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迎春對聯作法

  中國楹聯,源遠流長,內容豐富,種類繁多。對楹聯的分類,也有多種多樣的看法。有人從平仄關係上將楹聯分為平仄協調的楹聯和不拘平仄的楹聯;有人從字數上將楹聯分為短聯和長聯;也有人從內容上分為寫景聯、慶賀聯、贈答聯、奇巧聯……等。這裡的分類主要是從楹聯的功用上劃分的,但這也只是相對而言,有些對聯其實是兼有多種作用的,按功用劃分也就難免有交叉之處。

  迎春聯,即“春聯”,又叫“春貼”,是為慶賀新春佳節而作的楹聯,是對聯重要的一種形式,也是最常見的對聯。春節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新舊交替之際,人們總喜歡在門上貼一副對聯,藉以烘托喜慶氣氛。這種楹聯,多是寄情抒懷,希望一年吉祥如意,含有迎新春、頌盛世之意。在我國,無論塞北、江南,鄉村、城市,機關、軍營,都有貼春聯的習慣。各行各業有不同的喜慶聯語,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洋溢著春的氣息、時代的氣息和喜悅的氣氛。比如:

  一元復始;

  永珍更新。

  祖國有天皆麗日;

  神州無處不春風。

  化雨潤堯天,溯年年秋實累累,要結仙桃先播種;

  東風吹大地,喜樹樹新機勃勃,但看楊柳便知春。

  大地回春,青山綠水,祖國千般美;

  日暖神州,人壽年豐,幸福萬年長。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歲;

  家家戶戶,說說笑笑,歡歡喜喜,均過新年。

  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同的時代賦予了春聯不同的內容和風貌。歷史上留下了許多好的春聯,但隨著歲月的沉澱,有的顯得陳舊了一些,如:

  爆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戶更新。

  有人將其稍加改動,則顯得清新不少:

  爆竹二三聲,人間易歲;

  梅花四五點,天下皆春。

  春聯用語一般輕鬆歡快,喜氣洋溢,切情切景,大紅色彩配上吉祥話語,為春節平添了歡樂氣氛。在古時,人們撰貼春聯主要是突出其喜慶氣氛,多用一些吉祥詞句,而不過分追求其內容。新中國成立以後,時代賦予大地以新的生機,春聯也相應有了新的變化,人們在突出其喜慶氣氛的同時,注意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一,以歌頌祖國、自由、勞動、團結等為主題的春聯大量湧現,給人以全新的感覺。如:

  翻身不忘本;

  飲水當思源。

  勞動門第春光好;

  勤儉人家喜氣多。

  喜鵲登梅,唱祖國千秋富貴;

  春風化雨,催改革永珍更新。

  寫春聯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春聯的內容要求寫吉利喜慶的話,避免用不吉利的字、詞以及它們的同音、諧音字;

  第二,春聯要注意用詞恰如其分,不要過於浮誇、喧染;

  第三,避免用一些現成的套話、空話、大話,要注意內容的創新,體現出時代精神;

  第四,行業春聯要注意寫出自身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