總的原則是堵死一頭,另一頭通過導管插入水中,再微熱***用掌心或酒精燈***容積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氣泡逸出,停止加熱後導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則表示氣密性良好,否則須重新組裝與除錯。

  見化學書插圖

  氣密性檢查可以有多種方法。其一,關閉活塞,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若長頸漏斗與試管存在液麵差,則說明不漏氣。其二,向長頸漏斗加水淹沒漏斗導管,開啟活塞,用手捂住燒瓶,若長頸漏斗水面上升及導管有氣泡逸出,則氣密良好。?

  四、防倒吸

  用溶液吸收氣體或排水集氣的實驗中都要防倒吸。一般來說防倒吸可分為兩種方法:一是在裝置中防倒吸***如在裝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氣體等***,例如1993年高考題未冷凝的氣體用盛有NaOH溶液的倒扣的漏斗吸收,以防倒吸;1996年高考題用排水法收集H2的裝置前加裝一個安全瓶防倒吸;1992年高考題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CO2前加裝一個安全瓶b防倒吸。一般來說在加熱制氣並用排水集氣或用溶液洗氣的實驗中,實驗結束時應先撤插在溶液中的導管後熄滅酒精燈以防倒吸。

  五、事故處理

  在化學實驗過程中由於操作不當或疏忽大意必然導致事故的發生。問題是遇到事故發生時要有正確的態度、冷靜的頭腦,做到一不驚慌失措,二要及時正確處理,三按要求規範操作,儘量避免事故發生。例如濃硫酸稀釋時,濃硫酸應沿著容器的內壁慢慢注入水中,邊加邊攪拌使熱量均勻擴散。在做有毒氣體的實驗中,應儘量在通風櫥中進行。不慎將苯酚沾到手上時,應立即用酒精擦洗,再用水沖洗等等。

  六、實驗方案的評價

  對實驗方案的評價應遵循以下原則:①能否達到目的;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見易得、廉價;③原料的利用率高低;④過程是否簡捷優化;⑤有無對環境汙染;⑥實驗的誤差大小有無創意等等。能達到上述六點要求的實驗方案應該說不失為最優實驗方案。例如1994年高考題:甲乙兩學生製備Mg3N2的實驗就屬於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評價題。2000年高考題中FeCl3蒸氣有兩種收集裝置和尾氣處理裝置同樣也屬於實驗設計方案的評價。

  七、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屬於一種較高層次的能力考查,它分為實驗原理設計和實驗操作程式設計。最優方案的設計應遵循上述實驗方案評價的六原則。方案敲定後為確保實驗目的實現,必須具有簡捷而正確的操作程式。

  八、實驗結果的分析

  實驗是手段,要達到目的還需對實驗現象、實驗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處理,去偽存真,由表及裡,剝去假像方能識得廬山真面目。實驗是培養學生科學品質與各種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徑。一般從以下四方面考慮:①方案是否合理,這是決定實驗成敗的關鍵

  ②操作不當引起的誤差;

  ③反應條件不足可導致反應不能發生或反應速率過慢引起實驗誤差;④所用試劑不純,雜質甚至參與反應均可導致實驗誤差等等。

  初中化學學習方法

  一、堅持課前預習

  預習是學習的第一步,就是在上課前把要講的內容先通讀一遍,閱讀時,對重要概念和定律要反覆閱讀,逐字逐句仔細推敲,對關鍵字、詞、句應認真鑽研,確實弄懂所讀內容,瞭解本節課的基本知識,分清哪些是重點、難點和關鍵,哪些通過自己看課本就能掌握,哪些自己看不懂、想不通,就在旁邊記上記號,這樣在聽課時才能有的放矢,有張有弛,在輕鬆愉快中接受知識,取得較好效果。

  二、重視課堂學習

  上課是學習的主陣地,是決定這節課能否取勝的關鍵,聽課不僅要用耳,還要眼、手、腦等多種感官並用,用“眼”去觀察老師講課的一舉一動,實驗操作及現象;用“耳”去聽;對於重點、難點、關鍵點一定要仔細聽,對老師講到自己通過預習經掌握的內容可稍放鬆一點,對老師多次強調的內容,還要動“手”記下來,當然要記要點,提綱式,不能全記而妨礙聽課;還要用“腦”去想,多問幾個為什麼,隨老師的思路去分析,去理解,只有多種感官並用,才能取得較好效果。

  三、及時搞好複習

  記憶就是和遺忘作鬥爭的結果,根據遺忘曲線,防止遺忘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遺忘之前及時複習,而不是忘了後再重新記憶。”複習分課後複習、章節複習和綜合複習,課後複習要認真閱讀當天的內容,對重要內容逐字逐句仔細推敲,力求全面掌握,把課本上的知識消化為自己的知識,並能聯絡實際加以應用,再此基礎上獨立完成作業,對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仔細思考後再與同學討論或請教老師,章節複習和綜合複習是選用對比、歸納、總結等方法,把獨立的知識點連成線、形成網,這樣便於理解、記憶及應用。

  四、重視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化學概念、定律都是在實驗基礎上得出的結論,離開實驗就沒有化學,因此,要學好化學必須重視實驗,對常用儀器要記住名稱,會畫圖形,瞭解構造,掌握使用方法,對教材上85個演示實驗,要認真觀察,仔細思考,對22個學生實驗中10個必做實驗,必須親自動手做,對選做實驗及家庭實驗是理論聯絡實際,開拓知識,啟發智力,培養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的好教材,要用課餘時間積極想辦法完成。

  五、注意記憶,準備“兩本”

  化學有其“特殊的語言系統,”對化學用語及其他知識點,好學易忘,我們要注意運用一些有效的記憶方法如:韻語記憶、諧音記憶、歌訣記憶等方法把要求記住的內容,輕鬆記住,如學習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我們用歌訣幫助記憶:

  先鋪黑粉氧化銅,固定試管稍下傾;再通氫氣半分鐘,然後點燃酒精燈;

  粉末變紅停加熱,試管冷卻再停氫;若先點燈易爆炸,若先停氫易氧化。

  這樣既記住了實驗步驟,又指出了易錯點。

  再者,在學習化學之前準備好兩個筆記本,一個“錯題本”專記自己在練習、作業、考試中的錯題,分析出錯的原因,記下正確和好的解法。另一個“妙題集錦”對於一些好的解題方法、解題技巧、解題規律記下來,在考前看一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初中化學實驗操作知識

2.化學中考實驗題

3.化學實驗六大解題技巧有哪些

4.初中化學實驗題的解題技巧

5.高一必修一化學實驗操作知識點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