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詩意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夜雨詩意》是一個很有詩意的題目,在這篇閱讀中,你瞭解作者想要描述的情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夜雨詩意》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歡迎大家參閱。

  《夜雨詩意》閱讀原文

  ①幾年前我在廬山旅行的時候,常常能在荒嶺草徑邊看到房屋的廢墟,斷壁殘垣顯示出它們曾經是一座座精雅別墅的所在,而不是當地山民的居舍。不知是哪些富有的雅士詩興突發,要在這兒離群索居,獨享自然。然而,最終他們都沒有久住,我想多半是因為無法消受荒山夜雨時可怖的氛圍。但毫無疑問,此間的詩意卻是無與倫比的充沛。

  ②去年我遇到一位美國教授,閒談間竟也提到了夜雨。教授說,他也深深迷戀著這種詩意,所以特意在城郊的山頂造了一間考究的白木房子,只要有夜雨襲來,他就立即駕車上山。

  ③他邀請我到他的白木房子裡住幾天,我至今未去,但完全能想象,他對夜雨的領受與我的感悟大為逆反。苦旅的狼狽不見了,荒寂的恐怖不見了,只是在緊張生活的空閒,讀一首詩,親撫一下自然,一切是那樣的輕鬆和瀟灑。

  ④在這裡,我們顯然遇到了一個美學上的麻煩。某種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詩意似乎註定要與艱難相伴隨,當現代交通工具和營造手段使夜雨完全失去了苦澀味,其間的詩意也就走向浮薄。我至今還無法適應在中國傳統的山水畫中加上火車、汽車和高壓電線,儘管我對這種文明本身毫無推拒之意。去一趟四川恨不得買到當天的飛機票,但家裡掛的卻是一幅描盡山道奇險、步履維艱的“蜀山行旅圖”。在燈光燦爛的現代都市街道上駕車遇雨,實在是談不上多少詩意的,只有一次在一個海濱,天色已晚,瓢潑大雨就像把我們的車摔進了大瀑布的中心,司機完全不認得路了,一路慌亂地在水簾和夜幕間轉悠,事後倒覺得有了點詩意,原因也許正是碰到了自然所給予的艱難。

  ⑤在與自然周旋的漫漫長途中,有時自然的暴力會把人完全吞沒,如地震,如海嘯,如泥石流,人一時還很難從中提取出美。人至少要在有可能與自然對峙的時候才會釀造美。在這種對峙中,有時人明確無誤地戰勝了自然,例如汽車、電燈、柏油路的出現,產生了一種鬆快愉悅的美;有時人與自然較量得十分吃力,兩相憋勁,勢均力敵,那就會產生峻厲、莊嚴、扣人心絃的悲劇美。由於這種美襯托了人類嚴峻的生存狀態,考驗了人類終極性的生命力,因此顯得格外動人心魄。人類的生活方式可以日新月異,但這種終極性的體驗卻有永久價值。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吧,歷史上一切真正懂藝術的人總會有迷於這種美學形態,而希臘悲劇及至種種原始藝術總是成為人類不衰的審美熱點。過於整飭、圓熟的審美格局反射了人對自然的戰勝狀態和凌駕狀態,可以讓人產生一種方便感和舒坦感,卻無法對應出一種生命考驗。因此,歐洲啟蒙主義的大師們不贊成法國古典主義的大一統,不贊成把人類的社會生活和藝術生活都處理成凡爾賽宮園林一般的規整。他們呼喚危崖、怒海、莽林,呼喚與之相對應的生命狀態。這便是他們心中的詩意,狄德羅甚至直截地說,人類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詩意。難道是他們在抵拒現代嗎?不,他們是啟蒙者,分明啟蒙出了一個活生生的現代。現代,本不是一種文質彬彬的搭建,而是人類的原始創造力的發展。

  ⑥因此,再現代的人也願意一再地在“蜀山行旅圖”中把延綿千年的生命力重溫一遍,願意一再地品味苦澀的夜雨,然後踩著泥濘走向未來。

  《夜雨詩意》閱讀題目

  11.第①段中,“富有的雅士”與文章題目有什麼聯絡?為什麼文章要從“富有的雅士”說起?***5分***

  12.第④段“在這裡,我們顯然遇到了一個美學上的麻煩”一句中“美學上的麻煩”指的是什麼?請用一句話簡要回答。***5分***

  13.文章第⑤段中,作者闡述了哪兩種美?***6分***

  14.有人認為,“現代”是沒有詩意的文明階段。本文作者是否同意這一看法?為什麼?請加以說明。***6分***

  《夜雨詩意》閱讀答案

  11.提示:文題為“夜雨詩意”,這個意念是由“富有的雅士”的荒墅所引發的,它令作者思考關於詩意的事,便有了下文。

  參考答案:“富有的雅士”無法真正欣賞夜雨詩意,作者藉此引出自己的話題。

  12.提示:根據全文內容理解標題中“詩意”***美學***的含義,再結合④、⑤兩段的內容用簡潔的句子表達出來。

  參考答案:所謂“美學上的麻煩”指的是容易使人產生困惑的美學難題。

  13.提示:第⑤段中的“鬆快愉悅的美”與“悲劇美”即為答案的兩個要點。

  參考答案:人在與自然對峙中,如明確無誤地戰勝了自然,則會產生一種輕鬆愉快的美;當人與自然的較量勢均力敵,則會產生一種悲劇美。

  14.提示:第⑤段中的引用理論,“品味苦澀的夜雨”“踩著泥濘走向未來”均能揭示答案。

  參考答案:不同意。因為作者認為現代是人類的生命力和原始創造力的發展;人類社會仍然會在與自然的較量中產生具有詩意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