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動創新成功案例

  伴隨著校園網的誕生和發展,教師網路技術的提高,不僅給學校教育教學帶來了質的飛躍,也給教學研究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1:

  教研活動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研究的一種基本形式;組織和引導教師開展教研活動,是教研員的基礎性常規工作。為了推動課程改革深入發展和促進課程有效實施,各區縣和學校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在2010年舉辦的首屆“上海市基礎教育教研員專業發展評選活動”中,設定了“教研活動案例”評選的專案。參評教研員選送的“教研活動案例”材料,以記敘的方式,展現了各學科教研活動的精彩和成效,反映了教研員在教研工作中的進取精神和引領作用。透過這些教研活動案例,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在課程實施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看到教研員與教師一起為解決這些問題做了什麼、怎樣做的,有些什麼思考和對策,得到了什麼經驗和啟示。這些案例是教研活動成果的縮影,也是課程改革歷程的印記;是教師自我發展的片斷,也是教研員專業成長的足跡;是可以共同分享的寶貴資源,也是繼續推進教研的參照材料。

  教研有道,案例可鑑。教研員應有豐富的教育、教學、教研等方面的案例知識,這是專業素養的一項要求;教研員要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在反思中提高認識、在分享中增長智慧,這是專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將教研活動案例作為教研員專業發展評選活動中的一個專案,可以促使教研員更加關注教研活動的實效及其經驗總結,更加重視教研活動案例的研究、撰寫和交流,進一步提高基本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實踐表明,這是行之有效的。通過“教研活動案例”的評選,加深了我們對編寫教研活動案例的重要性的認識,引起了我們對推進這項評選工作的新思考。

  組織教研員的“教研活動案例”評選,基本條件是要有良好的教研活動基礎,要有豐富的案例積累。因此,教研員要深入開展教研活動、在“研”字上多下功夫,同時應大力倡導教研員撰寫教研活動案例。

  首屆“上海市基礎教育教研員專業發展評選活動”參評的教研活動案例,已彙編在《術業有專攻——2010年度上海市基礎教育教研員專業發展評選成果集》***簡稱《評選成果集》***中。為進一步提高教研活動案例的編寫質量,在此以參評的教研活動案例為素材,與大家一起討論有關撰寫教研活動案例的一些基本問題。

  一、教研活動案例的基本特徵

  一般來說,案例是關於某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講述的是一個故事或一個事例,並能引起人們的思考和從中獲得教益。

  教研活動案例所描述的是發生在教研實踐中的真實事件,並引人深思。

  例如,《評選成果集》中的《“互動對話式”教研活動案例》***由浦東新區教育發展研究院英語教研員沈冬梅撰寫***,講述的事件是“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有效性”教學研討。這個案例的主要內容由三個部分組成,概述如下:

  在第一部分,先指出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兩種傾向,學生學習和運用語法存在一些問題,由此提出要在新課程下重新審視語法教學的地位、深入探討語法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再進一步確定當前的教研關注的重點是:語法教學教什麼;如何呈現目標語法結構;如何創設情境設計語法活動;如何培養學生運用語法結構的能力。所期望的目標是:通過系列教研活動,激發教師對語法教學的再審視,力求改變認識不足的狀況,改變費時無趣低效的狀況。

  在第二部分,指明瞭本次活動是“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有效性實踐研究”系列教研活動之一,其主題是“語法專案的呈現和操練的有效性”,教學內容是“表語從句”;這次活動由三位老師進行“同課異構”的設計和教學,採用“互動對話式”的模式,按照“授課觀課、說課、互動研討、專家提問式對話和點評”的流程展開,讓參加活動的教師“從真實的課堂出發,在比較、研討、反思、共享中對比不同教學方法的效果”。然後,講述活動實施的過程,在準備階段、研討階段、整理階段中分別做了什麼,比較具體地反映了授課觀課、互動研討、專家對話和點評的情況。

  在第三部分,對這次教研活動的成效進行了總體性評價,包括分析其不足之處;再對“互動對話式”教研模式的運用進行經驗總結,同時對照本次活動的目標達成度對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情況進行反思,概括由本次活動所獲得的成功經驗和有益啟示。

  從這個案例的記述中,可以看到當時高中英語語法教學面臨的一些問題,看到教研員為解決問題帶領教師所進行的探索和實踐,以及為提高教研活動有效性所採取的做法和得到的經驗。這些做法和經驗,對於如何解決同類問題以及改進教研工作,是有借鑑作用的。

  這個案例中,有真實的事件和具體的過程,有關於事件的分析和思考,有值得借鑑的做法和經驗。再看參評的其他教研活動案例,也有同樣的特徵表現。

  根據以上分析再進行概括,一般來說,教研活動案例應有以下基本特徵:

  1.真實性。取材於教研工作實際,對教研活動情況的描述是客觀真實的,依據事實有條理地呈現。

  2.完整性。對教研活動的過程有清晰、完整的反映,包括階段性的安排和具體的情節;不僅講述做了什麼,而且講清是怎樣做的。

  3.時空性。在一定的時空框架中有序地展開,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流程是清楚的。

  4.典型性。這一教研活動的組織基於某一特定背景、針對特定問題,同時它又有代表性,是與解決某一類現象或問題的整體設想緊密聯絡的典型事例。

  5.啟發性。教研活動所取得的成效以及經驗和教訓,對於教研工作的進一步實踐具有借鑑意義。

  二、撰寫教研活動案例的目的意義

  教研員在教研工作中,組織和參與過很多教研活動,親歷了這些教研活動事例的生成。把教研活動事例變成案例,是一個重新認識這個事例、整理自己思維的過程;把教研活動案例撰寫出來,並非只是客觀地描述這個事例,其中還有理性的反思、經驗的提煉和問題的探討等。倡導教研員撰寫教研活動案例,是推動教研工作發展和教研員專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撰寫教研活動案例的目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下列方面:

  1.提升素養。教研員在撰寫教研活動案例的任務驅動下,促使自己加強理論學習和專業修養,更加重視培養分析、研究和批判能力以及總結、表達能力,並且在形成案例文字的過程中得到鍛鍊和提高。

  2.積累經驗。教研員通過撰寫教研活動案例,記錄自己教研工作的經歷,反映課程改革與實踐研究的歷程,從而增長個人成長經驗的積累和獲得專業發展導向的啟示。

  3.引發思考。教研活動案例是理性反思的成果;有了教研活動案例,又可以引起教研員對整體教研工作進行有參照的反思,更有意識地探討教研工作“是什麼”、“為什麼”、“如何做”等問題,深刻認識教研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明確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4.增進交流。成為文字的教研活動案例是交流的媒介,也是進一步深入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極好資源,可為教研員之間、教研員與教師之間加強溝通、分享經驗提供有效的方式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