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專案成功案例

  自從中國大陸對外開放後,旅遊業便迅速發展,至今方興未艾。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1:

  通過韓劇形成陣陣韓流,提升國家形象。旅遊業的娛樂營銷就是強化娛樂意識和參與程度,藉助文化體育娛樂活動,通過輕鬆活潑的方式來傳播和營銷旅遊品牌。

  以往國內旅行社在宣傳韓國景區時,並沒有多少賣點,遊客對韓國文化的瞭解也僅停留在燒烤和泡菜上,因此造成了韓國旅遊線路的冷清局面。但近年來,韓國旅遊部門借韓劇的影響力,不斷根據韓劇挖掘韓國的傳統文化,開發相關旅遊產品,使韓國旅遊市場場面火爆。

  韓劇《藍色生死戀》使濟州島成為旅遊勝地;《冬日戀歌》則讓南怡島擠滿了亞洲旅遊者;而《大長今》的熱播,更讓韓國旅遊賺了一個大滿貫,其賣點除了有《大長今》的拍攝點外,還有品嚐韓宮廷膳、穿韓服照相等各種體驗活動,據統計,在《大長今》的“鼓動”下,當年前往韓國的中國遊客增加了25%,去韓國遊玩的日本遊客也達到創紀錄的240萬人!

  “韓流”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從最初韓國的歌曲、音樂、戲劇、舞蹈、電影、電視劇、足球,進一步擴充套件到韓國的遊戲、服裝、化妝品、餐飲、電子產品和汽車等各個領域。“韓流”蘊藏著巨大的旅遊商機。這些產業以及其中湧現出一批大腕歌星、影星、球星、音樂人、舞蹈家、模特等吸引了大批海外遊客的目光。

  雖然靠“韓流”帶動了旅遊業,但他們也做了很多工作。韓國旅遊依靠影視業開創了一個新的營銷模式:依靠上游產業鏈條中的電影、電視產品在全球形成的吸引力,根據影視情節包裝推廣韓國各個地區的景點。

  韓國旅遊人把文化對旅遊的促進作用發揮到極致。韓國通過把其具有比較優勢的、旅遊者較易感知的關鍵性因素,如地域飲食、服飾、瓷器、歌劇和節慶等與旅遊結合起來,在努力挖掘體現地方特色專案的同時促進了旅遊品牌的塑造,使有限的旅遊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靠著其文化特色而獲得持久的觀光客源。現在韓國每年新推出的特色旅遊專案達800個,其中包括吸引百萬遊客的慶州文化博覽會、光州泡菜盛典、南道飲食文化大宴、麟蹄河川漂流節等。這些富有濃郁韓國地方特色的旅遊專案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遊客,有力地推動了韓國旅遊業的發展。

  2:

  南京是一座具有35萬年人類活動史、2500年建城史和450多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古城,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第一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素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洲”的美譽。其獨特的山川形勝、厚重的地域文化積澱構築了南京豐實的特色旅遊資源。新世紀以來,特別是在迎接“十運會”的3年中,南京市梳理、挖掘、新建了一大批旅遊資源,為旅遊開發水平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今後,特別是“十運會”後,如何進一步對旅遊資源進行系統化開發和利用,以實現深度開發,放大效益,從而不斷提高旅遊吸引力和競爭力,成為現階段旅遊發展的關鍵和首要環節。

  南京城市文化旅遊資源深度開發的總體思路

  1、 建立特色鮮明的南京旅遊形象和旅遊品牌

  深度開發的最大目標就是為建立特色鮮明的旅遊形象和旅遊品牌服務,這是吸引遊客的最關鍵因素。南京旅遊形象定位,應從國內著名的旅遊目的地轉向全球的高度和視野,依託優勢資源,把南京建成世界主要的觀光旅遊目的地,成為融匯商務旅遊、國際會議、休閒觀光等綜合功能的具有國際影響的文化旅遊城市,強力打造“三大”國際觀光品牌,即“國際性歷史文化名城、現代化濱江名城和生態綠都”。

  2、 努力構築城市形象和旅遊特色的代表性區域

  特色是旅遊業的靈魂和生命力所在,特色化是旅遊開發的成功之道。優美的自然環境、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和日新月異的現代化建設風貌都是優勢資源。南京應依託這些優勢資源,建成一批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體現南京特色的代表性、標誌性區域和精品景點,以樹立區別於其他城市或地區的旅遊形象特色,不斷提升城市形象。

  3、積極開發出具有特色的旅遊新產品

  “山水城林”合一是南京獨特的優勢和特色。應把“山水城林”等特色景觀要素轉化為旅遊資源優勢,充分挖掘和發揮其價值,並針對多元化的旅遊需求,依據高度細分的目標市場,推出體現個性與特色的旅遊新產品和新服務,以提高旅遊品味和城市品味,延長遊客停留時間,進一步擴充套件旅遊消費市場需求。

