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著名軍事家民族英雄袁崇煥生平

  導語:袁崇煥“為閩中縣令,分校闈中,日呼一老兵習遼事者,與之談兵,絕不閱卷”。袁崇煥瞭解遼東邊事,為後來的軍旅生涯,做了初步的準備。

  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號自如,廣東東莞人,祖籍廣西梧州。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四月二十八日出生於廣東東莞石碣鎮水南鄉,年十四隨祖袁世祥,父袁子鵬遷至廣西藤縣***一說出生於廣西布政使司梧州府藤縣北門街***。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明末著名軍事家、民族英雄、抗清***後金***名將。多次以少敵多擊敗強敵,先後取得了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京城保衛戰***廣渠門大捷、左安門之捷、南海子襲營***等勝利,一生無一敗績,被皇太極稱為十五年來從未有過的勁敵。己巳之變,後金實施反間計,最後被崇禎帝以通敵謀叛之罪磔殺。如今,在斬帥和袁崇煥最後是否死於反間計的問題上,尚存在不同看法。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煥中三甲第四十名,賜同進士出身,授福建邵武知縣。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袁崇煥被朝廷任命為福建邵武知縣。邵武***今福建省邵武市***,位於福建西北部,武夷山南麓,瀕臨閩江支流富屯溪,為“八閩屏障”。

  袁崇煥在邵武知縣任上的重要事蹟,流傳下來的主要有五件:

  第一,救民水火。《邵武府志》記載:袁崇煥“素***qiáo***捷有力,嚐出救火,著靴上牆屋,如履平地”。

  第二,處理冤獄。《邵武府志》記載“明決有膽略,盡心民事,冤抑無不伸”。

  第三,關心遼事。夏允彝《倖存錄》記載:袁崇煥“為閩中縣令,分校闈中,日呼一老兵習遼事者,與之談兵,絕不閱卷”。袁崇煥瞭解遼東邊事,為後來的軍旅生涯,做了初步的準備。

  第四,聚會奎英。袁崇煥企盼做一番大事業,就要聯絡、組織志同道合者,為共同理想而奮鬥。袁崇煥在邵武招納的軍人如羅立,後在固守寧遠之戰中向城北後金軍大營,燃放西洋大炮,一炮發中,“殲虜數百”。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第五,題辭高塔。袁崇煥在邵武為民救火、處理冤獄、關心遼事、聚會奎英的文物標誌,是他題寫塔名的聚奎塔。

  塔額中題“聚奎塔”三個字,陰文,顏體,行楷,舒朗,蒼勁,剛挺,圓渾,流暢。這方題刻,字跡清晰,完好無損,是至今袁崇煥留下惟一可信的極為珍貴的墨跡與文物。

  邵武知縣袁崇煥任職不久,遵照朝廷的規定,於天啟二年***1622年***,到北京朝覲,接受朝廷的政績考核。他利用在京的時機,察視邊塞,瞭解形勢,為遼事進行準備。

  此時遼東形勢,已經越來越危急。遼東經略王在晉分析當時關外形勢道:“東事離披,一壞於清、撫,再壞於開、鐵,三壞於遼、沈,四壞於廣寧。初壞為危局,再壞為敗局,三壞為殘局,至於四壞——捐棄全遼,則無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縮之於山海,此後再無一步可退。”意思是:明朝先失陷撫順、清河、開原、鐵嶺、遼陽、瀋陽,又失陷廣寧,丟棄全遼,無局可守。《明史》記載:自努爾哈赤攻陷撫順以來,明朝在遼東的總兵官,陣亡者共14人:撫順則張承胤,薩爾滸之戰則杜鬆、劉、王宣、趙夢麟,開原則馬林,瀋陽則賀世賢、尤世功,渾河則童鍾揆、陳策,遼陽則楊宗業、樑仲善,廣寧則劉渠、祁秉忠。天啟帝驚慌失措,抓住首輔葉向高“衣袂而泣”。京師朝野官員,談敵色變。張岱在《石匱書後集》中說:“時廣寧失守,王化貞與熊廷弼逃歸,畫山海關為守。京師各官,言及遼事,皆縮朒不敢任。崇煥獨攘臂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