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科學類論文範文

  高等學校承擔著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生產和知識傳播的重要功能,同時也是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研究的主要研究機構。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論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科研創新能力評價

  摘要:本文基於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活動的現狀,結合構建人文社會科學類科研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則,建立了人文社會科學科研工作評價指標體系,並對指標設計進行了系統的說明。在隨後的研究中,對科研量化評價進行具體研究。

  關鍵詞:人文社會科學;科研評價;指標體系;科研創新能力評價

  科技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科技創新表現在高校方面,就是科研工作的創新,科研成果的創新。近年來,國內高校的科研活動數量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但質量還有待改進。2000年以後,科研工作日益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國內學者也就科研工作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但是基於傳統的世俗理念和資料的可獲得性,對自然科學科研工作的研究相對來說翔實很多,可信性也高一些;而對人文社會科學而言,本身研究難度要大一些,資料的可信性也不高,關注程度明顯低很多,僅存的研究大多數都是停留在表面上,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都不夠,而人文社會科學卻又是一種民族精神的靈魂,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實質體現。基於以上這些,本文著重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科研工作的評價,並建立評價指標體系。

  一、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活動的現狀

  我國高等學校在科技活動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科學家與工程師是我國科技活動的主力軍之一,但是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投入和產出的研究機構水平參差不齊,相差很大,整體狀態比較落後。

  ***1***縱向比較。一方面社會上重自然科學輕人文社會科學的現象仍然存在,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在人力與資金上的投入相對較少。以教育部直屬高校為例,從投入情況看,2006年教育部直屬高校人文社科人員共55176人,人文社會科研經費共963.11百萬元,而自然科技人員共175405人,是社科人員的3.18倍,自然科研經費為1827***3百萬元***不含科研人員工資***,是人文社會科研經費的18.98倍。另一方面,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自身而言,其研究的成果也相對較少。從產出看,2006年教育部直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數為2780項,而自然科學研究課題數為78112項,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數的28.1倍,教育部直屬高校自然科學研究獲國家級獎項119項,獲省部級獎1424項,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獲國家級獎0項,獲省部級獎859項***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辦公室,2003***。

  ***2***橫向比較。我國高等學校科研競爭力與發達國家或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人文社會科學更是如此。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成立的“世界大學科研競爭力評價”課題組,第一次對世界近1400所大學科研競爭力的狀況和水平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世界大學科研競爭力排行榜》。從世界科研機構學科競爭力排行榜來看,中國大學的學科整體力量不強,僅在化學、物理、工程學、材料科學有較好表現,其中北京大學有8個學科、清華大學有5個學科、中國科技大學有4個學科、武漢大學有2個學科進行了ESI的學科排名。由此可見,人文社會科學的競爭力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二、人文社會科學科研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及指標設計說明

  1.指標體系的建立

  在深入研究了已有的對自然科學科研評價和中國科學評價中心的科研評價以及教育部每年對高校本科教學評估進行的評價基礎上,形成了由4個評價模組***一級指標***、11個評價專案***二級指標***和31個評價指標***三級指標***構成的對人文社會科學科研評價的指標體系。

  2.指標設計說明

  本研究設計指標的主導思想是堅持系統性與全面性相結合,引導性與前瞻性相結合,穩定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總量和均量相結合,巨集觀和微觀相結合。

  ***1***科研創新基礎條件。一是人力資源配置。人力資源是科研創新的重中之重,但是人力資源中的人才才是科研創新的關鍵。而相對於社會科學來說,人才的層次更是參差不齊,所以本文特選取了“R&D全時人員佔教師隊伍的比例”、“教師隊伍中博士教師所佔比例”兩項指標來衡量人才價值,因為研究生也是人文社科科研工作的主力軍,本文選取了“研究生佔全日製在校生總數的比例”一項指標來衡量研究生對人文社科科研工作的影響。二是物質條件。物質條件包括裝置資源和文獻資源,由於本文重點研究人文社會科學類科研評價,基於社會科學的特性,所用到的裝置資源有限,而相應對文獻資源即資訊資源的要求比較高,所以我們僅以“儀器裝置資產總值”來衡量裝置資源,以“圖書館文獻總量”來衡量文獻資源。而圖書館文獻總量又包括圖書館藏書量、中外文現刊量、電子文獻***中外文資料庫***量,擬採用按照一定的比例摺合成藏書量的方法,屬於指標權重設定的問題,不在本文研究範圍之內。