  4、實現旅遊產品的合理組合,發揮整體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

  旅遊產品的開發並非僅僅是單個旅遊景點的包裝,而應把整個城市作為開發物件進行整體經營。整合利用南京旅遊資源,通過旅遊線路的合理組織與設計,將各旅遊產品串聯起來,提供多元化的旅遊組合產品,形成多種旅遊產品互相配合、適當分工的旅遊開發新格局,充分發揮南京旅遊資源的整體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

  南京城市文化旅遊資源深度開發的實施措施

  1、合理組織交通,形成由步行、自行車、人力車及公共交通等組成的多元化的旅遊出行系統

  積極組織發行南京旅遊卡———“金陵卡”。借鑑國外先進經驗,可在市場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特別是針對自助遊,以此為遊客提供方便快捷實惠的出行服務,真正實現無障礙旅遊。該卡應具備市區巴士、地鐵及水上觀光巴士等多種交通方式的相容,並可根據不同型別遊客的需求,推出不同有效期***一日遊、二日遊、多日遊***、不同服務物件、不同服務內容的“金陵卡”,以此引導遊客出行選擇公共交通方式,減少旅遊過程中的機動車交通量和環境汙染,發展生態旅遊。

  積極開闢為五條文化旅遊軸線服務的專用遊覽交通線,在沿線重要景區景點設立停靠站,遊客持金陵卡自由上下,可一個景點一個景點連續而自由地遊覽。如明城牆環線全長約34km,按照20kmh的車速,每輛車大約1.7h即可執行全程,若每隔15分鐘發一班車,大約只需7輛車就可滿足普通運營的需要。可以說,交通的投入不多,又能夠滿足旅遊交通的需求,同時又通過交通線路將沿線資源有機串聯起來,充分開發出城牆的旅遊文化價值,給遊客加深南京古都的美好印象。

  加強五條文化旅遊軸線沿線道路網路建設,特別是著重建設景點間、景區與區域交通網路的聯絡線路,完善風景名勝區、休閒度假區、公園的景區旅遊專用道,形成可達性高、方便、安全、舒適的步行網路和步行配套設施。沿線各景區應結合公共開敞空間體系,積極建立舒適宜人的步行道、步行區,如明城牆遺址地區要儘快規劃開闢步行區,並結合綠化建設,實現現存城牆與城牆遺蹟的合理對接。

  2、通過策劃一批重大節事活動,擴大南京的影響力和提升城市活力

  國外著名的國際旅遊城市能大量吸引並留住外國遊客的一個重要原因,除了突出的自然景觀和濃厚的地方特色文化以外,經常舉辦國際性大型會議、展覽、演出和比賽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旅遊產業的發展須依託於現代化的營銷網路和營銷手段。今後,南京應利用“十運會”一流的場館設施,積極爭取重大國際國內賽事到南京來舉辦,努力形成在南京固定舉辦1—2項週期性的大型賽事,或積極爭辦大規模、高規格的國際綜合性或專業化會議、重大展會和節慶活動,併力求至少有1個國際性會議永久性定址在南京。

  努力形成在南京固定舉辦高規格的國際綜合性或專業化會議

  明城牆旅遊節

  沿明城牆逐段開通城牆步行街,建設成為集休閒、餐飲和娛樂為一體的公共活動空間,以此將城牆及其周邊風貌充分透出來,形成南京市民與遊客“城牆漫步”和體驗文化的重要場所,從而使得明城牆真正轉變為供市民和遊客分享的城市公共資源和公共空間,成為南京旅遊的新亮點和新品牌。

  積極籌劃組織“明城牆旅遊節”,以此將明城牆、鐘山風景區、外秦淮河等三條旅遊軸線溝通起來,形成展示南京城牆文化內涵的重要舞臺。在旅遊節期間,可在三條軸線上組織不同主題的旅遊文化活動,如秦淮河的水上觀光與休閒娛樂,明城牆沿線的文化藝術展示、休閒娛樂與美食購物,明孝陵的文化旅遊、藝術表演與工藝品交易,打造成為匯聚民間藝術、休閒觀光、購物娛樂、飲食文化為一體的大型節慶活動。

  積極籌劃舉辦“城牆馬拉松比賽”。國際馬拉松比賽全程42.195km,目前明城牆沿線全長33.676km***包括13座城門甕城的寬度***,可考慮環繞明城牆舉辦馬拉松比賽,今後應重點對城牆周邊路網進行梳理、整治與建設,合理確定相應的比賽路線,努力將“城牆馬拉松比賽”辦成南京固定舉辦的具有國際影響的重大賽事。

