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債收益率論文

  國債收益率波動對於一國金融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乃至金融市場的穩定具有重要影響。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形態分析

  [摘要]以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為研究物件,主要回答兩大問題:一是如何構建國債收益率曲線;二是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形態和變化規律如何。

  [關鍵詞]國債

  國債收益率曲線

  國債利差

  銀行間債券市場是一個品種豐富、參與者眾多的市場,在交易方式上採用一對一詢價交易而非集中撮合交易,市場交易資料魚龍混雜,含有許多失真資料,對個人研究者來說,我們既無法獲得完整的的銀行債券市場國債交易資料,即使獲得這些資料,也無法復原歷史背景,對其中失真的交易資料進行準確的剔除,從而獲得真實的國債收益率曲線並對其進行研究。幸運的是,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從1999年開始編制併發布中債收益率曲線,該曲線的資料來源完整、準確,對失真資料進行了合理的處理,具有市場成員廣泛認可的權威性,是我們進行國債收益率曲線分析的理想物件。

  一、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基本情況

  根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介紹,中債收益率曲線的基本情況如下:

  1、編制理念與目的

  中債收益率曲線的編制理念是:為中國債券市場提供完全客觀、中立的收益率參考標準。

  中債收益率曲線的編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反映出中國債券市場上各類債券不同期限的真實、合理的收益率水平。

  2、中債收益率曲線的特點

  以嚴格的市場客觀、中立角度進行構建;收益率曲線品種齊全;資料來源豐富且可靠性強;收益率曲線的目的明確、針對性強;收益率曲線的構建模型適用性強、且準確性高。

  3、資料來源

  中債收益率曲線的資料就包括了銀行間債券市場結算資料、交易所債券的成交資料、債券櫃檯的雙邊報價、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雙邊報價以及市場成員收益率的估值資料。特別是在目前中國債券市場中債券價格發現機制還不完備***尤其是銀行間雙邊報價沒有很好地發揮出其應有的價格發現功能***的情況下,中債收益率曲線重點參考了中國債券市場中部分核心成員的收益率估值資料,目前已經有近30家市場成員收益率的估值資料。

  4、構建模型

  在總結多年中國債券收益率曲線編制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反覆的研究比較,中債收益率曲線的構建模型沒有選擇目前被眾多國內外收益率曲線編制機構普遍採用的帶有固定趨勢性的模型,而最終選取了更適合於中國債券市場實際情況的Hermite模型。

  5、曲線品種

  中債收益率曲線是一個體系,目前每天提供161條各類收益率曲線。其中銀行間收益率曲線85條;交易所收益率曲線44條;全市場國債收益率曲線22條;按曲線不同的構建方式劃分,銀行間固定利率國債收益率曲線屬於7條原生的收益率曲線之一,樣本資料相對豐富、收益率值比較準確。

  6、資料釋出

  在每個交易日完成曲線的編制工作後,中債收益率曲線維護小組將釋出“中債收益率曲線日評”,對當天的市場收益率變化情況和中債收益率曲線的變化情況作出詳細的說明。歷史資料則免費釋出在中國債券資訊網***

  二、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當前形態

  1、整體國債收益率曲線當前形態

  根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提供的中債收益率曲線,2010年12月31日我國銀行間國債到期收益率曲線如圖1所示:

  從總體上看,我國銀行間國債收益率曲線完全向上傾斜,即收益率與國債期限完全正相比,國債期限越長,收益率越高,所有樣本點都是如此,沒有所謂“倒掛”的例外現象。我們將收益率***因變數***和國債期限***自變數***通過SPSS軟體進行簡單的相關性分析也可以看出,其相關係數為正,且擬合度較高。

  在分析了我國銀行間國債收益率曲線總體形態的基礎上,我們根據期限對國債收益率曲線進行分段考察。根據一般的分類方法,1年以下的國債為短期國債,1―10年的國債為中期國債,10年以上的國債為長期國債。但從我國債券市場的現實情況出發,結合管理層對國債關鍵期限點的指導性和傾向性,我國對銀行間國債進行以下分類:

