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區別有哪些論文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是全球知名的飲料集團,兩者之間存在著聯絡,又存在著區別。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區別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區別論文篇1:《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營銷差異》

  摘 要: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歷來就是一對名副其實的“歡喜冤家”,它們之間的競爭是世界上最激烈的商業競爭之一,“兩樂”間的紛爭不斷,業界極為關注。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營銷策略、營銷模式一直是理論界研究的物件,也是企業學習的現實教材。本文對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營銷策略進行一些初步分析,並試圖找出它們的差異,期望能從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鑑。

  關鍵詞: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品牌;營銷差異

  引言

  可樂是世界三大飲料中飲用人數最多的,也是最知名的。作為全球的著名品牌,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一舉一動無疑倍受企業界關注。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歷來就是一對名副其實的“歡喜冤家”。沒有比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更激烈更扣人心絃的市場爭奪戰。這兩家佔世界飲料絕對主導地位的美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場曠日持久的世界大戰,雙方暗戰連連,從請明星助陣到利用網路遊戲聚人氣,再到終端的優惠促銷,雙方都傾情演繹,互不相讓。同時,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兩個又是互相存活的,少了百事,可口可樂也不行,正是因為有個競爭對手,互相炒作才能使雙方都盈利,如果沒了百事,也許也沒幾個人會喝可口可樂了。

  本文就飲料界的兩大巨頭――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營銷策略的差異進行一些初步的探討,希望從中能得出一些有益的借鑑。

  一、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營銷差異分析

  ***一***產品

  1.產品配方。可口可樂賴以生存的是它純正的可樂味,這一口味令任何其他飲料都無法比,然而這一特點也成為可口可樂的最大心病: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在任何時候,無論發生怎樣的變化,它都不敢輕易地更改自己的配方。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不同,它放棄約束,只要市場需要,它隨時都在改變著自己的飲料口味,配方沒有什麼祕密。

  2.產品包裝。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商標設計可能最能反映二者的特色和定位。可口可樂包裝設計充滿誘人的活力,給人以連貫、流線和飄逸之感,用色傳統,顯得古樸典雅而又不失活力。百事可樂包裝呈活躍、進取之態。藍色是創新和年輕的標誌,百事可樂的顏色與它的公司形象和定位達到完美的統一。

  3.產品線。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產品線都非常豐富,可口可樂有可口可樂、醒目、雪碧、芬達等品牌,而百事可樂有百事可樂、七喜、美年達等品牌。從產品面,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之間的每一個產品線都是針鋒相對。

  ***二***價格

  價格是產品競爭的利器,是企業佔領市場,打壓競爭品的有力手段,是獲取利潤的武器。百事可樂在最初與可口可樂進行競爭時,主要是從價格方面試圖與可口可樂區分,同樣的價格,但容量是可口可樂的兩倍。

  ***三***品牌

  可口可樂之所以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成其為百事可樂,就在於其品牌的差異。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兩個對弈的品牌在消費者的心靈層面有所區分。

  可口可樂一貫堅持的基礎訴求是“可口如一”,而百事可樂則用“渴望無限”。表達內涵上各不相同。“可口如一”,可以感覺到一種“經典和永恆”的品牌調性,而“渴望無限”則代表一種“超年輕”的心理狀態,表達的是“激情和期盼”的品牌主張。

  ***四***消費者定位

  可口可樂作為市場領導者不得不照顧從8歲到80歲的需要,不能只針對某一群消費者,其目標消費者策略採用的是那種不分男女老少“全面覆蓋”的策略。

  而百事可樂將目標群體鎖定“年輕一代”,選擇從年輕人入手,力圖樹立其“年輕、活潑、時代”的形象,百事的整個形象,包括口號、廣告和風格,無一不是合乎青少年的口味,並且沿著這一路線不斷深化。