  三是R&D基地。R&D基地本文采用三項指標來衡量,包括研究生培養基地、國家級人文社科科研基地、國家級重點學科數。其中研究生培養基地是指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總數,國家級人文社科科研基地指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四是學術交流。由於學術交流可以增進學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增進教師之間的合作,並且是交流前沿問題和高階研究的重要平臺,對於人文社會科學來說尤其重要,所以本文選取了“教師出席國際、國內會議人次”、“主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人次”、“派遣和接受進修訪問學者人次”三項指標來衡量。

  ***2***科研投入。科研投入是科研工作的重點,投入的多寡和投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科研水平的高低,這種投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科研經費和科研專案。一是科研經費。科研經費歸結到一點就是錢的問題,不管是哪個單位的經費都是錢,所以,在此不加以詳細區分,以“R&D經費投入總額”來衡量總量,以“教師人均R&D經費”來衡量均量。其中R&D經費投入總額包括政府資金、企事業委託經費***學校從校外企事業單位按合同、協議獲得的科研經費***和其他。二是科研專案。人文社會科學科研專案用“社會科學基金專案總數”來衡量總量,用“教師人均承擔縱向科研專案數”來衡量均量。縱向專案是獲各級政府立項的專案,由於橫向委託專案的研究難度一般要低於縱向專案,且橫向課題經費較多,為避免與經費指標重複評價,此評價指標未考慮橫向專案。並且鑑於國家級專案從科研難度和經費上來說都比一般專案要高,所以本文單列“國家級社會科學基金專案數”來衡量國家級專案。在這三項指標中,社會科學基金專案總數指國家級、省***部***級、局級、校級、企事業委託科研專案總數。

  ***3***科研產出。一是論文著作。由於人文社會科學本身的特性,不像自然科學科研成果可以以專利等形式表現出來,大多數仍然是以論文和著作的形式加以體現,用於實際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們在科研成果方面主要考慮論文和著作的數量和質量,總體來說從五個方面來加以衡量,分別是“SSCI、A&HCI、ISSHP收錄論文數”、“SSCI、A&HCI被引論文次數”、“CSSCI、CHSSCD收

  錄論文數”、“教師人均發表論文數”、“教師人均出版著作數”。根據發表論文期刊的權威性和學術影響之不同,可大致將其分為SSCI、A&HCI等源期刊、國核心心期刊或中文學術論文統計源期刊、其他公開發行的期刊等幾個級別,發表論文的期刊級別***表現為期刊影響因子不同***在較大程度上能夠反映論文的質量和水平。二是科研獎勵。政府科研獎勵包括國家級獎勵、省部級獎勵、地市廳局級獎勵等不同層次。由於校級獎勵以及大多數民間科技獎勵的權威性、公正性、可比性都不夠強,且其中的高水平成果一般都會申請更高一級政府科技獎,故這裡我們選擇了“教師人均獲地市級以上科技成果獎數”這一均量指標來評價高校人均獲獎情況。由於國家級獎比較重要,科技含量比較大,影響比較大,所以,我們把國家級獎單列出來以突出重點。由於本研究只關注人文社會科學類科研評價,故這裡我們暫用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和“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獎”代表人文社科類國家級獎,但相應下調一個等級。三是應用成果。由於人文社科的科研工作成果應用到實際的比較少,並且即使可以應用,產生的效益也是沒有辦法準確計量的,所以,我們只能採用有關部門的鑑定成果來表示,採用“應用成果提交有關部門數”和“鑑定成果數”兩項指標。四是人才培養。人才培養是科研活動的另一個比較重要的產出衡量指標。我們採用“授予碩士、博士學位和出站博士後總數”、“國家級、教育部優秀青年人才數”、“獲院士、國家級榮譽稱號數”三個指標來衡量。其中“國家級、教育部優秀青年人才”包括“百千萬”人才***傑出青年學者、優秀青年學者、青年學者***、國家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教育部傑出人才和跨世紀人才等。

  ***4***科研效益。由於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不同於自然科學研究成果,其效益難以用直觀帶來多大經濟效益衡量,它需要的是同行專家的鑑定和社會實踐的檢驗。社會科學科研成果型別又多種多樣,不同型別科研成果效益不易相互比較。這就存在一個以何種價值尺度來衡量科研成果好壞、質量高低的問題,本文統一採用效率來衡量。

  參考文獻:

  [1]王曉紅,王雪峰,翟愛梅,等.一種基於DEA和多指標綜合評價的大學科研績效評價方法[J].中國軟科學,2004,***8***:20.

