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好鋼琴

  鋼琴有“樂器之王”的稱號。鋼琴源自西洋古典音樂,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學好鋼琴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好鋼琴方法

  1鋼琴的基本練法

  ***1*** 鋼琴的基本練法就是慢練。 慢練尤如"大鏡",把樂曲中的一切細節都擴大了。慢練的最大優點是來得及根據視覺,聽覺得到的反饋資訊調整和修正缺點和毛病。慢練的方法之一是用節拍器。即使在作品練習成熟之後,也不應忽視適當得慢速練習。

  ***2***有計劃、有目的地學習: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練鋼琴需要的是持之以恆的態度。鋼琴曲目繁多、演奏技法多樣。初學者應制定一個遠期學習目標和近期學習計劃,從基礎著手,循序漸進地學習,才能目的。

  ***3***以良好的心態學習鋼琴: 學琴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情緒起伏不的情況。應調節情緒,適當減輕學習難度,充分激發學琴興趣、緩解學琴緊張感。

  2鋼琴彈奏中自然重量的運用

  關於自然重量的運用的要求是整隻手臂的放鬆自如,從肩部的舒展下垂,到整個手臂的協調下垂,通過放鬆靈活的手腕調節,然後由手指把手臂重量傳入鍵盤。

  ***1***:認識體會到手臂的自然重量 以前傾上身的坐姿,把兩隻手臂完全放鬆地垂下去。此時手臂好像是從肩部自然垂掛下來的物體。在空氣中隨意擺動,晃動,而血都湧向了手掌,通向了指尖。體會到手臂的自然重量後,我們就要把這個自然重量用到彈琴上去。接下來手指就要發揮它的功能和作用了。

  ***2***:手指要承受並支撐整隻手臂的重量 手指的三個小關節微微凸起,尤其是處於手掌部位的指根關節***以下簡稱"掌關節"***必須要作為一個力量的支援點。手臂的自然重量落下來,要求每一個手指都能支撐住。我們用斷奏入門的方法練習:先分別一個手指一個手指地在鋼琴上站好,結合手臂的自然重量。經過一個階段,在每個手指都能自如地彈出飽滿的聲音後,再漸漸進入連奏的練習。進一步我們就可以調節重量的輕重。

  3彈奏鋼琴時身體的協調

  身體的的協調牽涉到鋼琴彈奏的基本坐姿和體位等方面,開始就要明確,隨著程式的深化,又要不斷髮展和更好地運用。

  ***1***保證身體協調的根本: 保證身體協調的根本是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進行調節正確合理的坐姿。隨著程度的提高,對力度、速度、音樂情緒和色彩的變化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所以身體的參與和調節也越來越重要。

  ***2***坐姿的基本要求: 臀部要穩定而固定地坐在琴凳中部,為了便於靈活用力,不要坐滿,坐一半即可。而且為了照顧到高低音,要坐在鋼琴中部,不要隨意挪動,而兩條腿放在踏板兩旁,在強奏時左腿可後撤作為全身力量支點。這是坐姿的基本要求。

  ***3***身體的左右調節: 身體的左右調節主要依據音的高低。以音階為例,弱低音區時,身體重心放到左腿方面去;彈中音區時,身體重心兩面擺平;彈到高音時,身體重心側往右腿方面。

  ***4***身體的前後調節:身體的前後調節可以根據音量的大小、力量的強弱來確定。

  4 手指的能力與訓練

  ***1***手指的能力:

  手指的能力是指每個手指是否有獨立活動的能力,是否靈活和有力。表現在彈奏上則是清晰度、均勻度和流暢度。

  5鋼琴演奏中的促鍵:

  ***1***:指力觸鍵 與前臂肌肉相連的肌腱將手指往下拉,就完成了下鍵的動作。當肌腱鬆會時,手指和琴鍵就回復到原來的位置。

  練習方法:讓右手處於正常的彈奏姿勢,手背和腕背幾乎在同一水平面上,手指貼住鍵盤,處於C音到g音的位置。手腕在抬高和放下的幾次動作中始終放鬆,手指始終貼鍵,手指穩固而略呈彎曲。

  例一:斷奏:每彈一個音符,手指都迅速按下鍵,並在發出 聲音的那一刻鬆開,縮回到鍵上。手腕始終保持平穩。

  例二:連奏:如斷奏一樣,每個音都要彈出保持住。手指所用的壓力只需阻止琴鍵彈回即可。再向下一個音進行時,前臂略向右轉動。 這樣,當一個鍵鬆開時,另一個鍵正好發出聲音。

  ***2***:手力觸鍵: 手力觸鍵的主要特點是手朝下動作。在各類觸鍵方式中運用最廣。手腕的向上彈起的傾向成為手力觸鍵的一個不可改變的標誌。

  練習方法:右手放在鋪例一所示的鍵盤位置上。手腕放鬆,手指穩固。拇指舉起離琴鍵約1/4寸高,手朝C音的鍵上和鍵裡用力,使拇指 擊下琴鍵。這時手腕會立即向上拱起1寸高,然後立即放鬆,回到原來的位置。只樣就形成了斷奏的效果。左右兩手都可以用這個方式來練習。

