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

  七年級生物教案作為學科建設的突破口,其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設計

  精卵結合孕育新的生命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識別男女生殖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2、識別卵子和精子,描述受精過程

  3、描述胚胎髮育過程

  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的觀察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生命的形成,瞭解生命的珍貴,懂得珍惜生命和感恩父母 教學重點:1、說明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是重要的生殖過程

  2、說明睪丸產生精子和卵巢產生卵子

  教學難點:1、說明睪丸和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 2、描述胚胎髮育過程以及胚胎髮育的

  條件和場所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學習生殖系統的結構及功能;第二課時:學習胚胎髮育

  教學方法:討論法

  教學設計:

  一、引入:你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嗎?

  二、學生積極發言說出自己的來源,教師總結引入課題

  三、學生活動:

  1、觀察圖8—1和圖8—2小組討論說出男女生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2、討論:為什麼說睪丸和卵巢分別是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主要器官?

  3、分組討論精子和卵子排出的路線,然後每組代表上黑板畫出示意圖

  4、顯微鏡觀察動物的卵子和精子玻片標本

  5、閱讀課文討論:

  ***1***精子和卵子是在什麼地方相遇的?

  ***2***什麼是受精作用

  ***3***精卵結合而成的細胞叫什麼?

  6、學生自學課文內容,瞭解常用節育方式提出心中的問題或疑惑

  7、學生討論:

  ***1***新生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2***精卵結合後在什麼地方發育?

  ***3***為什麼回有“十月懷胎”之說?

  ***4***人是從什麼地方分娩出來的?

  ***5***母體是通過什麼結構向胎兒提供營養物質的?

  ***6***你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

  四、教師活動:

  對學生的討論結果給予肯定,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並給予補充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有何收穫?你還有什麼疑惑?

  淺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文/黃首磊

  眾所周知,初中生物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對於生物學科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目前很多一線初中生物教師對於實驗教學並不是非常重視,他們僅僅把生物實驗當作得出結論的一個重要手段,卻並未對生物實驗教學投以足夠的重視,沒有讓學生有效的從生物實驗中獲得成就感,沒有讓初中生在生物實驗的過程中得到很好的情感體驗……那麼,究竟如何有效進行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做好課前準備,規範操作步驟

  對於每一次生物實驗,教師在之前都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對實驗教學進行精心的預設。要思考和考慮到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各種問題。有備才可能無患。在具體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控制,不能放任他們自由去做實驗。尤其是對一些難度較大的生物實驗,我們教師在學生做實驗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其加以引導,嚴格規範他們的實驗操作步驟,便於實驗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最終取得理想的實驗結果。

  【案例】:組織學生對“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蛋自質的鑑定”“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還原”實驗進行操作的時候,這些實驗操作相關簡單,只需要進行一些簡單的試劑配置就可以。但是,在實驗之前,教師仍然需要對實驗所需要的材料進行認真的檢查,以免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存在問題。除此之外,在具體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時候,教師必須要在黑板上寫下詳細的操作步驟,讓學生嚴格按照實驗操作步驟完成。在這裡最為重要的是,為了規範學生的實驗操作步驟,教師在實驗之前必須要做演示實驗,讓學生明晰實驗操作的具體步驟。如果沒有做好上述幾個方面,很容易會讓我們的生物實驗教學陷入尷尬的境地。

  不僅是課堂生物實驗如此,對於課外生物實驗也一定要嚴格要求同學們規範自己的實驗操作步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快速的取得理想的實驗結果。才能真正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改進課本實驗,增強實驗效果

  初中生物教材中設計了很多實驗,但是我們有可能發現部分生物實驗在具體操作的時候並未起到理想的效果,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提高生物實驗的效果,我們不妨適時的對教材中的生物實驗進行改進,讓實驗操作變得更加簡單易行。

  【案例】:在組織學生對《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這個實驗進行操作的時候,我發現鼠婦太難以控制,鼠婦對於振動、聲響以及光等都可能產生反應。為了有效提高實驗教學效果,我經過反覆的研究,決定採用蚯蚓來代替鼠婦,因為與鼠婦相較而言蚯蚓更容易控制,並且蚯蚓對光的反應也十分敏感。如果採用蚯蚓代替鼠婦的話,大約1分鐘左右就可以看到非常明顯的效果。經過這樣的實驗改進,同學們進行實驗的時候也更容易操作,取得的實驗效果也更加明顯。對於初次接觸生物實驗的初中生來說,這樣的實驗也更有利於激發他們完成實驗的自信心,增強了他們成功的體驗。對於激發初中生的生物實驗學習興趣也是非常有利的。

  教材中的很多實驗我們教師並不一定要按部就班、一成不變的完成。為了提高實驗效果,對其進行適當的改進也未嘗不可。正所謂教無定法,教師不能陷入教材的固定模式當中。要勇於創新、勇於實踐。這對於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三、設計生物實驗,優化學生體驗

  初中生物教材中雖然安排了很多生物實驗,但是具體到我們的生物課堂教學,這些實驗還是遠遠不夠的。為了增強學生的生物知識體驗,鞏固學生的生物知識掌握,我們適當的還需要設計一些生物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掌握相關的生物學知識。

  【案例】:執教《人的生殖》的時候,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實驗:自己用廢布做了幾個包裹,裡面讓學生裝了大約7、8斤重的書,然後把這些包裹綁在學生腹部,讓他們輪番體驗這種感受。綁上這些包裹之後,我要求學生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走路、掃地、繫鞋帶等等。同學們在體驗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行動的不方便。由此他們也體驗到了孕婦的不容易。在讓同學們談感受的時候,李華同學說:“我現在才知道我媽媽懷我的時候有多麼不容易,以後我一定要加倍對我媽媽好!”王剛同學說:“以後我在公交車上看到孕婦的時候一定加快給她們讓座,他們真的是太辛苦了!”……聽到學生的種種表達,也讓我感覺到非常欣慰,看來這次實驗的效果達到了理想的狀態。

  由上述教學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出,設計生物實驗對於我們的課堂教學有多麼重要。它可以幫助初中生更好的學習和體驗相關的生物學知識,這一點光靠教師講述是很難達到的。因此,我們初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開動腦筋,設計出一些符合教學主旨的生物實驗,優化學生的知識體驗。

  四、結語

  生物實驗教學是我們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我們初中生物教師必須要對生物實驗教學投以高度的重視:做好課前準備,規範操作步驟;改進課本實驗,增強實驗效果;設計生物實驗,優化學生體驗。相信只要做好上述幾個方面,我們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效率一定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單位:廣西靖西縣龍臨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