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生如何高效學習生物

  在生物學習中,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能力仍然佔據主導地位,學習方法上也和數學、物理沒有大的差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一、記憶是基礎,理解是關鍵

  不少人認為學習生物只是記一記,做做題,應付考試很容易。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學習生物需要記憶但只有熟練的記憶並不是萬能的,常常是記的很熟但是不會解題,不過不記憶卻是萬萬不能的因此需要的是理解性的記憶絕不是死記硬背。很多學生反映自己記憶東西沒有方法,今天背會明天就忘了。《學習科學》高效法裡面為我們提供的有影象記憶法,我們可以把生物裡面那些枯燥難記的內容通過動態影象來記憶,可以通過思維導圖把知識點放在一起,對比類比梳理他們的內在關係,幫助我們記憶基本知識。

  二、注意找規律

  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區域性與整體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從簡單到複雜、從低階到高階、從水生到陸生的進化過程。

  掌握這些規律將有助於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例如:學習線粒體就應該抓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樣較易理解並記住其結構與功能。針對容易混的知識點我們主要通過思維導圖類比對比記憶,例如:無籽西瓜與無籽番茄光反應與暗反應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結構等針對文字敘述多而且較抽象的知識點我們可以巧用圖解法使複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例如遺傳病概率的計算細胞分裂方面的問題種群數量的變化等。這些記憶知識點還是解題都是有規律可尋的。

  三、學好生物學的方法步驟

  第一步 要預習好

  預習是學習的一個好的習慣,在老師講課前,先瀏覽一遍講課內容,通過提取關鍵字,思維導圖來高效的學習知識,不懂的內容標示出來,問題記好。為下一步聽講奠定基礎,使自己的聽講更加有的放矢,聽講時就可以對自己已經弄懂的或重點知識重新加深印象,並比較一下老師的理解與自己的理解有什麼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則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對於自己預習時還不懂的問題,則是聽講的重要內容,一定要當堂弄清楚。對於在預習中產生的問題,如果老師講到了,則要聽懂,如果老師沒有講到,一定要向老師問清楚。預習也為將來的自學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步 要聽好課

  我們需要做的是課上認真聽講,在45分鐘的時間裡完成學習任務:

  首先是聽思路。老師講每節課都有一定的思路,因此,聽課時要注意聽老師是怎樣引出新課題的,又是怎樣把新課題展開的,怎樣講解、歸納的。

  第二是聽聯絡。老師講課時,一定會聯絡許多過去學過的舊知識,使學過的舊知識成為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上課時注意聽這種聯絡,不但可以複習鞏固舊知識,而且對於學習新知識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第三是聽重點、難點。每一節課都有每節課的重點內容,有的課還有一些難點內容。對於重點知識,老師會反覆強調,會不斷地從不同的角度去講解,會圍繞重點提出一些問題,以便讓同學們理解和掌握。

  上課的45分鐘裡,我們可以通過思維導圖補充自己的不足,來高效的學習,非常有效的抓住這45分鐘的時間。

  第三步 複習和作業

  我們有一部分同學,在聽老師講課時,好像聽懂了;翻開課本看看,好像也全明白了;考試時把書本一扔,就什麼都不知道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會課後及時複習。所以在複習時我們必須做到:嘗試回憶、閱讀教科書、獨立完成作業、總結歸納。

  以上是學習的常規,要在實踐中形成習慣,開始時可能會感到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堅持下去就會見到成效,一但形成學習習慣,就會嚐到甜頭。正如:沒有好習慣,成功不容易;有了好習慣,失敗不容易。

  理科班如何學好生物

  生物學科需具備邏輯思維能力

  生物學科的學習應該從熟悉生物學語言入手,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要記憶概念。這裡的記憶與化學、物理原理和公式的記憶一樣,需要以深刻理解為基礎。但是由於生物學科的教學內容多、推進速度快、層次跨度大,所以在學習生物的整個過程中要努力做到對概念深刻理解、準確記憶、精準描述。

  但如果這樣你就認為這是一門偏文的學科的話,那就出現偏差了,其實這個階段,生物對於孩子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都很高,甚至並不比物理、數學這樣看起來更抽象的學科差,所以說要想學好這門課,記憶基礎的生物學概念固然重要,但是透過概念、透過現象去理解和思考才是關鍵所在。

  學習方法與傳統理科無很大區別

  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習,和數學及物理相比,在學習方法上並沒有很大的不同。數學、物理的規律、原理、概念要記憶,生物也一樣;數學、物理需要通過習題加深記憶理解、檢測效果、提高熟練度,生物也一樣。換句話說,其他理科類學習如何進行,生物學習依然可以套用,不過要想提高成績的話,有些內容還是需要家長和學生們注意的。

  由於在初三和高一都沒有相關學習,對生物學的知識、技能的儲備不足,所以首先需要下工夫的地方是課上在老師的引導下緊隨教學過程,認識生命事實,理解生命規律。其次是精準記憶規律、原理,進行相關習題演練。最後是要關注在生活中的常見生命現象,以圖用與所學生物知識、技能加以解釋或解決。

  成績不好主要是不夠重視

  在高中生物課的初期,課程會進展得非常順利,孩子們的成績也還處於較高水平,主要原因是大多數學生興趣高漲所致。但隨著學習時間的延伸,有些學生出了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學生對生物學習不重視或漸無興趣;其次是有些學生認為生物不難,上課“做副業”、課下敷衍作業是這些孩子常見的表現;最後是重記憶輕理解,概念、規律記憶清楚但不會解題常是很多學生的困惑。

  尤其是很多學生直接把生物當成了“副科”,利用上課時間幹其他的事情,等到高二下半學期明白過來時已經落後太多了。所以說,科目本身的難度確實並不大,但學生必須要重視,因為對於理科學習來說,這是一個長期邏輯思維養成的過程,並不是簡單地背誦就能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