  [2]童樺,唐慧君,唐暉.研究型大學科研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該評價指標體系[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9***3***:17-18.

  [3]安璐.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競爭力評價[D].武漢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55-57.

  [4]周新發,任佰玲.高校科研業績量化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初探[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3,***5***:26.

  篇2

  試論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取向

  摘要: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取向問題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本文系統梳理並分析了有關這一問題的三種不同觀點,認為:人文社會科學滲透、包含著人的價值因素,它不可能是與價值無涉的,它的價值取向並不與其客觀性和科學性相沖突。

  關鍵詞:人文社會科學;科學主義;人文主義;價值中立;價值

  科學一般可以分為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三大基本型別,由於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雖然存在差異,但也有著鮮明的一致性和共通性,所以,在這裡筆者不做區分地將二者聯絡在一起加以論述。有關人文社會科學是否應有價值取向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受西方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兩大思潮的影響,主要產生了三種不同觀點:否定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取向、肯定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取向以及旨在調和前兩種觀點的馬克斯·韋伯的“價值中立”說。

  一、否定人文社會科學價值取向的科學主義

  科學主義又稱自然主義***naturalism***,其根本的特點是強調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相似性和共通性,在科學一體化的觀念支配下以實證主義的方式肯定人文社會科學的可能性,並主張應用實證的方法來研究和發展人文社會科學,使之走向與自然科學相似的實證主義軌道。

  人文社會科學中的科學主義思潮可以上溯到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培根等創立的分析的、經驗的哲學傳統,尤其是他們對於科學的絕對尊崇的態度。近代以來,由於自然科學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自然科學的觀念、原則和方法自覺不自覺地成為衡量其他知識是否科學的基本標準。其他各類知識和各種學科要成為科學,或者說要被人們認定為科學,就要看其是否符合自然科學的標準,只有通過了這種嚴格的“科學資格”的審查和檢驗,才能取得進入科學殿堂的“入場券”。

  按照科學主義的觀點價值取向涉及人文社會科學的客觀性問題,客觀性是科學的生命,科學與人的主體性、主觀因素,價值觀念是互不相關的,沒有聯絡的,否定價值取向正是科學客觀性的所在。石裡克就曾提到:“一個思想家在進行哲學研究時,只應懷有追求真理的熱忱,否則,他的思想就有被感情引入歧途的危險。他的意欲、希望和顧慮會把一切誠實的科學研究的首要前提——客觀性給破壞了。”

  基於此,科學主義在事實價值二分的前提下,對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取向進行了否定。他們認為,科學是關於客觀的事實判斷,與“主觀”的價值無關,就像羅素所說:“關於價值的問題完全是在知識的範圍以外。那就是說,當我們斷言這個或那個具有價值時,我們是在表達我們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在表達一個即使我們個人的感情各不相同但卻仍然是可靠的事實。”[2] 科學和價值是完全對立的兩極:科學關乎事實,價值關乎目的;科學是客觀的,價值是主觀的;科學是追求真理的,價值是追求功利的;科學是理性的,價值是非理性的;科學是可以進行邏輯分析的,價值是不能進行邏輯分析的。

  科學主義的觀點具有一定歷史必然性、合理性,它對於克服那種片面強調科學的意識形態性、階級性甚至把科學本身當作階級鬥爭和政治鬥爭的工具的傾向,維護科學發展的自主性、客觀性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總體而言,這種觀點還是一種極端的觀點,它否定了認識系統中的主客體之間的相互聯絡,使科學知識與價值完全割裂,並要求科學“超脫”於一切意識形態尤其是世界觀的因素,對各種社會衝突採取“不干涉”的態度;它用所謂的“客觀性”消解價值因素,並將科學貶低為純技術手段。

