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英語寫作教學策略初探

  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整合的一些關於農村研究的論文,歡迎借鑑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1.前言

  寫作教學的目的與口語一樣,是為了形成語言習慣。語言是有聲的、有型的、有情的。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聽、說、讀、寫四項語言基本技能是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表現形式。聽和讀是輸入,是理解和吸收語言資訊的手段,只有達到足夠的輸入量,才能保證學生具有說和寫的輸出能力。學生能否運用已學的英語語言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書面交際、英語寫作,已是擺在師生面前的一道共同的難題。

  2.農村中學英語寫作教學的侷限性

  2.1教學現狀

  目前,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還存在一定不足,大多采用以語言知識為主,語言實踐為輔的模式。寫作教學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教師沒有系統的寫作教學計劃,不能很好地在課堂上幫助學生解決寫作上遇到的困難,學生習作錯誤頻出,行文不流暢、質量差,形成了“聽到寫作學生心煩,見到寫作老師頭痛”的現象。許多教師忙於修改學生的作文,但實際效果不佳。

  2.2學生整體寫作水平不高

  在整個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寫作比較考驗學生詞彙組織能力、語法運用能力和文學架構能力。然而,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當中真正能夠學習運用掌握好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2.3學生普遍缺乏信心

  學校50%以上的學生對於學好作文缺乏信心,超過90%的學生認為靠自己提高英語寫作水平有較大困難,但是他們同時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認為在教師的幫助下能夠取得一定的進步。

  3.影響農村中學英語寫作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

  3.1教師方面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往往更重視聽、說、讀的能力培養,而忽視了對寫作的訓練,常常以佈置回家寫一篇短文作為課後的作業。有的教師等到初三升學考試前才注重寫作訓練,導致在教學目標定位上有所偏差;有的教師把聽、說、讀、寫四個環節人為割裂開來,因此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有的教師沒有系統的寫作教學計劃,不能很好地在課堂上幫助學生解決寫作上遇到的困難。此外,教師的寫作教學方法和指導方法也是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主要原因。

  寫作前與學生討論題目相關的資訊、語言知識、框架等不充分,教師的語篇體裁意識不強,未能採用“過程式寫作教學”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和分析。

  3.2學生方面

  學生在寫作實踐中,由於自身詞彙量少,掌握詞彙的基本功不紮實,單詞拼寫錯誤較多。

  語法上也有較大問題,如時態錯誤、主謂不一致、詞法搭配錯誤,在學生作文中屢見不鮮,語法基礎比較薄弱。

  寫作時受母語思維影響,不能順利地用英語思維,經常出現中式英語。

  3.3社會方面

  當今一些社會及家庭導向也對英語寫作產生了一定影響。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在交際中,聽說能力較為直接地表現出來,於是發音是否標準、交流是否流利似乎已成了判斷英語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造成更多的人較關注口語交際能力的培訓。還有英語學習在一些農村家庭不受重視。這些導向也使我們忽視了英語的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

  4.測試案例

  在一所有1000多名學生的農村中學任意抽取了100名初三的學生進行了英語寫作測試和英語寫作困難及原因的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的第一部分是關於英語寫作錯誤的百分比。從所交的作文來看,學生出現的錯誤很多,也就是說農村中學的學生英語寫作還存在很多困難,這些錯誤主要集中在語篇和語法兩方面。***見下面的圖例***

  5.提高農村中學英語寫作教學效率的策略

  從語言的形式來看,聽和說是口語,讀和寫是書面語;口語是書面語的有聲形式,書面語是口頭語言的文字記錄。

  5.1以聽促寫

  “不寫沒有讀過的語言,不讀沒有說過的語言,不說沒有聽過的語言”。由此可見,通過聽的渠道獲得語言資訊及語言感受,在外語學習中是基礎中的基礎。我認為,加強聽力訓練,可以使學生獲取更多資訊,從而為寫作表達打下基礎。教師在讓學生聽英語聽力材料時,根據材料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設計有效的寫作任務,如:填空、寫出主要資訊等,讓學生邊聽邊寫等措施,既能培養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5.2以說促寫

  結合口語練習,訓練英語寫作。“學生的口語句型結構和表達方式往往是他們學習寫作的基礎”,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選擇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話題,設計討論提綱、問題、活動等,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讓學生嘗試用英語討論教師為他們設計的話題,再讓學生按教師的要求進行寫作,這樣會有效降低寫作的難度。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多背誦一些範文,督促學生多背誦一些優美段落,自然就會寫文章。

  5.3同伴交流

  寫作過程是一個複雜漫長的認知活動,如果在寫前、寫後階段能與同伴進行交流,對於挖掘寫作內容、開拓寫作思路、減少寫作錯誤、提高寫作興趣很有好處。對於初學英文寫作的學生來說,教師應多鼓勵他們在寫前階段與同伴用英語交流寫作思想。這樣既可以活躍他們的思維,培養語感,又可以使寫作的難度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對寫作的焦慮感,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如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平時加強閱讀,尤其是要保證一定量的英語閱讀,在吸收各方面知識的同時,加強對英語文章的感性認識。

  勤于思考,學會構思,心中有譜;經常做“腦部體操”,即我們平時常說的“頭腦風暴”。

  做日常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善於觀察,養成記隨筆的習慣。

  將平時所見所聞中有感觸的東西以隨筆的方式簡單記錄下來,也是一種積累資料的方法。

  7.結語

  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靠教師循循善誘的指導,還要靠學生踏踏實實的努力。通過教學實踐探究,我所教的學生在英語寫作能力方面不斷增強,我自己的寫作指導水平也有一定提高。無論是寫作技巧,還是遣詞造句能力,都要靠平時的積累和訓練,老師的決心往往決定著學生的行動。老師的責任在於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克服困難,提高水平,充分調動老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參與―互動”的教學模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