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智退司馬懿教學設計

  《孔明智退司馬懿》是語文五年級下冊的一篇選讀課文,課文講述的是孔明空城計智退司馬懿大軍的故事。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孔明智退司馬懿》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文字,感悟孔明計策的奇妙和人物形象的獨特魅力,感受經典名著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讓學生感受到故事本身的魅力,從而激發他們閱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難點】分析計策成功施展的原因,理解展示人物之間較量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1、齊讀課題。

  2、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過渡:孔明擺下空城計***板書:空城計***智退司馬懿大軍,那孔明到底“智”在何處呢?***板書:智***讓我們再次走近課文。

  二、品讀課文,正面感悟孔明的“智”

  自由讀課文,把你認為最能體現諸葛亮“智”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然後仔細地讀一讀,想一想,為什麼你覺得這個地方體現了諸葛亮的機智。

  隨機教學

  預設***一***

  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趁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1、出示句子,你認為孔明的“智”表現在哪裡?空城計哪些地方堪稱奇絕?

  指名說理由

  2、孔明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傳令的呢?課文是怎麼描寫的?***出示忽然……殺來。***

  ***1***自由讀,哪裡讓你覺得最“險”?圈出詞語,好好體會。

  ***2***學生反饋

  十餘次飛馬,蜂擁而來,塵土沖天——時間緊迫、氣勢洶洶

  ***誰來報告一下這個險情?***指名讀,女生讀——男生讀,全班讀

  大軍十五萬、只剩二千五百軍、別無大將——2數相差懸殊

  十五萬對二千五,什麼概念,相當於六十個人來打一個人啊!

  ***3***盡皆失色 ***什麼意思?***

  十五萬敵軍氣勢洶洶地殺來,如果你是二千五百個士兵的其中一個,你會想——

  如果你是城中的平民百姓,你會想——

  ***4***全城百姓命懸一線,如果敵人衝進城來,後果不甚設想。誰來讀讀險情?***指名讀,讀出險***

  ***5***十萬火急,眾人驚慌失措,而孔明卻能在得到情報後自己登城望之,為自己決策掌握第一手資料,而後果斷下令***出示傳令內容***,此時,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個怎樣的孔明?

  ***6***的孔明怎樣傳令的,請你讀一讀。

  過渡:還從哪兒體會到他的智?

  預設***二***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1、自己讀一讀這句話,哪裡讓你感受到孔明的過人之處?

  2、朗讀。那就請你讀出 的孔明。

  預設***三***

  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1、從哪兒體會到孔明的“智”?

  2、研讀“笑容可掬”

  ***1***讓我們想像當時的景情,孔明一言不發,他把所有想說的話都定格在他的神態中。這個神態描寫寥寥數字,刻畫人物形象卻栩栩如生。透過這笑容可掬,司馬懿看到了怎麼樣的諸葛亮?

  ***2***孔明的“笑容可掬”,除了給司馬懿看,還想給誰看?有什麼作用?

  ***3***而此時城下是十五萬大軍,孔明笑得還那麼自然,可見孔明?

  ***4***朗讀。請你 地來來讀一讀。

  小結:正所謂危難之時方顯出名相風範,大敵當前,孔明能做到臨危不亂,佈局周密,不愧為名將啊!

  三、品讀課文,側面感悟孔明的“智”

  孔明的空城計當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讓久經沙場的魏國名將司馬懿皮頗費腦筋。請大家在文中找出表明司馬懿態度變化的詞語。

  1、不信

  為什麼不信?指名說

  2、大疑

  孔明在危難存亡之際,用空城計挫敗了司馬懿,如果是一般的統帥,他們會怎麼做?

  ***2***請同學們先來看一段影片。

  結合課文和影片討論,司馬懿為什麼大疑? ***板書:疑***

  ***3***誰來讀讀他的決定?出示:

  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

  ***4***從語言中我們知道司馬懿為什麼退兵?

  ***5***指導朗讀

  3、統帥魏國重兵的司馬懿算得上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了,那他為什麼還會中了孔明的計呢?空城計成功的關鍵原因在於?

