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的人物簡介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Chlistopher Kolumbus,義大利語:Cristoforo Colombo,1451年10月31日---1506年5月20日***,中世紀熱那亞共和國的義大利航海家和探險家,他相信大地球形說,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的印度。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年出生在義大利,自幼熱愛航海冒險。他讀過《馬可·波羅遊記》,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國。當時,地圓說已經很盛行,哥倫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後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國王請求資助,以實現他向西航行到達東方國家的計劃,都遭拒絕。一方面,地圓說的理論尚不十分完備,許多人不相信,把哥倫布看成江湖騙子。一次,在西班牙關於哥倫布計劃的專門的審查委員會上,一位委員問哥倫布:即使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回到出發港,那麼有一段航行必然是從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對於帆船怎麼能爬上來的問題,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哥倫布也只有語塞。另一方面,當時,西方國家對東方物質財富需求除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黃金。其中香料是歐洲人起居生活和飲食烹調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產。當時,這些商品主要經傳統的海、陸聯運商路運輸。經營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團也極力反對哥倫布開闢新航路的計劃。哥倫布為實現自己的計劃,到處遊說了十幾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識英雄,她說服了國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資助哥倫布,使哥倫布的計劃才得以實施。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派遣,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揚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後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在中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此後他又三次重複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一個叫阿美利哥的義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多數歐洲人知道的大陸。但是,在命名上這塊大陸卻用了證實它是歐洲人所未知大陸這種情況的人的名字命了名:阿美利加洲。哥倫布並不是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人,“新大陸”狹義上對哥倫布和西方人是“新大陸”,對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來說並不是新大陸,他們早在4萬年前就已經到達美洲大陸,大約是在從亞洲渡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或者是通過冰封的海峽陸橋過去的。不管是那個哥倫布還是其他西方人登上的美洲大陸,都不是“首先發現”,在他們來之前這裡不僅有幾千萬的居民。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遠古時期從亞洲遷徙過去的。中國、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達美洲也是極有可能的,但這些都不能改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重要意義。哥倫布的發現對世界卻產生了當時人所料想不到的巨大影響,也成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轉折點。

  新航路的開闢其實只是為了哥倫布想要的錢,他才不在乎什麼歷史的發展。哥倫布的發現成為美洲大陸開發和殖民的新開端,是歷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哥倫布可以說是黑人奴隸貿易的先祖,作為一個航海者,他固然偉大,但他同時也是一個萬惡的殖民者,他在殖民美洲時所做的事是無法想象的。畢竟從一開始,這個偉大的航海家進行航海的主要原因就是黃金,這間接導致了三角貿易。15世紀時歐洲人口膨脹,西方人知道美洲大陸後,使歐洲人有了可以殖民的場所,也有了可以使歐洲經濟發生改觀的土地、礦石和原材料,但同時,這一發現卻導致了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文明的毀滅。14-15世紀歐洲資本主義開始快速發展後,歐洲資本主義對原材料的需求和掠奪的希望促使了新航路開闢,之後歐洲人開始對美洲等進行政治的控制,經濟的剝削和掠奪,宗教和文化的滲透,大量殖民,使該大陸原住民的土地喪失,成為宗主國的殖民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漸發生消亡。

  哥倫布的遠航是大航海時代的開端。新航路的開闢,改變了世界歷史的程序。它使海外貿易的路線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從那以後,西方終於走出了中世紀的黑暗,開始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於世界,並在之後的幾個世紀中,成就海上霸業。一種全新的工業文明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1492年10月12日 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

  當人們談論起美洲的時候,總是說:“哥倫布是第一個發現美洲的人。”

  奇怪的是,哥倫布並不承認被發現的是美洲,而認為自己是來到了亞洲。

  哥倫布誕生於義大利熱那亞。他從小最愛讀《馬可·波羅行紀》,從那裡得知,中國、印度這些東方國家十分富有,簡直是“黃金遍地,香料盈野”,於是便幻想著能夠遠遊,去那誘人的東方世界。

  長大後,哥倫布一直想去東方。本來,人們都是通過歐洲大陸來到東方。由於那時歐洲大陸受土耳其和阿拉伯人控制,不易通過。哥倫布請教了義大利地理學家託斯堪內,得知沿著大西洋一直往西航行,也能夠到達東方。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帶著87名水手,駕駛著“聖馬利亞”號、“平特”號、“寧雅”號3艘帆船,離開了西班牙的巴羅斯港,開始遠航。

  這是一次橫渡大西洋的壯舉。在這之前,誰都沒有橫渡過大西洋,不知道前面是什麼地方。

  海上的生活非常單調,水天茫茫,無垠無際。過了一週又一週,水手們沉不住氣了,吵著要返航。

  那時候,大多數人認為地球是一個扁圓的大盤子,再往前航行,就會到達地球的邊緣,帆船就會掉進深淵。

  哥倫布和水手們在茫茫大海之中度過了兩個多月。1492年10月11日,哥倫布看見海上漂來一根蘆葦,高興得跳了起來!——有蘆葦,就說明附近有陸地!

  果然,11日夜裡10點多,哥倫布發現前面有隱隱的火光。12日拂曉,水手們終於看到了一片黑壓壓的陸地,全船發出了歡呼聲!

  他們整整在海上航行了兩個月零九天,終於到達了美洲巴哈馬群島的華特林島。哥倫布把這個島命名為“聖薩爾瓦多”,意思是“救世主”。

  哥倫布雖然踏上了新大陸——美洲,可是,他卻認為這是亞洲。因為那時人們根本不知道在歐洲與亞洲之間,還存在著一個美洲——哥倫布壓根兒連想都沒想到過。

  哥倫布在美洲遊歷了一番。很遺憾,那裡並不像馬可·波羅吹噓的“黃金遍地,香料盈野”。

  哥倫布把39個願意留在新大陸的人,留在了那裡,又把10名俘來的印第安人押上船。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返回西班牙巴羅斯港。

  回來以後,哥倫布成了英雄,受到西班牙國王和王后的隆重接待。哥倫布高興地向人們報告:他到達了“印度群島”,到達了“日本”。

  1506年5月20日,哥倫布在貧病中默默死去。臨死,哥倫布仍然認為,他遠航所到的是亞洲。

  儘管哥倫布並不承認他發現的是美洲,但是後人仍尊重他的功績,把他譽為“發現美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