  ***五***廣告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瞄準自己的目標消費者,向其傳達各自的訴求。可口可樂強調生活。可口可樂的廣告比較傳統,以傳統的紅、白大色塊為主,字型線條流暢。針對各個年齡段、各個階層的消費者,從圖片設計到廣告用語均著眼於“生活”二字;傳達出“生活是美好的”,應當“創造一段值得一生銘記的回憶”,別有一種親切感,從而拉近了產品與消費者的距離。百事可樂推崇激情。百事可樂的網路廣告較為活潑,無論是畫面構圖,還是動畫運用都傳達著一種“酷”的感覺。百事可樂善於使用“名人效應”為自己佔領市場。

  ***六***促銷

  可口可樂促銷花樣百變。如可口可樂1997年推出主題為“可口可樂紅色真好玩”的促銷活動,在中國大地上隨即掀起了一陣紅色旋風。2000年,可口可樂公司在中國內地推出了一套十二生肖的易拉罐,“中國娃娃”做形象大使不僅是為了給大夥拜個年,更體現推行“本土化”的戰略。2001年“可口可樂―方正電腦・動感互聯你我他”促銷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造成市場需求一度火爆。

  百事可樂的銷售靈活多變、執行透徹。1998―1999年期間,百事可樂在中國市場分別推出了世界盃足球賽的拉環、瓶蓋換領與換購足球明星獎品活動,七喜浪漫小存摺換領獎品和澳門旅遊活動。這些活動涉及面廣,影響力大,對終端促銷、提高銷售量起到了積極作用。2000―2005年間,百事可樂逐漸推出了系列的促銷活動,“愛拼才會贏”“渴望無限”“藍色風暴”,分為現場搖獎、集卡兌獎等方式,設計精良新穎的百事球星衫,球星畫報等等都成了百事叛逆、激情、創新的代言佐證。

  可口可樂的“紅色旋風”與百事可樂的“藍色風暴”,可口可樂的“中國娃娃”與百事可樂的“奔騰駿馬”,可口可樂的“可口可樂―方正”與百事可樂的“足球明星”“澳門旅遊”。從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促銷方式和內容,不難發現兩家都殫精竭慮地挖空了心思,傾情演繹,都堪稱精彩。

  ***七***渠道

  可口可樂求寬,百事可樂求深。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佔有先入為主的優勢,在中國市場基本上採取通吃策略,漫天撒網戰略,憑藉其“拉網式”的市場攻略,全國佈網,層層推進,每一寸土地它都會盡力爭取。百事可樂採取的是集中優勢兵力實施中心突破,中心城市聚焦突破策略,對於主力尚存在於一、二線城市的網路遊戲消費者,盡力守住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當然也屬自己本分。百事可樂在不同城市的市場份額,兩極分化明顯,高的可以大大超過可口可樂,而低的還不到可口可樂的50%。但令百事可樂信心百倍的是,上海、廣州、成都、重慶、武漢、深圳這些重點城市都被百事塗上其代表性的藍色。   在渠道的人員安排上,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也表現出一些不同之處。可口可樂,同一區域的所有渠道都是由同一業務員負責,賣場、小超市、餐飲等等都有一人操作。百事提出了“通路精耕”的概念,在這一概念的指引下,百事將除大賣場以外的渠道細分為小店、批發、小超市、餐飲、網咖、工廠、學校等型別,不同的渠道由不同的業務員專門負責,一個業務員只負責一到兩種渠道。