  ***板書:知己知彼***

  四、拓展延伸,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1、事後,司馬懿知道自己原來是中了孔明的計,會怎麼說呢?寫下來

  學生寫話,反饋

  2、指板書小結:孔明知己知彼,不用一兵一卒,利用司馬懿的疑能退去他的十五萬大軍,全靠一個字——智。

  3、其實,《三國演義》中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故事比比皆是,同學們不妨再去讀《三國演義》,去領略更多人物的英雄本色,感受中國古典小說的無限魅力。

  板書設計:

  孔明智退司馬懿

  空城計

  智 疑

  知己知彼

  《孔明智退司馬懿》教案

  【教學目標】

  1、讀通讀順課文,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盡皆失色、盡皆隱匿”等詞語的意思。

  2、以“智”為切***,學生在讀讀、找找、說說當中感受孔明“沉著冷靜、巧妙佈置、料事如神”的智者形象。

  3、能借助工具書獨立閱讀感興趣的古體小說,對於感興趣的句子能讀好句子間的節奏與輕重。

  課前談話:考查關於三國的歇後語。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孔明皺眉頭—計上心頭

  曹操遇蔣幹--倒了大黴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周瑜打黃蓋--個願打,一個願挨

  關雲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關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教學流程】

  一、簡介人物,激趣匯入

  1、教師簡介司馬懿。

  師:《三國演義》刻畫了近200個豐富多彩、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司馬懿就是其中一個。司馬懿,字仲達,足智多謀。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曹魏大都督,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

  2、生用幾句話簡介孔明。

  師:你也能用簡單的兩三句話介紹一下孔明嗎?***當學生有重複的時候,教師引導如何補充;當學生介紹很簡單的時候,教師引導如何整合。***

  二、初讀課文,藉助題眼,創設統領性問題

  1、師:足智多謀的司馬懿、神機妙算的孔明,這兩人之間會發生什麼事呢?自由讀課文。要求:讀通句子,難讀的字詞句多讀幾遍。難解的詞語可以藉助課後的註釋或聯絡上下文來理解;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師:自信能把課文讀通順、正確的請用你們的坐姿告訴我。***學生停止自由讀***

  出示:

  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教師在檢查中隨機讓學生猜猜個別難解的字詞。如:引、望、於、憑、敵樓等。***

  3、師:把句子讀通順,這已經做到了學好古白話小說的第一步,接下來誰能概括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4、師:是呀,孔明用空城計智退司馬懿,而這些內容文章的課題已經精煉地概括了。你看,孔明如此巧妙的空城計不正是點出了課題中的——***生接讀***“智”字嗎?一起把課題再讀一遍。***引導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藉助課題;引出題眼“智”。***

  5、師:孔明是個智者,大家一定深信不疑。這節課,我們就來找一找、讀一讀、悟一悟,孔明之智到底表現在哪裡?***教師圈出“智”字,並在上面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三、聚焦“空城計”,探究孔明的“佈局精妙”

  1、師:同學們,說到孔明的“智”在這篇課文中表現得最淋漓盡致的那肯定是“空城計”部分了,接下來請大家默讀課文,找出描寫空城計內容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並註上旁註。

  2、交流:說說你找到了哪些內容,又是怎樣體會到孔明的聰明才智?

  3、梳理提升,錘鍊語言。師根據學生回答課件隨機呈現“空城計”相關內容。

  ①將旌旗盡皆隱匿

  ②諸軍各守城鋪,不得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

  ③開啟四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

  ④魏兵到時,不可擅自行動

  ⑤披鶴氅,戴綸巾,

  ⑥憑欄而坐,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4、在引匯出示⑤、⑥兩點時,插上這樣一個教學環節:

  根據學生回答ppt出示: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

  師:我發現這兩句話的內容有些重複,我們也嘗試來改改古白話小說好嗎?

