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目錄

  七年級語文教材是由選文系統、知識系統、作業系統與助讀系統四個方面構成的,助讀系統是幫助學生學習、理解選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而精心設計的一系列材料。那麼語文教材目錄有什麼呢?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目錄

  1 散步 ***莫懷戚***

  2 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3* 羚羊木雕 ***張之路***

  4* 散文詩兩首

  金色花 ***泰戈爾***

  荷葉母親 ***冰心***

  5 《世說新語》兩則 ***劉義慶***

  詠雪 ***劉義慶***

  陳太丘與友期 ***劉義慶***

  寫作:從生活中學習寫作

  第二單元

  6 我的老師 ***魏巍***

  7 再塑生命 ***海倫·凱勒***

  8* 我的早年生活 ***溫斯頓·丘吉爾***

  9* 王幾何 ***馬及時***

  10 《論語》十二章

  寫作:說真話,抒真情

  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漫遊語文世界

  第三單元

  11 春 ***朱自清***

  12 濟南的冬天 ***老舍***

  13* 風雨 ***賈平凹***

  14* 秋天 ***何其芳***

  15* 古代詩歌四首

  觀滄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灣***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天淨沙 秋思 ***馬致遠***

  寫作:文從字順

  第四單元

  16 紫藤蘿瀑布 ***宗璞***

  17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頓·亨特***

  18* 短文兩篇***蟬 貝殼***

  蟬 ***小思***

  貝殼 ***席慕容***

  19* 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

  20 雖有嘉餚 ***《禮記》***

  寫作:突出中心

  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

  第五單元

  21 化石吟 ***張鋒***

  22 看雲識天氣 ***朱泳燚***

  23* 綠色蟈蟈 ***法布林***

  24* 月亮上的足跡 ***朱長超***

  25 河中石獸 ***紀昀***

  寫作:條理清楚

  第六單元

  26 小聖施威降大聖 ***吳承恩***

  27 皇帝的新裝 ***安徒生***

  28* 女媧造人 ***袁珂***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金波***

  30 寓言四則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伊索***

  蚊子和獅子 ***伊索***

  智子疑鄰 ***韓非***

  塞翁失馬 ***《淮南子》***

  寫作:發揮聯想和想象

  綜合性學習 少年正是讀書時

  課外古詩詞背誦

  龜雖壽 ***曹操***

  過故人莊 ***孟浩然***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夜雨寄北 ***李商隱***

  泊秦淮 ***杜牧***

  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觀書有感 ***朱熹***

  浣溪沙 ***晏殊***

  如夢令 ***李清照***

  名著導讀

  《繁星》《春水》:母愛·童真·自然 ***冰心***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伊索***

  附錄

  附錄 硬筆書法

  替換課文

  風箏 ***魯迅***

  夏感 ***樑衡***

  童趣 ***沈復***

  山市 ***蒲松齡***

  郭沫若詩兩首 ***郭沫若***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靜夜 ***郭沫若***

  七年級語文知識點

  重點課文:《風箏》

  理清思路:

  北京冬季空中的風箏→故鄉春天多姿多彩的風箏→虐殺弟弟風箏夢→讀書明理無限懊悔→想補過而不得→再回北京現實的冬天。或:回憶前→回憶中→回憶後

  概括段意

  本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由景入題,即由北京的冬天引出對故鄉春天的描寫。

  第二部分***3-11段***,敘述“風箏事件”的經過。

  第一層***3、4段***,“我”少年時虐殺了弟弟的夢。

  第4段記敘要素

  時間:有一天。 地點:堆積雜物的小屋。人物:“我”和弟弟。 起因: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後園拾枯竹。 經過:“我”發現弟弟在專心致志地製作風箏,粗暴地折毀了弟弟精心製作的風箏。 結果:得到完全的勝利,於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裡。

  第二層***5、6段***,“我”中年時讀了兒童教育的書籍後感到無限懊悔。

  第三層***7-11段***,“我”想補過而不得的經過。

  第三部分***12、13***,由景襯情,即由故鄉的春天回到北京現實的冬天,照應開頭。

  課文內容:

  1、“我”弟弟“最喜歡風箏”,文中哪些地方作了描述?①“他……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於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②躲進平時很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專心致志地偷做風箏,被"我"發現後異常害怕***此時越害怕,越能表現出他當初興趣之濃厚,自做風箏願望之迫切,因為他肯定考慮過一旦被發現的後果***,在我毀掉他的風箏後,他獨自絕望地站在小屋裡***希望越大,失望才會越大***。

  2、“我”弟弟最喜歡風箏作為事例,它能證明文中的哪個觀點? “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結合全文說說“我”原來的看法,並談談你對兒童玩遊戲的看法。

  “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他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餘略。

  3、讀了幾遍課文後,你便會發現作者的無限懊悔正是作者嚴於責己,勇於自新的表現。那麼,你能說說作者是如何逐步寫出自己無限懊悔的嗎?

