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上冊教案蘇教版

  七年級生物教案可以作為學校評價教師教學的標準之一。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範文

  生物生存的環境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舉例描述生物生存的環境。並嘗試對生物生存的環境進行歸類。

  2、能力目標:學會觀察,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課內外的圖文資料及其他資訊進行分析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生物生存離不開環境,關愛生物,從保護生物生存環境做起。

  教學重點:描述生物生存的環境並歸類。

  教學難點:對學生觀察能力、收集資料能力的培養。

  課時:本節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自然界中生活著成千上萬形形色色的生物,它們分佈在廣泛的自然環境中,以各自獨特的生活方式生活著,組成了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地球上有各種不同的環境,有水域、陸地,有炎熱的地方,有寒冷的地方,幾乎到處都有生物的存在。

  每一種生物都必須從生活的環境中獲取所需的食物、水和其他物質,以滿足維持生存、生長和繁殖後代的需要。

  下面我們通過對課本上第3頁和第四頁的6幅圖片進行分析,瞭解這些生物的生活環境。

  企鵝:群居在地球上最寒冷的冰凍極地;

  鼠婦:石快下、腐爛的木料,潮溼的草叢中和室內的陰溼處;

  雪蓮:又叫雪蓮花,雪荷花。生活在高寒山區;

  珊瑚蟲:熱帶海洋的淺海區;

  駱駝:乾旱的沙漠,有“沙漠之舟”之稱;

  亞洲象:亞熱帶地區。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環境的。

  在我們的校園中你可以看到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以及各種花草;在陰暗的角落裡還可以找到更小的植物。

  喬木:主幹明顯而直立的木本植物。植株高大,形成樹冠。

  灌木:無明顯主幹的木本植物。植株一般比較矮小,近地面處常常枝幹叢生,均為多年生植物。

  我們可以利用課間後課後的時間到校園裡走一下,瞭解一下,有那些生物。觀察校園植物的環境

  針對學生剛從小學到初中,而且是第一次組織調查活動,所以老師應該在組織好調查活動上下一些功夫,為今後的調查打下基礎。

  ①建立調查小組***3-5人比較適宜***,做到分工明確,各展所長,優勢互補,相互合作等。

  ②明確調查的主題、內容,讓學生充分討論,確定調查的步驟、方式、線路等。 ③引導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調查表。並嘗試把生物生存的環境進行歸類。 ④對於調查過程中不認識的植物,要提示學生正確的採集的方法,以便帶回來向老師請教或通過其他方式查詢結果,在調查過程中要提醒學生不能隨意破壞樹木和花草。

  ⑤對學生的評價除了知識方面,還應該包括學生合作的態度,查尋資料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愛護校園內植物的情感等。

  ⑥組織部分學生利用其他一些途徑,如網路、報刊雜誌等進行調查。也可利用社群資源,觀察所在社群***村莊***生物的生存環境。從而讓學生更好地聯絡生活實際,擴大調查範圍。

  不管是海洋還是沙漠、遼闊的天空,還是冰凍的極地、烈日炎炎的赤道,甚至在土壤中,都存在千姿百態的生物。

  在美國內華達洲有一個含鹽量極高的歐文斯湖,湖水的含鹽量是普通海水的9倍!在這個湖裡生活著一種粉紅色的,以鹽為食物的微生物叫嗜鹽桿菌,由於它的存在,使得湖水呈現紅色,用湖水製成的鹽也呈粉紅色。

  鞏固與反饋:能力測試P1 4、8

  板書設計:

  第一節 生物生存的環境

  1.觀察生物生存的環境

  2.觀察校園植物的生存環境

  教學反思:在各種形式的觀察活動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愛護一草一木的環保意識。

  初中生物教學探索和實踐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為了更好的提高初中學生對生物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按照生本教育理念,加強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初中生物以學生教育為主的教育理念。在初中生物課堂中,教師應堅持學生主體性發展的教學策略,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為中心目標,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初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初中生物課堂學習的主體。在生本教學理念指導下,要注意把握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要充分重視對人才的培養,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合作性原則

  生本教育理念要求加強對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教育,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來實現學生學習的多樣化,所以在中學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努力營造一個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環境,讓每個同學都參與進來,因為初中生物知識和學習能力是需要不斷積累的,加之學生對生物問題的理解往往不一致,所以為了實現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最大程度的達到預期教學的效果,教師要注意對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深入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感、態度和知識等採取分組的方式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以此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三***全面性原則

  生本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是實現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採取不同於傳統方式的教學方法,實施以推進學生全面發展進步的教學模式,堅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步的原則,才能完全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育強調學生整體的全面發展,考慮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層次學生需要,要科學合理的確立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加強對學生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後練習拓展的引導,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些舉措可以更好的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並促進不同學生的進步,從深層次上來提高初中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信心。

  二、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建議措施

  ***一***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生物教學

  我國傳統的教學活動過於強調應試教育成績,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對學生全面發展的步伐,並且難以滿足社會對於人才的需求。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生物教學,實現社會需要和教育功能的有效匹配,實現對初中生物教學方式的改革,加強對初中生物教學模式的完善,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對初中生物教學方法給予正確地指導。同時要不斷提高初中學生在生物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初中生對所有東西都充滿了好奇,因此教師應該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效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才能實現生物課的有效教學。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生物學問題進行學習,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交流和探討,並在學生的參與中找到問題的答案,最後教師將生物知識進行回顧和總結歸納,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生物學習習慣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初中生物教學課程的主體是學生。只有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營造相互合作的教學環境才能更好的實現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互動學習。因此,學生要做好生物知識的課前預習,形成良好的生物學習習慣。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基於學生教學內容的難度合理確定生物教學內容。在具體的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推動學生進行自我分析和總結,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教師的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要根據學生的需要來進行生物學習重點內容的教學。除了培養學生課堂預習方法外,還要不斷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也可以開展生物課外學習,促進學生生物學習的發散思維,教師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從不同方面進行生物教學,促進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生物問題和解決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以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生物的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推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習資源進行深入挖掘,讓學生主動學習生物知識。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視訊等形式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通過自主學習模式的開展,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能更好地開展生物教學活動,從而有效的實現生物教育的目標,進而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合理分組,讓每個小組通過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通過這一方式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同時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有利於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增強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加強對學生的初中生物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引入生本教育理念,有利於實現初中生物教學模式的創新。

  作者:王玉芳 單位:長春市第七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