  二、肯定人文社會科學價值取向的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又叫反自然主義***anti--naturalism***,它突出強調了人文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的根本區別。自然現象具有確定性、普遍性和可量化性,可以對其加以客觀的實證的解析與說明;而人文社會現象,尤其是人的思維、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等具有非確定性、個別性和非量化性,它們本質上是個意義世界,價值世界,不可能被客觀地加以解析和說明,而只能通過理解才能把握。

  新康德主義理論家李凱爾特運用價值標準對自然科學和歷史的文化科學作了區分。在他看來自然科學把與任何價值都沒有聯絡的事物和現象看作自己的物件,用普遍的方法發現普遍的聯絡和規律。這些科學都不以人的價值和評價的觀點去考察自己的物件,都把個別、特殊之物當作非本質成分不予考慮,僅僅把大多數物件所共有的成分包括到自己的概念之中。而作為文化科學,它要研究與普遍文化價值有關的物件;而作為歷史科學來說,則必須從物件的特殊性和個別性方面敘述物件的一次性發展。對歷史的文化科學來說,只有那些在其個別性方面對於作為指導原則的文化價值具有意義的事物才是本質的,同時,李凱爾特提出了價值聯絡的原則,他認為價值是歷史學家挑選材料時藉以區分本質成分與非本質成分的標準。

  另一位新康德主義者卡西爾同樣關心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邊界問題。他從兩種不同的感知方式,事物的感知和表達的感知入手探究了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統一性和相異性,得出結論:人文科學的物件不是整個宇宙,而是一個屬人的世界。與自然科學不同,它的目的不是規律的普遍性,也不是事實與現象的個別性,它有其特具的認知理想。同時,卡西爾還認為:每一個文化客體都內在地表現為物理的、心理性的和歷史性的總和。物理的是指文化客體的質料性;心理性的是指特定心智上的基本態度的表達;歷史性的是指歷史上的時序、位置、年代,來源。文化客體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一種物理質料為基質,但這一文化客體若要被正確閱讀和理解的話,它們同時需要一種雙重解釋:一方面必須歷史地看待每一種文化客體,根據它們所處的時代及其來源去研究,另一方面還必須把這些文獻理解為某種特殊心態的表達,這種特殊心態可以以某種方式重新感受。

  瑞士學者皮亞傑在其《人文科學認識論》中指出:與自然科學主體和客體分離不同,“人文科學的情況要複雜得多,因為對自身或對他人進行實驗或觀察的主體一方面可能受到所觀察現象的改變,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改變這些現象的展開其性質的根源。正是由於這樣一些情況,這一同時既是主體又是客體的事實給人文科學制造了比自然科學更多的困難”。“客觀性所不可或缺的非中心化,在客體是由主體構成的情況下要更加困難得多”。皮亞傑認為這是出於兩個原因:“一是由於觀察者的自我介入了他應該能從外部去研究的現象,自我中心體***le sujetegocentrigue***與認識主體***le sujet epistemique***之間的界線就越發不明確。二是就在觀察者已經介入並對他所關心的事實賦予價值的情況下,它的傾向仍然是相信直覺認識,因而更加感覺不到有采用客觀技術的必要性。” 他認為人文社會科學難以避開思想意識形態的影響。

  總而言之,人文主義學者在堅持自然與人文社會科學的區別的基礎上,強調人文社會科學的獨特的屬人性和價值性,肯定了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取向的存在。

  三、馬克斯·韋伯的“價值中立”觀

  針對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取向問題,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提出了“價值中立”觀,試圖調和對價值取向的肯定與否定兩種觀點。“價值中立”概念並非他的首創,而是他從實證主義那裡借用的一個概念。不過實證主義的“價值中立”觀是把社會科學研究等同於自然科學研究,混淆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界限,最終目的是將價值驅逐出社會科學研究領域,這是韋伯所不能接受的。他認為價值與社會科學研究絕非毫不相干,而是有密切聯絡的,社會科學工作者總是按照某種價值取向去收集和分析他所需要的精神材料。那種“從資料中直接提煉出某種觀點”以追求“沒有成見的認識的企圖不過是自欺欺人”。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人文社會科學類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