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養胃的食療方

  胃是我們人體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養好胃部,多吃一些養胃的食物。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希望大家喜歡!

  

  1、瓜鯇魚尾湯

  用料:番木瓜1個,鯇魚尾100克。

  製法:木瓜削皮切塊,鯇魚尾入油鑊煎片刻,加木瓜及生薑片少許,放適量水,共煮1小時左右。

  功用:滋養、消食。對食積不化、胸腹脹滿有輔助療效。

  食物功效:番木瓜的木瓜蛋白酶,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均有療效。番木瓜的脂肪酶,可分解脂肪

  成脂肪酸,有利於對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木瓜蛋白酶還能夠促進和調節胰液的分泌,對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療作用。

  2、淮山蜂蜜煎

  用料:淮山30克,雞內金9克,蜂蜜15克。

  製法:淮山、雞內金水煎取汁,調入蜂蜜,攪勻。日1劑,分兩次溫服。

  功用:健脾消食。用於脾胃虛弱,運化不健之食積不化、食慾不振等。

  食物功效:淮山能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用於消化不良,小兒厭食症。淮山所含消化酶,能促進蛋白質和澱粉的分解,故有增進食慾的作用。蜂蜜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對創面有收斂、營養和促進癒合作用。

  3、桑椹三明治

  用料:切片面包若干***無味或鹹味***、桑椹罐頭1瓶。

  製法:1、將桑椹罐頭開啟,舀出3~4粒桑椹粒放在麵包上。2、再舀幾勺桑椹汁,均勻地澆在麵包片上,將麵包片對摺即可。

  功效:不僅養胃,還具有明目、清肝及健腦的作用。

  4、紫菜南瓜湯

  用料:老南瓜100克,紫菜10克,蝦皮20克,雞蛋1枚,醬油、豬油、黃酒、醋、味精、香油各適量。

  製法:先將紫菜水泡,洗淨,雞蛋打人碗內攪勻,蝦皮用黃酒浸泡,南瓜去皮、瓤,洗淨切塊。

  再將鍋放火上,倒人豬油,燒熱後,放人醬油熗鍋,加適量的清水,投人蝦皮、南瓜塊,煮約30分鐘,再把紫菜投入,10分鐘後,將攪好的蛋液倒人鍋中,加人佐料調勻即成。

  功效:不僅養胃,還可以護肝補腎。

  5、山藥百合大棗粥

  用料: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

  製法:將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適量共煮粥。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滋陰養胃、清熱潤燥的作用。

  6、蘿蔔羊肉湯

  用料:羊腩肉750克,白蘿蔔500克。香菜、鹽、雞精、料酒、蔥、姜、胡椒粉適量。

  製法:將羊肉洗淨,切成粗絲,白蘿蔔洗淨切成絲;坐鍋點火倒入底油,放入薑片煸炒出香味後倒入開水,加鹽、雞精、料酒、胡椒粉調味,水燒開後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蔔、轉小火煮至蘿蔔斷生後,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即可出鍋。

  功效:此湯補中益氣,溫胃散寒。

  7、貝母兔

  用料:川貝母15克,兔肉250克,蔥、花椒、料酒、鹽適量。

  製作:將兔肉洗淨,切小塊,川貝母揀去雜質洗淨。將兔肉、川貝母、姜、蔥、花椒、料酒及鹽少許放入兔肉中,大火燒開後移至小火上燉熟,起鍋時調好味,兔肉放盤中,川貝母圍在兔肉周圍。食肉喝湯。川貝母味苦,可不食用。

