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書設計模板

  設計一份優秀的職業生涯規劃書能幫助幼師專業的工作者找到自身的職業生涯發展奮鬥方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

  一、自我分析

  1、我的性格,興趣

  我的性格開朗,主動向上。可能是喜歡看推理小說的原因,遇事我更喜歡先分析在行動,所以有時不免給人造成一種行動“慢一拍”的印象。可能是性格不喜急,我做事總是慢悠悠的,喜歡計劃好之後再進行。自我認為有一定的抗壓能力、,對於事情是否成功在心裡還是有些計較的,但更多的,在失敗之後我不會怨天尤人,而是靜下心來分析事情的因果,吸取教訓。我不是個非常有恆心的人,有些事一開始是出於興趣,後來則是習慣,最後會變成一種負擔。

  我喜歡聽輕音樂,最喜歡的是班得瑞,因為我覺得他們的曲子非常乾淨、純粹,而這種乾淨、純粹是我在現在的流行音樂中很難找到的。我喜歡看書,尤其是推理、古典詩詞類的。推理方面尤其喜歡東野圭吾的《白夜行》,而古典詩詞則最喜歡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見》。

  我不太擅長人際交往,不懂得處理人際關係,所以這方面就比較隨遇而安一些,但是幸運的是,我總能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我的交往準則。更多的時候我喜歡單獨行動,因為我覺得這樣非常節省時間也很快捷。

  2、我希望在校期間能夠培養的能力

  鋼琴:因為喜歡音樂,也尤其喜歡鋼琴。小時候因為種種原因我不能學習這一美妙的樂器,但是現在終於有機會了。我希望能夠把握住這個機會好好利用,在課餘時間利用學校提供的琴房資源勤奮練習,能讓我在畢業的時候彈得一手好鋼琴。美術:我最喜歡素描。但我知道,作為一個將來的幼兒教師,只會這一種也是決然不夠的。要廣泛學習各種各樣老 師教授給我們的知識,不管是簡筆畫還是色彩、手工,都要認真學習。心靈且手巧,這是一個幼兒教師所必備的。

  聲樂:學校的一大特色就是特長教育。我的聲音先天條件不好,但我非常喜歡唱歌,也勤奮練習老師交給我的各種發聲練習,並且在匯課時認真準備,聽取老師給我做出的評價和糾正,也主動鍛鍊自己自彈自唱的能力。

  舞蹈:我曾練過一段時間芭蕾,所以學校的舞蹈課程對我來說並不算是特別難。可軟功方面我就不行了。為了培養出色的氣質,我要加緊自己的形體訓練,不僅僅是課上要練習,在課餘時間也要努力訓練。

  3、我的價值觀

  我堅信“能者多勞”,“天道酬勤”。

  4、同學、老師對我的評價

  學習勤奮,成績優秀。但遇事細心不足,不能透過表象看本質。脾氣有些暴躁,但幸好耐心有補足。總的來說還是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和更高的上進心。

  二、SWOT分析

  1、我的優勢

  雖然在幼師尚未開始專業課程的學習,但我是雙語班的學生,能在英語方面佔領一定優勢。尤其是現在語言教育方面急缺既能教會孩子英語又能理解幼兒心理的專業幼兒英語教師。幼兒教師的畢業生在就業崗位方面也是供不應求。並且“十二五”中,講幼兒教育納入了發展行列,更讓幼兒教師這一崗位顯得蓬勃朝氣,幼兒教師的春天就要來了。

  2、我的劣勢

  雖然是雙語班的學生,英語同級生中算是拔尖,但英語水平在廣大同齡人中還是不容樂觀。況且我五年之後的學歷是大專文憑,為了將來更好的就業前景,我必須參加專升本考試。專升本考試在2010級學生中是最後一屆,這樣我也只有一次可以考上大學的機會。不無說是危險。山師、曲師等優秀師範學院已經不再招收專升本學生,這條路的前景不能說是不慘淡。學歷方面,我就會輸給高中畢業學生一大截。在幼兒師範,更多的需要學生綜合素質。我雖然能夠在文化課方面佔有一定優勢,但比起一部分特長生,還是差的很遠。

  3、外部環境的機遇

  十二五規劃中將幼兒教育納入規劃前景中,大大促進了幼兒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市區開始增設幼兒園,幼兒園也需要更多老師,孩子們需要更好的小班化教育,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大大刺激幼兒教育,崗位的不斷增多給我們更多就業機會的同時也給了我們選擇的權利。

