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生需要做到的三件事

  對廣大剛剛加入自考大軍的考友們來說,如何正確地掌握和有效地運用學習策略,對於提高學習效果和考試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謂學習策略就是自學者在專業選擇課程報考、學科學習以及答題應考等過程中所遵循的規律和採取的方式方法。那麼如何實現呢?結合多方經驗、看法,總結出以下三點供廣大考友參考。
  一、慎重選擇專業、報考課程

  在眾多的自學考試專業中,慎重地選擇一個切合主客觀實際的專業是個首要問題。一般來說,考生應依據工作需要和個人興趣選擇專業。

  這主要體現在課程報考的先後次序和每次報考的課程門數上,關鍵要做到適量和有序。一般來說,每次以報1—2門為宜。每個專業的十幾門課程,一般可按“公共課——基礎課——專業課”的順序報考。有實踐考核的專業宜先報考實踐考核所涉及的理論課程,這樣可以增加實踐環節的考核機會,縮短考試程序。

  二、樹立正確的苦樂觀、科學的學習方法觀

  每位自學者都該認識到,自學考試是苦樂相融的活動,參加自學考試這種苦的磨鍊將鍛鍊人的意志,為今後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無定法,但一定要得法,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則事倍功半,以考生自學為主的自學考試尤其如此。另外,現實生活中一些成功自學者總結出的諸如“抓重點、勤對照;帶難點、常推敲;找疑點、弄明白”的一些學習體會,對廣大自學者也很有指導作用。將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一方面可以以理論指導實踐,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另外,訂閱有關自學考試雜誌,從中瞭解自考政策、獲悉考試資訊、掌握學習方法也是較為可行的辦法。

  三、細心準備、細心答題

  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是知識,即臨考前再次全面領會知識重點、剖析難點,並將其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第二是思想心理,即認識到自學考試是國家考試,既是對知識能力的檢驗,也是對品行修養的考查;第三就是熟悉考試時間、考場,備好筆、刀、尺、橡皮等工具,以免延誤考試。

  考試過程中,有些考生常因粗心浮躁而犯看錯題目、誤會題意等錯誤。一般來說,試卷分發下來以後可以先用幾分鐘時間從前至後瀏覽一下,統觀全域性,定定心;在審題過程中,要按照從左至右的順序,對試題中出現的每一個符號、資料、圖形、表格等都要進行細緻觀察,不遺漏任何一個可能是測量目標之一的細枝末節,準確掌握試題所提供的全部資訊。自學考試作為一種考試製度和教育形式,是有其特點和規律的。自學者只有遵循這些規律原則,並採取一些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才能順利地完成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