  師生引讀:“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左童子手捧寶劍;***生接讀:右童子手執麈尾。***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生接讀: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師:還有一種改法呢!“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一童子在左,手捧寶劍;***生接讀:一童子在有,手執麈尾。***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生接讀: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讀改後的句子,再提煉孔明的舉止打扮要求自己做到哪幾點?

  5、師:是呀,孔明的安排的確讓人匪夷所思!同學們,你能否用清楚的話說說孔明如此佈局的用意所在?請你選擇其中一句來說說。

  ppt出示句式:孔明“①②③④⑤⑥”是為了 。

  生自由選擇,憑藉句式,進一步梳理、言說;生嘗試用一句話概括地說說孔明“空城計”的用意。***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板書“盡皆隱匿”***

  6、師:你們剛才所說的這些正是孔明空城計想要達到的效果。那麼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ppt出示:孔明這樣做是為了 。

  7、師:是呀,空城計中的這番佈局真是太妙、太絕了。誰能來讀讀孔明這番命令的話呀?

  ***學生讀的不好,教師這樣引導:丞相說話吞吞吐吐,神色慌張,看來丞相心中無底呀,哎,此番我等命休矣!學生讀的好,教師這樣引導:丞相說話神定氣閒,胸有成竹。心中定有退敵妙計,我等儘可放心!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有節奏地讀好孔明的話,感受孔明當時的沉著冷靜及巧妙佈置。***

  8、師:孔明剛才的命令和他自己的一些舉止打扮中,我們一定體會到了孔明之智表現在“空城計”的——***板書:佈局巧妙***

  四、聚焦“起因、結果”,再探孔明之智——沉著冷靜、料事如神

  1、師:空城之計,大智大勇。那麼除這之外,我們還能從哪裡看出孔明的“智”呢?

  學生關注首尾,自主劃找還能體現孔明智慧的句子。

  2、根據學情,隨機選取以下板塊交流。

  板塊一:聚焦“結果”,感受“料事如神”的智者形象

  ***1***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句子

  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

  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2***讀句子說說你感受到了什麼?

  ***3***師:剛才有同學說司馬懿是多疑之人,這點我非常認同。但我想追問一句,司馬懿將大軍盡皆退去的時候,是在猶豫中撤退,還是在堅信中撤退?為什麼?***教師引導學生從司馬懿的言行中去感受司馬懿撤軍時的堅決,並隨機板書:盡皆退去***

  ***3***師:是呀,司馬懿的多疑,孔明料到了;“盡皆退去”的結果,也正是孔明所預料的。這裡我們看到孔明表現出來的又是一種怎樣的“智”呀?——***板書:料事如神***

  板塊二:聚焦“起因”,感受“沉著冷靜”的智者形象

  ***1***輔助設問:如此巧妙的空城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想出來的?

  ***2***理解情況危急及敵我力量的懸殊。

  ①用分數“150000/2500”感受敵我力量懸殊

  ②朗讀感受當時情況危急。

  a、抽學生讀好“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

  b、加上“報”字再讀。“報——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

  ***3***小結:面對眾官的盡皆失色,說說孔明表現的是一種怎樣的“智”?***沉著冷靜***

  五、拓展延伸,啟用閱讀期待

  1、師:面對眾官盡皆失色,他沉著冷靜;面對大兵壓境,他巧妙佈局;最後敵兵盡皆退去,他又料事如神。諸葛亮的“智”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呀!***教師邊說邊用箭頭指向課題中的“智” 字,同時擦去旁邊那個大大的問號。***哎,這個時候知道事情真相後的司馬懿可是最不高興的人了,想想,這時他會有表情,又會說些什麼呢?

  2、師:同學們說得太好了,我們看看羅貫中是怎樣寫的。齊讀——

  ppt出示:懿悔之不及,仰天長嘆曰:“吾不如孔明也! ”

  3、師:其實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事例寫到孔明的智慧。同學們,這裡我找到了其中幾個章節,課後大家可以用今天所學的方式,再去讀小說,感受更豐富、更精彩的孔明智者形象。

  《三國演義》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第八十四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第九十回 驅巨獸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