  短期國債:剩餘期限不超過3年。其中剩餘期限低於1年的為超短期國債,剩餘期限1―3年的為中短期國債。

  中期國債:剩餘期限3―7年。

  長期國債:剩餘期限7年以上。其中剩餘期限7―10年為中長期國債,剩餘期限15年以上為超長期國債。

  根據以上劃分,我們將銀行間國債收益率曲線分成短期、中期和長期進行分段考察。

  2、短期國債收益率曲線當前形態

  2010年12月31日銀行間短期國債收益率曲線如圖2所示,從中不難看出,我國銀行間短期國債收益率曲線總體較平,1―3年國債利差只有22BP,2個月與1年國債利差也只有17BP。作為流動性管理工具的短期國債收益率向回購利率逼近,收益率總體平坦化。

  3、中期國債收益率曲線當前形態

  從圖3所示的2010年12月31日銀行間中期國債收益率曲線不難看出,我國銀行間中期國債收益率曲線較短期陡峭,其中7年期國債和3年期國債利差達到85BP,處於較高水平。在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中,中期國債的主要投資機構是商業銀行,出於資產負債匹配的考慮,商業銀行配置國債的期限一般不超過7年,3―7年中期國債正是銀行投資戶資產配置的主力品種。此外,由於中期國債發行量和交易額都比較大,流動性好,同時久期適中,具有一定的價格彈性,往往是市場漲跌風向標,常常也成為銀行保險的交易戶、券商、基金等投機型機構進行波段操作的重要品種。由此,在投資機構和投機機構的共同影響下,中期國債成為銀行間債券市場中反應市場主力機構態度的最重要期限品種。

  4、長期國債收益率曲線當前形態

  2010年12月31日銀行間長期國債收益率曲線如圖4所示,從中看出,我國銀行間長期國債收益率曲線比較陡峭,30年國債和7年國債利差達到150BP,遠高於短期國債和中期國債的利差水平。在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中,長期國債的發行量和交易額都比較小,流動性差,特別是對於期限15年以上的超長期國債,主要是追求絕對高收益率的保險公司進行資產配置,雖然銀行保險交易戶、基金、券商等投機型機構也會進行對其進行波段操作,但與中期國債相比,其流動性明顯較差,同時價格彈性也更大***意味利率風險也較大***,機構參與度相對比較低,只有投機型機構強烈看好市場時才敢少量參與。相對而言,剩餘期限7―10年的中長期國債屬於商業銀行等投資型機構可參與可不參與的邊緣性品種,從資產負債匹配角度考慮,剩餘期限超過7年有些偏長,但只要期限不超過10年,也可配置,特別是在對未來市場非常看好的情況下,但若期限超10年特別是15年,出於控制利率風險的考慮,商業銀行一般都不進行配置。可以這樣說,7―10年的中長期國債混合了市場投資型機構的“投機性”需求以及投機型機構的“投資性”需求,反應了市場中樂觀者的樂觀程度,而15年以上的超長期國債則屬於投機型機構的“投機性”需求,反應了市場中極度樂觀者的樂觀程度。

  三、結論

  由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編制和釋出的中債收益率曲線,釋出者具有官方、中立背景,資料來源完整、準確,對失真資料進行了合理處理,採用了Hermite插值模型,資料的真實合理性已被市場參與者廣泛認可,可以直接作為國債收益率資料來分析使用。

  通過對該資料的分析發現,當前我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總體呈現完全向上傾斜的形態,剔除非正常資料後,歷史上***2002年-2008年***也基本保持了向上傾斜的形態,雖然這一現象用預期理論、市場分割理論和流動性偏好理論均可以進行解釋,但相對而言,流動性偏好理論的解釋較為合理,因為我國債券市場投資者特別是交易型投資者常常遊走於短期債券與中長期債券之間,市場並不是完全分割的,而認為因為投資者在長達6年的時間裡始終預期未來短期利率上升才導致收益率曲線始終向上傾斜也是不合理的。與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等發達國家進行對比,我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無論是絕對水平還是形狀都比較正常。

  參考文獻:

  [1]趙宇齡.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構造的比較分析[J].上海金融,2003,***9***:29―31.

  [2]謝海玉.我國債券收益率變動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4,***7***:67―72.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