  ***八***海外拓展市場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這兩大飲料巨頭在海外也紛紛搶佔市場份額,發掘利潤,拓展營銷渠道,然而兩公司的國際化戰略卻表現得極為不同。主要的不同點在於可口可樂選擇那些能夠擁有成套裝置的強大,有國際性經驗的現成優秀的合作者,授予經營特權,注入資產,要求管理控制。1986年,可口可樂開始首創性地出賣可口可樂企業51%的股份給公眾,它集中了可口可樂所有直屬灌裝廠,大概佔了裝瓶量的1/3。而百事可樂採取的是另外的方式,它偏愛於擁有較多的直接的所有權,持有直接控制權,傾向於通過公平的投資方式建立當地的公司,或者建立合資企業,在合資公司中,百事公司與合作者的出資比例一般是60%對40%,百事公司絕對控股。百事公司認為絕對控股象徵著對企業長期承擔義務,以減輕中國人對fair weathered的恐懼。可口可樂的國際化戰略能夠給它在發展中的優勢,百事可樂的國際化戰略則意味著它在海外公司的財產數量上佔有強勁的膨脹勢頭。

  綜上所述,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在營銷策略上的不同之處詳見下表。

  二、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營銷策略啟示

  可口可樂的強大,並沒有阻止百事可樂的成長;百事可樂對年輕“深入”也沒在可口可樂的“淺出”上佔有太大的優勢。無論兩家公司孰勝孰敗,不可否認的是兩家公司都是相當成功的公司。作為全球的著名品牌,“紅色領袖”和“藍色巨人”的一舉一動無疑倍受企業界關注,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兩樂”一直被視為偶像。中國企業應該學習的是“兩樂”的營銷策略,學習如何創品牌,學習市場領導者與跟隨者之間營銷戰略,從“兩樂”學習打造數一數二品牌的兩種戰略選擇。

  ***一***建立品牌

  品牌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利器。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在品牌建設方面可謂匠心獨具:產品品名、內涵、包裝、定位、廣告,公關策略等等方面都是可圈可點。中國企業在其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後,就必須引入品牌理念、建立品牌,唯此,才能長盛不衰,持續發展。

  ***二***樹立標杆

  百事可樂之所以能夠有今天如此的成績,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樹立了自己的榜樣,緊緊跟隨行業標杆企業,並積極地採取一系列的措施提升自己,從而成就其行業第二的地位,並一直穩固。國內企業在行業競爭過程中,就需要樹立標杆,學習標杆,並逐步縮短與標杆企業的差異。

  ***三***準確定位

  定位,簡而言之,就是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在這一點上百事可樂就是學習的典範。從一開始,百事可樂就找準目標客戶,定位於年輕階層,以此與可口可樂區分開來,並根據自己的資源情況,採取聚焦突破的策略。中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定位:行業定位,目標市場的定位,目標客戶的定位。當然,定位也是隨著市場的發展而變化,企業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三、結語

  飲料行業的營銷戰一直以來缺少不了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這對世界級的巨頭。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在營銷策略上既存在共同點,也存在差異,它們在產品、價格、品牌、消費者定位、廣告、促銷、渠道、海外市場拓展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本文對這些差異做了一些初步的探析,肯定存在不少謬誤之處,但期望本文的論述能引起大家對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在營銷策略的關注,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給商家和學者一些有益的啟發。

  參考文獻:

  [1]薛鬆.世界飲料航母的30個成功祕訣[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2]穀子.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大戰”[N].經理日報,2008-

  07-05.

  [3]陳俊寧,王蘇誼.廣告策劃與品牌管理[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4]徐海.北京百事可樂營銷戰略研究[D].瀋陽:東北大學,2009.

  [5]張靜.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品牌廣告傳播管理比較研究[J].理論觀察,2010***5***.

  [6]呂蓮.面向市場營銷戰略的競爭情報研究[J].中國商貿,2011***8***.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區別論文篇2:《淺析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的品牌形象設計》

  摘 要: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作為兩家全球知名的碳酸飲料品牌,在品牌建設方面卓有成就。作為具有深厚品牌歷史的兩個競爭品牌,其蘊含了豐富品牌文化的品牌個性也一直是品牌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備?a href='//' target='_blank'>興趣的內容。非常可樂是我國的民族品牌,但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並不太好,與這兩個歷史悠久的品牌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分析兩個歷史悠久的品牌形象,在兩者身上找可以借鑑的地方,使我們民族可樂--非常可樂找到擺脫困境的出路。