  功效:有潤肺止咳、化痰散結之功,可用於肺陰虧虛、虛火內盛而致咳嗽、咯血或婦女功能性出血及宮頸炎等。

  8、懷杞魚鰾煨甲魚

  原料:懷山片15克、枸杞15克、桂圓肉少許、乾魚鰾80克、甲魚1只、姜1小塊、鹽適量。

  做法

  1、魚鰾用清水泡軟,切小片。

  2、甲魚殺好,切小塊,用開水氽燙。

  3、罐內加入清水***水要蓋過所有材料***和所有的食材,煨制2個小時後,加入副料用小火煨6小時即可。

  功效:魚鰾具有滋補功效,甲魚肉味甘、性平,有滋陰涼血,益氣補虛的功效,這道湯品補而不燥,可以達到補氣益血、滋潤肌膚的作用。

  9、冬菇海蔘煨排骨

  原料:懷山藥3克、排骨300克、發好的海蔘300克、冬菇10朵、姜1小塊、鹽適量。

  做法

  1、排骨、海蔘切小塊、以開水氽燙,備用。

  2、罐內加入清水***水要蓋過所有材料***和所有的食才,煨制2個小時後,加入副料用小火煨5-6小時即可。

  功效:冬菇性味甘平,有益胃、降低血脂的作用,海蔘性味甘鹹、微寒,有補腎壯陽、益氣滋陰的作用。凡面板粗糙,容顏早衰老者,都適合飲用此湯品。

  10、冬瓜牛膝煨排骨

  原料:懷牛膝2克、枸杞1克、排骨500克、冬瓜300克、胡椒粒5-6粒。

  做法

  1、將排骨切段,用沸水去骨雜質,再用冷水衝淨血水。

  2、罐內加入清水***水要蓋過所有材料***和所有的食材,煨制2個小時後,加入副料用小火煨6小時即可。

  功效:懷牛膝有散淤血、消腫痛之效,排骨有健脾保胃和中益氣、補鈣之效,同食之對脾胃有很好的效果。

  11、懷菊山藥紅棗湯

  原料:懷山藥250克、懷菊花2克、大棗2、5克、胡蘿蔔200克。

  做法

  1、將胡蘿蔔、大棗改刀去核。

  2、將胡蘿蔔、大棗、山藥一起放入罐加入適宜的水,煨制4小時後放入懷菊花即可食用。

  功效:懷山藥有健脾補腎之效,紅棗可益氣補血、悅顏色,潤心肺、生津液等,同食之對脾胃虛弱者有很好的效果。

  12、懷山紅豆煨烏雞

  原料:懷山藥3克、陳皮1、5克、烏雞半隻***約500克***、姜1小塊、鹽適量。

  做法

  1、烏雞切小塊,用開水氽燙。

  2、罐內加入清水***水要蓋過所有材料***和所有的食材,煨制2個小時後,加入副料用小火煨6小時即可。

  功效:烏雞比肉雞中含有更多的鐵、鋅等礦物質,其細胞中含有一種叫做美拉寧的黑色素,可以提高免疫力。

  紅豆有補血、利尿的作用。面色蒼白、手腳冰冷的人很適合飲用此湯。

  13、懷山肉桂煨豬肚

  原料:懷山藥3克、肉桂皮40克、豬肚1個、姜1小塊、白胡椒20克、鹽適量。

  做法

  1、豬肚切開,用鹽反覆搓洗乾淨,再用滾水氽燙。

  2、罐內加入清水***水要蓋過所有材料***和所有的食材,煨制2個小時後,加入副料用小火煨4-5小時即可;

  功效:豬肚可補虛損、健脾胃;肉桂能溫以通脈、健胃溫腎、清散寒氣、有助消化,胡椒粒溫腸胃,有助消化,除體內寒熱。此道湯品適合脾胃不開的人飲用。

  日常養胃的食物

  1、菠菜

  味甘性涼,能潤燥養肝,益腸胃,通便祕。《食療本草》載:“利五臟,通腸胃,解酒毒。”菠菜可促進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慾,助消化;豐富的纖維素還能幫助腸道蠕動,有利排便。不過,菠菜草酸含量高,妨礙鈣質吸收,應避免與豆腐、紫菜等高鈣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輕汆,除去草酸。

  2、南瓜

  《本草綱目》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消炎殺菌、止痛。其所含的豐富果膠,可“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鉛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時,果膠可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減少潰瘍。可用南瓜煮粥或湯,養胃暖身。

  3、捲心菜

  捲心菜富含防衰老的抗氧化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增進身體健康的功效。鉀對防治高血壓很有益處。維生素K有助於防止血液凝固,增強骨質。維生素U具有保護黏膜細胞的作用,據說對胃火及胃潰瘍的預防與治療有較好的效果。

  4、板栗

  栗子性味甘溫,入脾、胃、腎三經,有養胃健脾、強筋活血等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

  5、木耳

  木耳中的膠質可吸附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及放射性物質,將之排出體外,具有清胃、滌腸、防輻射的作用,是成年人養胃的佳品。

  6、洋蔥

  洋蔥可健胃潤腸、消食理氣,對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積食、便祕等都有很好的食療作用。另外,洋蔥中還含有抗血小板凝聚的物質,能夠稀釋血液,改善大腦供血,緩解精神疲勞和心理緊張。工作壓力大的人每天吃半個洋蔥就可以收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7、低脂牛奶

  低脂牛奶所含的脂肪約是新鮮普通牛奶的一半,且其中的鈣質和B族維生素含量和全脂牛奶相當,因此,成年人每天喝兩杯低脂牛奶,既可保養腸胃,又能預防骨質疏鬆。

  8、松子仁

  松子仁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能夠幫助消化,減輕腸胃壓力,防治胃潰瘍。同時,松子仁中還含有健腦成分,可增強腦細胞代謝,非常適宜經常用腦的成年人食用。

  9、羊肉

  羊肉不僅能溫補脾胃、提高機體免疫力,還能清心明目,緩解上班族因用眼過度產生的疲勞。

  10、魚類、貝類

  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鈣、鋅、硒等成分,不僅能夠保護胃黏膜,還可以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非常適宜經常應酬喝酒的人食用。但是魚類、貝類不能與啤酒一起食用,否則容易引發痛風。

  11、橄欖

  橄欖具有醒酒、清胃熱、促食慾的作用,吃一些能有效改善酒後厭食的症狀。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燉服。

  日常養胃的方法

  1、保暖

  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

  2、調養

  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

  3、忌嘴

  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粘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戒菸禁酒。

  4、靜心

  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

  5、運動

  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徵,加強適度的運動鍛鍊,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促進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