  4、外部環境的劣勢

  崗位的需求量越多,社會的重視,也增加了這一行列的競爭。為了得到好的前景,必須更加的努力,修習自己,讓自己脫穎而出。

  三、五年內行動計劃

  高一:紮實基本功,學校的各門文化課在學好的基礎上要延伸,儘量向普高的高度接近;技能技巧課正處於打基礎的階段,要堅持練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在以後的各種比賽或就業中有所表現。

  高二:高二會開始接觸專業課,一定要紮實專業課的學習,為以後的幼兒園實習打下基礎;文化課方面不能放鬆,在延伸的基礎上,要注重實用性,多學習一些相關的故事、實驗,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做準備;技能技巧課依然要堅持練習。要特別注意計算機的學習,爭取多參加計算機的考試。

  高三:高三會有一項“六項全能大賽”的選拔,六項全能包括:舞蹈、鋼琴、美術、普通話、聲樂、視唱。這六項中必須至少有一項是特長,這就需要我在高一、高二時期打下基礎,努力學習給老師留下好印象的同時,也請他們多加指導。

  大一:大一時期的雙語班會非常辛苦,別的教室都有數節自習課,但我們要利用這些自習課學習句法、語法、英美文化等英語專業課程,要利用這個機會好好的學習,爭取能夠在四年之內拿出PETS的五級。特別關注一下政治課的學習***普高政治***,學習一些簡單的理財投資知識和法律基礎。

  大二上學期:做出選擇——直接就業、或參加專升本、自學考試等繼續深造。

  大二下學期:實習階段與結束。在這期間不僅要注意專業課知識的實踐,也要緊跟資深老師們的腳步,發展自己的知識,為以後如果選擇這條路打下一個牢固的基礎。實習結束之後,做出最後的抉擇。

  四、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我發現自己未來五年的路是會很累的,但我不怕。

  或許過程中一定少不了艱辛,但沒有付出,哪有回報?我深信現在的付出換來的將是未來光明的前途。我不會浪費青春的大好時光,現在正是積累的階段,厚積才能薄發。我不會屏棄自己的夢想、自己的信念。即使會累會難過,但我依然你堅信我所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餘下的只要堅持,日復一日的堅持。雖然在規劃中有些事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但要日復一日的堅持可不簡單。我相信,我會為了我的未來而堅持下去!天道酬勤,我深信不疑!

  ***二***

  20世紀80年代以來,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已成為幼兒教師專業化的主要方向和主題。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一般存在著兩條路徑:即外控式的幼兒教師專業化和內驅式的幼兒教師專業自我發展。前者是指對幼兒教師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培訓和提高,它源於社會進步和教育發展對幼兒教師角色與行為改善的規範、要求和期望;後者則是指幼兒教師個體的自我完善與自主發展,它源於幼兒教師自我角色的願望、需要以及實踐和追求。以往學術界對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大多是以外控式幼兒教師專業化為切入點進行的,而本文著重探討的則是幼兒教師專業自我發展的基本策略。

  一、自我意識:幼兒教師專業自我發展的基礎

  教師專業自我意識是指教師自身對教育情境中自己專業現狀的總體認識、體驗、評價和期望。當今“以兒童為本”的教育理念呼喚幼兒教師的專業自我意識,要求幼兒教師首先是全面發展和人格完善的人,應努力成為自覺創造自身職業生命的主體。教師是一種高自律性的職業,幼兒教師專業自我意識對專業發展具有明顯的制約作用。幼兒教師專業自我意識在時間維度上,包括對自己過去專業發展過程的意識、對自己現在專業發展狀態和水平的意識、對自己未來專業發展規劃的意識;在內容維度上,則包括幼兒教師在專業精神、教育理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智慧等方面的自我意識。

  幼兒教師的專業自我意識是幼兒教師真正實現自主專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它既能將幼兒教師過去的發展過程、目前的發展狀態和以後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結合起來,使得已有的發展水平影響今後的發展方向和程度、未來的發展目標支配今日的教育行為,又能增強幼兒教師對自己專業發展的責任感,從而確保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自我更新取向。幼兒教師的專業自我意識過低或過高,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和阻礙幼兒教師的專業自我發展。例如,如果幼兒教師認為幼兒教育是一個穩定的、缺乏挑戰的職業,是一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機械重複工作,那麼,三十年的幼兒教師生涯或許就是他一年工作的三十次重複;而如果過高估計、過分自負以至虛妄自大的專業自我,則又會導致其因盲目自尊而藐視教育理論,輕視他人有益的教育經驗。

