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日常養生常識

  進入10月,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秋季,天涼之時,想要少生病,你需要了解一些秋季養生小常識。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主動飲水防乾燥

  乾燥的秋季使人的面板日蒸發水分在600毫升以上,肺呼吸的日蒸發水分在300毫升以上,因此,主動飲水是秋季養肺的重要環節。當然,主動飲水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即一次不宜大量地快速飲水,要多次少飲。

  2、秋季飲食要滋潤

  秋燥易消耗津液,因此秋季飲食上,滋潤為先。無論是食療還是中藥滋補,都應潤燥。多喝水,少吃辛辣、油炸、大熱的食物,多食棗、木耳、百合、藕、馬蹄、甘蔗等應季食物。這些食材有潤肺、滋潤脾胃、清涼潤燥的效用。

  3、朝喝鹽水晚喝蜜

  入秋後會經常覺得口渴,若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喝點蜜水,這既可補充人體水分,又是秋季養生、抗衰的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祕。

  4、吃白色食物潤肺

  按照中醫理論,白色食物與肺部對應,秋季乾燥應多吃白色食物潤肺。包括梨、百合、蓮子、銀耳、淮山***山藥***、蓮藕、白鯽魚、雞肉、鴨肉、白蘿蔔、白菜等,也可以自制一些白色菜品,比如雪梨銀耳湯、淮山粥、鯽魚湯、蓮藕湯、白蘿蔔湯等等。

  5、室內通風調溼度

  秋季氣溫下降,不少人家關門閉窗,以保室內溫度。這樣做可能使室內汙染嚴重。所以天涼也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當室內外溫度相差10℃時,15分鐘即可將室內空氣交換一遍。不要在居室內吸菸,以減少汙染,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廚房最好安裝排風扇,使油煙及時排出室外。庭院、室內可養些花草,勤灑水,以調節室內溼度。

  6、早晚添衣需保暖

  俗語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此時早晚溫差加大更為明顯,體質虛弱、患有胃病或慢性肺部疾病的人,更要做到早晚添衣,注意防寒保暖,睡覺莫貪涼。女生不要穿涼鞋和裙子了,也不要光腳穿鞋。雖說春捂秋凍是一條經典的養生保健要訣,然而秋凍不凍腳,“秋凍”也並非人人皆宜,還是要適度。

  7、早睡早起忌熬夜

  秋季一到,隨著日照時間改變,作息時間也需做出相應調整。秋季中,日常起居生活應該提倡順應自然節氣早睡早起。早睡順應陰精收藏,以養“收”氣,早起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具體睡眠時間,建議每晚9點-11點休息。因為此時睡覺,最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8、多吃粥暖胃去燥

  秋季清爽而淡遠,是一年中最佳的養生時期。秋季飲食調養以平補為主,主張滋陰潤燥、養肺補肝。如栗子粥不僅能暖胃,更是秋季養生的去燥佳品。另外秋天常食的粥還有:山楂粳米粥、鴨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蘿蔔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餅粳米粥等。

  秋季飲食的宜食和忌食

  秋季,是指農曆7,8,9月***公曆8,9,10月***金秋肺氣旺,屬金。金能克木,木屬肝,肝主酸,故秋季飲食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

  宜食:柚子,梅子,山楂,柑桔,葡萄,菠籮,柿子,檸檬,石榴等。

  忌食:辛辣的蔥,姜,蒜,辣椒,洋蔥等,多吃易內火亢盛,傷津劫陰。

  脾胃屬土,土生金,甘味養脾,脾旺則肺氣充,所以要注意“以肝補脾,禁苦傷肺”。

  宜食:梨,蘋果,香蕉,甘蔗,籮卜,冬瓜,絲瓜,黃瓜,蓮藕,百合,蜂蜜等,含水較多的甘淡滋潤可養脾利肺,生津潤燥的食物,防治乾咳,咽乾,便祕,毛髮枯槁等秋燥津虧病症。

  忌食:苦味蔬菜,“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苦性燥,易傷津耗氣。

  秋季養生佳品推薦

  秋季養生佳品1、蜂蜜。蜂蜜是一種非常天然的滋養食品,有滋陰潤燥、美白養顏、潤腸通便等功效,養肺潤肺功效最好的蜂蜜為冬蜜、柑桔蜜、枇杷蜜、枸杞蜜。

  秋季養生佳品2、銀耳。銀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稱,是名貴的營養滋補佳品,味甘、淡、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

  秋季養生佳品3、百合。中醫認為,百合性微寒平,具有清火、潤肺、安神的功效,適合秋季食用。

  秋季養生佳品4、山藥。山藥味甘,性涼潤,入肺、脾、腎經,有健脾胃、益肺腎、補虛嬴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