  關鍵詞:品牌,可樂,形象,視覺

  如果說我們的非常可樂是一種產品,但是品牌--可口可樂--卻不僅僅是這些。

  非常可樂在兩大強敵的攻勢下,如何進行品牌調整,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兩樂在長期的競爭中有著很多可鑑之處:現在聞名於世的的"Pepsi"***百事可樂***就曾幾次藉助包裝更新手段改變、強化其品牌形象,提升並鞏固了市場地位。在兩樂力求品牌形象差異化時代中,我國的非常可樂基本上是仿照可口可樂的視覺形象,如此跟隨豈能成功。從上世紀四十年代以後,企業界就普遍認識到"好的設計就是好的銷售",這也是百事可樂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選擇改進企業視覺形象系統原因。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的一點是:企業形象系統設計只是企業市場銷售活動的一部分,我們既要注意企業形象系統的重要性,也要清楚它不是萬能的。擺正了態度才能更有效的發揮和利用企業形象系統的作用。

  一、可口可樂、百事可可與非常可樂的品牌形象、品牌戰略比較

  ***一***三者品牌個性比較。具有各自品牌作用的品牌,林恩・阿普紹歸納出有六種,產品品牌的品牌作用更大一些,可樂這個行業就屬於產品品牌。我們知道,由於中國市場的獨特性,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進入中國以來,展現在消費者眼前的品牌個性必然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也就是說,普遍簡單地用"可口可樂具有正宗、傳統、快樂形象;百事可樂具有年青、活力、激情四射的品牌形象。"這樣的觀點是建立在本土美國才成立的。據有關可靠資料證明:在中國廣泛的市場上,百事可樂的年輕活力的品牌個性並不明顯,相比之下,可口可樂的年輕、活力的品牌個性比之較強。所以兩者在競爭中,可口可樂自然有更強勁的優勢。正如沃爾・巴菲特所說的:"你的品牌最好能夠提供某些特殊的東西,要不然就不能獲得生意。"

  而我國的非常可樂與前兩者相比則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品牌,在開始時期模仿了兩樂的視覺形象系統。品牌的個性為:紅紅火火、喜慶。這樣的品牌個性是因為它的市場定位在農村。非常可樂的品牌口號是"中國人自己的可樂,"這樣的品牌形象是一把雙刃劍,雖然短期有利於在本土拓展市場,但它從一開始就脫離了全球化市場,也失去了中國的主要市場。

  ***二***非常可樂與兩樂的品牌戰略比較。從國家上來看,兩樂公司的總部都是在美國,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國文化。為什麼這麼說呢?美國是一個歷史短暫的國家,兩樂的成長曆程基本上伴隨了國家的發展歷程。喝可口可樂猶如我們國人喝茶,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的習慣。這兩種產品在口味相似的情況下誰勝誰負,品牌的定位自然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我國的非常可樂則是年輕的品牌,它的品牌定位民族情結和價格優勢上。現在非常可樂佔據我國可樂界的第三把交椅,主要依靠的是民族情結,以及農村包圍城市的銷售策略和價格優勢。但價格優勢在品牌戰略上持續的優勢只有不到60天,非常可樂能有今天的成績,在於它的農村包圍城市銷售策略,在於它的總公司娃哈哈集團已拓展的市場銷售渠道。但農村包圍城市銷售策略是一把雙刃劍,從現在非常可樂的狀況來看--弊大於利。百事和可口兩個企業都定位在年輕、時尚,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宣傳與推廣,也被人們所接受、預設,其主要消費群體也是年輕人。而我國的非常可樂的廣告的特點--紅火、喜慶,而這些在早時期容易為城鎮居民,農村居民所接受,在前些年的農村和鄉鎮二、三級消費市場取得一定成功。但是,我國城鎮人口高數增長,城鎮居民消費意識,思想水平也快速提高。城鎮人口比重由九十年代末的10%,到現在的50%以上,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難在市場上看到非常可樂。非常可樂的品牌目標在當時鎖定了當時人口多的群體,但這個群體並不是主要消費群體,並且在時間的推移中不斷縮小;可見非常可樂的目光並沒有放長遠。雖然宣揚民主情結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對於這個民族的可樂,與前兩者任何一者相比依然都相差甚遠。