  二、自我規劃:幼兒教師專業自我發展的關鍵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長期的積累過程,任何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成長,都要經歷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存在著發展的階段性。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自我規劃就是幼兒教師本人為自己的專業發展設計一個藍圖,為引導、監督和反思自身專業發展提供一個參照框架。為此,幼兒教師需要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性理論,全方位分析自身狀況,正確判斷自身目前所處的發展狀態,預期自己的發展方向,確定發展目標,制定發展計劃,使自己的專業發展在專業元認知的基礎上有序地進行。幼兒教師從人職到成熟,一般要經過以下4個階段:一是為本專業生涯的生存而適應的階段,這是一個對幼兒教師而言極具挑戰性的時期,它意味著面對新天地急盼成功的一名新幼兒教師,面對複雜的教育情境與工作環境,個人的矛盾心理不斷形成,困惑也隨之產生;

  二是具備了適應本專業能力的階段,該階段的幼兒教師常常會問自己這樣一些問題:“我如何幫助一個靦腆的孩子?”“我如何幫助一個調皮的孩子?”“我如何幫助一個看上去不願學習的孩子?”這時教師的教育能力已從原來的形式的層面開始轉入到與教育和兒童發展切實相關的一些具體問題上;

  三是開始厭倦與兒童一起做同樣事情的階段,該階段的幼兒教師已開始不願與兒童一起做事情,而喜歡與同事聊天、交流,看雜誌,或通過各種途徑搜尋一些其他資訊,並開始關注本專業領域的一些新發展,這時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已開始進入到理論層面;四是本專業的相對成熟階段,該階段的幼兒教師已具有了足夠的教育教學經驗,並能提出一些較深刻、抽象的、要求反思和探究性的問題,這時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已開始昇華到教育的精神層面,對於教育有了相對成熟的理解。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理論要求幼兒教師在制定專業自我發展規劃時應做到:首先,自我分析,全面認識自己的能力、興趣、優勢和缺陷;其次,環境分析,把握專業發展的大方向,使自己的發展與學校、社會和兒童的需求結合起來;第三,確立目標,形成專業發展願景,列出優先發展領域、短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等;最後,擬定專業發展路徑,精心設計行動方案。

  三、自我反思:幼兒教師專業自我發展的有效方法

  反思是思考的一種方式,是在頭腦中對大量豐富、具體、生動的感性材料加以梳理,並運用總結、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思維過程。美國學者舍恩認為,人們職業水平的提高,最重要的渠道不是離開職業活動的專門學習,而是在職業實踐中不斷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則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反思=教師成長。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瀾教授也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多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可見,自我反思是教師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重要來源,是教師專業自我發展的有效路徑和方法。自我反思強調幼兒教師的思考和體驗。

  體驗意味著作為教育主體的幼兒教師對教育行為的自覺體悟和反省,體驗使得自我反思超越了單純的技術或方法論層次,而成為幼兒教師的存在方式和專業生活方式。眾所周知,專業知識是建立在專業經驗的基礎上的,但是如果不能對自身經驗進行積極的體驗和反思,經驗對專業知識的增長就不會有多大貢獻。積極的體驗與思考可以讓幼兒教師從經驗中學到一些情境化、個人化的實踐性知識,領悟教育的意義並提出新的教育方法。

  為了進行有效的體驗和反思,幼兒教師可以通過撰寫反思札記幫助自己進行教育反思。反思札記的撰寫比較隨意,就是把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和困惑記錄下來,以幫助自己重新審視和認識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例如,在一堂課中,你認為最精彩和最糟糕的教學片段是什麼?為什麼這樣認為?哪些教學設計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哪些幼兒的表現有了進步?等等。每天花幾十分鐘的時間對這些問題做出反思和回答,不管簡要還是詳細,這些答案對於加深自己對教學的理解,發現自己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並求得改進是非常有意義的。因此,我們可以將撰寫反思札記看作幼兒教師進行自我反思的一條重要途徑,它將十分有助於幼兒教師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的教育反思能力。

  四、成就動機:幼兒教師專業自我發展的根本動力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