  培養兒童學習鋼琴的興趣方法

  一、培養孩子熱愛音樂

  林華先生認為培養興趣這樣偉大的精神力量,要做很多努力,最根本的就是應當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音樂本身,從中讓他們認識到,這是一種利用音響符號組合變化以表現自己情緒的語言。

  第一,給孩子聽不同情緒、體裁的歌曲

  列寧說過“不懂音樂就不懂生活”,音樂是人類的第二種語言,它對人的身心具有多方面的影響,對於處在生長髮育期的少年兒童十分重要。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聽不同體裁、情緒的簡單歌曲,使他們感受到音樂也是一種語言,是表達人類情感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從音樂中感受到人們的喜怒哀樂,對此,我們可以適當給予講解。如《娃哈哈》表現了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活潑、歡樂的景象。《扎紅頭繩》中爹爹給喜兒紮上新扯的二尺紅頭繩後,喜兒高興得唱起來。而《北風吹》則表現的是舊社會窮人的苦難生活。

  第二,“玩”音樂

  家長不能急於讓孩子坐在鋼琴前,那樣極有可能使孩子以後對練琴的枯燥乏味感到厭煩,從而排斥併產生逆反心理。我們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合著音樂的節拍做遊戲,而拉近他們同音樂的距離,比如《丟手絹》《小兔子乖乖》《找朋友》等,這對於啟發他們表達內心情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們還可以給孩子購買一些好學的簡單樂器當玩具,如口琴、小鋼片琴、小鋼琴等,引導他們用這些玩具吹出或奏出自己喜愛的旋律,這樣就使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與音樂建立了感情,音樂是他們的好朋友。

  第三,帶孩子去聽音樂會

  家長可以多帶孩子聽聽音樂會,教他認識舞臺上的各種樂器,並注意聽各種樂器發出的不同音響。尤其多聽鋼琴音樂會,逐漸讓他熟悉鋼琴的聲音、喜歡鋼琴,使他產生要彈琴的慾望。我們可以讓他慢慢了解鋼琴這個“大玩具”也可以歌唱,可以奏出這麼美的旋律,也可以表達我們內心的各種情緒,這是演奏者與聽者進行交流的途徑。

  二、教師——鋼琴教學中的重要角色

  第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良好的師生關係無疑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對於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孩子對感情的反應極為敏感,老師過於嚴肅會使他們不敢回答問題。只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認真體會孩子的感受,才能看到他們的真實性格,以便更好地挖掘其音樂才能。老師可以同孩子交談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讓他覺得老師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他最親密的朋友。他可以大膽地對老師說出自己心理的感受,這樣,老師可以及時地瞭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才能根據孩子的性格愛好、身體情況等方面上課。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我們為其應該創造一個師生心理相融的良好環境。

  第二,教師啟發孩子要講究語言藝術

  孩子的年齡、領悟能力、反應速度等各不相同,教師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因材施教,不能因為孩子某個問題聽不明白就加以訓斥,要考慮一下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合理。教學語言是傳道授業的載體,是教師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開發智力的工具,因此,教師在教學語言上,要講究藝術性,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用孩子們易於接受的語言,以便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

  第三,堅持給學生進行“示範”演奏

  兒童對事物的認識大都是感性的,教師“示範”彈奏時,其優美的旋律、抑揚頓挫的樂句、生動的音色變化、有韻律的節奏以及彈奏姿勢等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感染著孩子們,他們會從老師的演奏中感受到鋼琴音樂的美。

  著名鋼琴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鋼琴系凌遠教授認為:“一個好的演奏家不一定是一個好教師,因為他還必須具備熱愛鋼琴事業、關心學生、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等素養。但真正的好教師必須是一個好的演奏家。”所以作為教師,要給學生做好每一次“示範”演奏,堅持練琴是很重要的。教師要多示範、演奏,“用音樂說話”,這種視覺和聽覺的綜合作用使得所教的音樂“形象化”“簡單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兒童的學習興趣。

  第四,巧留作業,引導孩子科學練琴

  周廣仁先生說:“學生每週應有明確的任務,這個任務的分量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和程度來定,要恰如其分。要讓學生通過正常的努力***每天專心的練1—2小時***在一週內能夠比較好地完成。”老師給學生留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尤其是那些用功練卻進步慢的學生。如果老師佈置得太多,孩子老是練不完、練不好,就會覺得學琴很難,這會挫傷他的積極性。但是對於那些能力比較強的孩子,老師要使他有一點壓力感,告訴他曲子應該達到什麼樣的要求。學習鋼琴時對手指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但對於年幼的兒童來講卻比較枯燥乏味,往往不容易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們可以把不同的訓練內容放進曲調優美的樂曲裡,或把它們編成兒童熟悉的旋律並配上簡單的伴奏,這在提高孩子對音樂的興趣的同時,孩子的手指得到了應有的訓練,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