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驅車後驅車賽道過彎駕駛技巧區別

  為了再次燃起大家的生活激情,特意為那些有機會去下賽場跑兩圈的車主介紹一些高階的駕駛技巧。這次就先就前驅車和後驅車在過彎時的駕駛技巧區別。練習技巧請務必到賽場去,日常用車請保證安全駕駛。下面隨小編一起看看,歡迎閱讀。

  

  有句“古話”說得很對,每個司機都有一顆車手的心。但我們的駕駛激情早就被無盡的車龍磨滅得所餘無幾了。所以,北京雅灣賽車學校小編為了再次燃起大家的生活激情,特意為那些有機會去下賽場跑兩圈的車主介紹一些高階的駕駛技巧。這次就先就前驅車和後驅車在過彎時的駕駛技巧區別。練習技巧請務必到賽場去,日常用車請保證安全駕駛。

  之前有看我的文章的應該都知道,STIG的車技可是去到神乎其技的地步。經過他的指導,駕駛技術必會有很大的提高。那麼STIG曾提示過,無論什麼車,最好的攻克彎道的方法的前提都是遵循最佳路線。制定好行走路線和剎車點,你就成功了一半。剩下就是你去怎麼去實現它。但過彎這過程中,前驅車和後驅車的駕駛方法又是有很大區別的。這主要是因為兩種驅動方式的特性而定的。

  前驅車在過彎時容易產生“轉向不足”。在車速過快時或在冰雪沙石等附著力較低的路面急打方向時,車頭不能按照駕駛員的意願軌跡前進。後驅車凌厲的過彎靠的是“轉向過度”,車的轉向角度超過了駕駛員的預期,要通過加油修正車身。

  一、對於前驅車來說,控制好彎道前的車速,調整好車身然後快速切入彎心是關鍵。

  一般比賽時,車的路線選擇都是在充分利用賽道的寬度,按照“外-內-外”路線,增大轉彎直徑,減少前輪轉彎角度,從而減少前進阻力,增加入彎速度。在彎角前先判斷好剎車點,然後收油入彎,利用慣性切入彎心,車尾離開彎心時再加油出彎,修正車身方向。如果還是入彎車速過快,那麼剎車和收油就能很好地緩解轉向不足。如果在出彎前就加油稍微有點大的話,就會出現所謂的“推頭”現象,這個是大多數前驅車的通病。所以該減速的地方還是先忍著吧。

  步驟看起來雖然很簡單,但其實就單單判斷好剎車點已經是很考驗功夫的了。然後打方向盤的速度與幅度,入彎時的補油和檔位的選擇又不可忽視。所有所有這些,都靠的是自己的經驗累積和對賽道和愛車的掌握為前提的。

  二、對於後驅車多而言,很多時候是要入彎前剎車打方向盤以調整車身角度,然後對準路線加油攻彎,在攻彎的過程中要不停地修正方向,與油門配合好。如果稍有不慎,車就會原地打圈。

  後驅車在過彎時雖然沒有“轉向不足”的現象,但是要克服“轉向過度”,是要在前者的基礎上,需要更加熟練和高層次的技術去控制,是掌握難度較高的技巧。倘若控制得好的話,可以比前驅車以更快的速度過彎,發揮後驅車身後靈活的優勢。

  總結:其實,我們可以看出前驅車和後驅車在高速攻彎時,對駕駛員的操控要求是大相徑庭的,而唯一相同點都是控制好入彎前的車速,然後調整好車身的入彎角度。而往後的步驟都是需要長期練習的,各位車主就慢慢努力吧。北京雅灣賽車學校希望各位車主能夠掌握好駕駛技術,安全行車最重要。有機會到賽道上的話,盡情展示自己多年的苦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