  秦淮河水上觀光遊

  開通秦淮河水上觀光旅遊巴士路線,遊客從七橋甕經中和橋達到白鷺洲公園,此段遊客可體驗周邊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明清的民俗民居,達到了遊覽的第一高潮;然後沿明城牆而上,至中華門—水西門遺址—漢西門遺址到達清涼門—鬼臉城公園,遊客在領略到沿岸水光山色的同時,又能領略到南京深厚的古都內涵,由近及遠,感受到民國—明清—六朝文化的濃厚氣息,達到旅遊體驗的第二高潮;最後經古林公園—到定淮門遺址—到三汊河口,完成遊覽的最後歷程,遊客感受逐步從古都文化過渡到現代文明,從秦淮風情轉化為大江風貌,充分體驗到歷史人文景觀與自然特色環境的交匯融合。

  玄武湖主題秀

  六朝文化作為南京的特色文化之一,而相比較南京其他區域,玄武湖“山水城林”的整體底蘊與六朝文化聯絡最為密切,這正是玄武湖獨特的文化個性和競爭力之所在。建議組織玄武湖主題秀,具體形式可以“六朝文化”為背景,以“景區的自然山水”為幕,以文化旅遊的產品形式固定下來,定期進行“玄武湖山水實景劇”演出,打造成為南京旅遊的新視點、城市的新名片。同時,可在玄武門組織嘉賓入城儀式。

  依託旅遊資源優勢,加快培育旅遊支柱產業

  旅遊業是一項關聯度高、資源消耗少、就業容量大的現代服務業,對此未來應充分重視將旅遊業作為南京的支柱產業發展,實施旅遊品牌戰略,這對於形成南京的競爭優勢,實現南京從“旅遊大市”向“旅遊強市”的騰飛,實現國際性歷史文化名城的發展目標具有巨大的現實作用和戰略意義。目前南京的旅遊開發存在“所有者、開發者、經營者、管理者”分離的局面,儘管產權關係較為明晰,但是由於旅遊資源空間分佈較為分散,相應的投資和回報制度也尚未形成,導致南京旅遊產業的整體策劃和規模經營不到位。今後應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旅遊開發經營機制,研究制訂和嘗試推行特許經營制度,鼓勵和支援各類社會資本進入南京旅遊市場,不斷拓寬旅遊建設資金來源的渠道,從而有效提高南京旅遊產業化發展水平,做大、做強、做優、做特南京旅遊產業。可遵循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在明晰產權關係的基礎上,組建一家全市性的旅遊開發經營公司,由其統一負責南京市旅遊資源的綜合開發、總體策劃、整體促銷和規模經營。

  南京文物展

  深入開展旅遊宣傳促銷,打造旅遊新亮點和新品牌

  開展城市形象策劃,積極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確立明確的內外促銷策略。主要應從主體資源的地理文脈、遊客心理和行為特徵、國際化定位等三個方面入手確立南京的旅遊形象。通過南京城市旅遊形象的明確化,使政府和公眾對南京旅遊的資源核心、產品定位和發展目標達成共識,形成並樹立鮮明的特色,並積極通過旅遊精品線路的建設和旅遊行動的策劃,不斷推出南京旅遊新亮點,創造新熱點,以此增強對中外遊客的吸引力,推動旅遊產業的持續發展。

  根據國際通用慣例,按照城市整體開發的原則,以各旅遊發展軸線為單位積極設立旅遊資源的宣傳、指引和標識系統,並在重點景區配套遊客服務中心,免費諮詢和宣傳南京旅遊資源資訊,真正讓人們對“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到”,讓遊客在南京能真正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南京的城市內涵,起到留住遊客,延長遊期和攜親帶友回頭再來的促銷作用,並以此激發市民的地方歸屬感和自豪感。展示內容除文字圖片外,還可製作反映各旅遊線路的南京山川形勝古蹟及交通、旅館分佈模型,並配以精美的既可導遊又值得收藏的畫冊出售或贈送。

  加強旅遊專案儲備,為深度開發做好準備

  結合南京城市建設與發展,及時開展有關專案的儲備,形成新舊資源結合、旅遊規模擴大、優勢特色明顯的大旅遊格局。①加強對主城內尚未完成開發的一批景區和地區的旅遊專案儲備,如幕府山—燕子磯風景區、濱江綠地、江心洲以及八卦洲等。②加強對外圍新城、新鎮中諸如“一山三泉”等一批旅遊資源的深度開發。③結合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生態廊道,積極開闢靈巖山、龍王山、老山等一批各具特點的郊野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