  ①"我"管教弟弟,弟弟想放風箏而不可得,並且,粗暴毀壞了弟弟後來忍不住偷偷製作的風箏。這是後來作者產生懊悔的根源所在。②"我"的小弟弟,那時"多病,瘦得不堪"。文章愈是把小弟寫得可憐,就愈反襯出"我"後來感情負重的份量,加深了作者的懊悔情感。③中年讀書明理後,深知少時所做十分愚蠢,從此一直想方設法努力補過卻已不可得,終使作者本已很深的懊悔情感又無休無止地折磨著自己了,以至懊悔無限。

  4、如何評價作品中的"我"?

  從"我"的動機和行為看,"我"認為放風箏"沒出息",玩物喪志。作為哥哥,"我"從關心弟弟健康成長的角度粗暴地制止了弟弟做風箏放風箏。但"我"當時還是"少年",平時身受封建思想毒害而不能自覺,做出精神虐殺的事來,"我"不能負全部責任,封建禮教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我"也是一個受害者。

  從"我"後來的覺悟和轉變看,"我"以前的謬誤是在不自覺的狀態下"善意"做出的,一旦到了中年讀外國書明理後,眼前才展開了"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這一幕,於是心如鉛墜,長期想法補過而不可得,深受懊悔心情無休無止地折磨,"我"也成了受害者。

  深入探究:

  1. 作品中,"我"的弟弟有沒有受過封建思想的毒害?為什麼?

  "我"的弟弟也深受封建思想毒害,這從作品有關描述中可以看出。

  ***1***"我"是哥哥,他從內心深處也認為受"我"管教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雖然他"最喜歡風箏",卻因為"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 他就只好強忍著放風箏的強烈慾望,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呆看空中別人放的風箏出神。

  ***2***後來終於忍不住偷做風箏,被"我"發現時,他"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這也表明"我"的小兄弟已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誤認為自己玩風箏是沒出息的事,所以偷玩,被平時就怕的對自己管教甚嚴的哥哥發現,因自認有錯而害怕異常。

  ***3***也許正是自認沒理,所以漸漸淡忘了兒時風箏被毀一事。

  2. 聯絡全文,結合時代背景,談談你對作品最後一段的理解。

  最後一段又回到現實中的北京冬季。"故鄉的春天"指的是空中的風箏,因此,第一句實際上就如同說"故鄉春天天空中常見的風箏又在這北京的天空中了,這既引起"我"對很久以前的兒時的回憶,而這回憶卻又帶給我無限懊悔而終使人感到悲哀,這悲哀之所以"無可把握"是因為"我雖清楚了產生這種悲哀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這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社會,可偏又苦於無法改變。

  後面一句大意是說:"我不如不看這春天的標誌--風箏,躲到嚴冬中去,以求能擺脫風箏事件所造成的無限懊悔的心情折磨。但是,釀成風箏事件的封建思想,在北洋這閥統治下的現實生活中還十分猖獗,勢力強大,令人生寒。啟示人們如不改革整個社會,孩子們仍不會獲得"春日"的愉快。 文章來自:學優網

  本文語言

  1.第一段中"灰黑色",準確傳神地描寫了在白色積雪的映襯下"禿樹枝"的特有色彩和神韻。

  2.第二段中的"寂寞"是孤單冷清的意思,用在這裡準確寫出了瓦片風箏既伶仃地放得很低,又沒有風輪發出沙沙聲的特點,同時又帶有擬人化的色彩,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3.第四段中的"傲然",在文中指"得意"的樣子。因為"我"認為作為哥哥,教管"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的弟弟,是份內的事,更何況這次是憑著"我"的智慧準確推測又當場抓獲,並恣意發洩一腔怒氣毀壞了弟弟正在偷偷製作的風箏,取得了完全的勝利,所以,走的時候,內心的那股得意勁不禁溢於外了。

  4.第七段第一句冒號後的四個短分句,語氣急促,語意一層一層地遞進,準確表達出"我"補過心理的急切與真誠。

  示例:閱讀《風箏》***節選***,完成1——5題。***18分***

  但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

  我還能希求什麼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

  1.根據下列的表述,找出文中對應的詞語。***3分***

  ①身體因寒冷、受驚等而蜷縮、顫 抖

  ②費盡心思。苦 心 孤 詣

  ③驕傲的樣子。傲 然

  2.“我”對風箏十分“嫌惡”,有哪兩種具體表現?請概括回答。***4分***

  ①認為小兄弟看放風箏可笑可鄙。

  ②破壞***折斷、踏扁***小兄弟製作的風箏。

  3.從小兄弟自己製作精美風箏這件事看,小兄弟具有什麼可貴素質?***2分***

  豐富的想象力和較強的動手能力***或:具有創造精神***。

  4.畫框詞語“精神的虐殺”的含義是扼殺兒童喜歡遊戲的天性。

  5.“我”做了錯事,二十年後向小兄弟提起,小兄弟是什麼感受?“我”有沒有“補過”呢?***3分***成年之後,弟弟對此事全然忘卻,毫無怨恨的寬恕。對此,作者的心因感動而沉重,後悔不已,深深自責。

  6.作者在文中寫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結合自己的體驗,談談你對兒童玩遊戲的看法。***4分***

  遊戲是兒童的天性,是兒童快樂成長的表現,玩物未必喪志,遊戲可培養觀察能力、動手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