  二、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品牌形象上的區別

  就整體而言百事可樂的顏色有象徵著科學、創新的藍色,可口可樂則是成熟、活力的紅色,兩種顏色互補,一為冷色,一為暖色。我們將百事可樂的品牌標誌放在前,可口可樂放在後做一下比較。構成上:前為圓形塊狀;後者為線性。插圖:前多以人物為主,後者多以向量插圖,如水花,旗條。廣告代言人:前者多以時尚影視明星;後者多為運動明星。標誌設計方法:前者是圖形;後者是字型。瓶形:較為簡潔直線條;後者為帶有傳統流線型結構。合作伙伴:前者肯德基、中國市場上的淘寶等,後者為麥當勞、還有在中國市場的騰訊等。贊助:前者是世界盃等;後者是奧運會。字母:前為大寫;後為大小寫。品牌語言:英語漢字並用;後者為漢字標誌為主。文化傾向:國際化;美國文化。標誌演示:動態演示;平面演示。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還有很多的不同,但無論在什麼時期這兩個品牌的主色和標誌的基本型都不會發生改變。這就符合了一個客觀的事實,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是美國企業形象進入成熟階段的時期,保羅・蘭德曾在這個時期說過:"一個標誌要是想長期存在,能夠長期在商業市場中牢固樹立,必須要具有通用的、能夠得到廣泛認同的、在形式上具有長久存在特點的基本形式,往往都應該是非常簡單的,基本的。"今天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兩樂的標誌,確實是符合了這點,如果沒有這麼優秀的企業形象設計,我想他們也不會有今天上百億元的品牌價值。字型上我們可以看到百事為簡潔的大寫字母,可口可樂為帶有裝飾線的大小寫字母。這兩種字型,也不是隨便用的,百事的簡潔無裝飾線代表了現代,不斷變革、創新。可口可樂的旗條紋裝飾線的大小寫字母組成的標誌自上世紀初使用,一直沿用至今,代表了歷史的悠久與品牌發展的成熟。

  三、總結

  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在長達百年的競爭中,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瞭解到品牌形象系統的重要性。既然百事可樂能夠利用它取得成功,相信我們的非常可樂如果做得好,也能夠取得成功。非常可樂在前期模仿可口和百事兩個大品牌也不能夠說是錯誤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應當不斷地樹立自己獨特的形象。就像百事和可口一樣,在時代的不斷變化中,完善自己的企業形象,和競爭對手予以區分。非常可樂在品牌戰略定位上出現了失誤,最重要的是在時代的發展中,沒有及時的調整自己的品牌戰略,才導致越來越小的市場比重。

  非常可樂所要做的是:調整好品牌戰略,做好品牌相應的形象設計;同時提高產品的質量等,才能夠取得成功。才能夠像當年的百事一樣異軍突起。百事的突起告訴我們"好的設計就是好的銷售"。相信我國現在的設計師也能為非常可樂設計出新一代的,更好的設計!

  參考文獻:

  [1] 劉威.品牌戰略管理實戰手冊[D].廣州:廣東省出版集團,2004.

  [2] Stuart Craiaer, Des Dearlove. The Ultimate Book of Business Brands [M]. London:CAPSTONE, 2003.

  [3] 王受之.平面設計[M].北經:中國慶年出版社,2011.

  [4] 陳楠.設計思維與方法[D].湖北長江出版集團,2008.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區別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