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分閱讀答案

  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分問題,是西方美學界討論的一個熱點問題。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關於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分》閱讀材料

  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分問題,是西方美學界討論的又一個熱點問題。

  我們認為藝術是可以界定的,藝術的本體就是審美意象,因而,我們認為藝術與非藝術是應該加以區分的,區分就是看這個作品能不能呈現一個意象世界。由於美***意象***與美感***感興***是同一的,因此區分也就在於這個作品能不能使人“興”***產生美感***。王夫之說:“詩言志,歌詠言,非志即為詩,言即為歌也。或可以興,或不可以興,其樞機在此。”王夫之在這裡把可以不可以“興”作為區分藝術與非藝術的最根本的標準,這是非常深刻的。這是從藝術的本體著眼的。藝術的本體是審美意象,因此它必然可以“興”,也就是它必然使人產生美感。如果不能使人產生美感,那就不能生成意象世界,也就沒有藝術。

  西方現代主義藝術和後現代主義藝術的一些流派提出了否定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的主張。1917年大名鼎鼎的杜尚在美國紐約把一件瓷質的小便器命名為《噴泉》提交到藝術展覽會,由此引發了一場爭論:什麼是藝術?藝術與非藝術有沒有區別?這件小便器本是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品,是一件“現成物”,現在杜尚在上面簽上一個名字,就把它從實用的語境中抽脫出來,並把它放入藝術品的語境中。杜尚這樣一個做法,它的意義就在於抹掉藝術品與現成物的區分,抹掉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分。在杜尚的影響下,西方後現代主義的許多流派。都提出消除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分的主張。其中以“波普藝術”和“觀念藝術”這兩個流派最突出。

  波普藝術家所做的就是把世俗生活中的“現成物”,如破汽車、破包裝箱、破鞋、舊輪胎、破布等等,通過挪用、拼貼、潑灑顏料、弄成模型、奇異的組合等等手法,努力使其變得鮮豔、醒目,既像廣告又像實物陳列。波普藝術家認為這樣的“現成物”就成為藝術品了,其代表人物安迪•沃霍爾說:“每個事物是美的,波普是每個事物。”觀念藝術也是受杜尚的啟示而產生的,觀念藝術家約瑟夫•庫蘇斯就說,杜尚的“現成品”構成了從“外表”到“觀念”的變化,所以是“觀念藝術”的開端。杜尚說過:“觀念比通過觀念製造出來的東西要有意思得多。”一個“現成品”之所以成為藝術,就在於藝術家賦予它一種觀念。在觀念藝術家那裡,一切東西,文字、行為、地圖、照片、方案等等,只要是能傳達觀念的,都可以是藝術。

  我們在前面說過,我們認為藝術的本體是審美意象,所以我們認為藝術與非藝術是應該加以區分的。區分就在於這個作品能不能呈現一個意象世界,能不能使人“感興”。

  拿波普藝術家來說,他們把工業社會的“現成物”通過挪用、拼貼等手法而命名為“藝術品”,但他們並沒有解決如何使“現成物”的“物”性轉化為精神性的問題。波普藝術家把廢品從垃圾堆裡撿出來,並且放置到美術館內,卻仍然沒有賦予它們生命。因為藝術家沒有賦予它們以“情”、“意”。波普藝術家成了藝術中的拜物教,藝術的生命不是“物”,而是內蘊著情意的象***意象世界***。波普藝術總讓我們看到物,卻很難讓我們觀到“象”,因為沒有“情”,“意”便不能感興,不能感興便不能生成意象,不能生成意象便不是藝術。當然,我們也不否認某些波普作品那種奇異的組合也能產生某種奇異效果,但是那種奇異效果並不是審美的效果。

  觀念藝術家把觀念作為藝術的本質從而否定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分,在理論上也是不能成立的。觀念不是藝術。王夫之一再說,藝術不是“志”、“意”,藝術是“意象”,而“意象”與“志”、“意”是根本性質不同的兩個東西。“意象”使人感興,“志”、“意”不可能使人感興。把觀念作為藝術從而否定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分,同樣是不能成立的。

  總之,否定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的主張是不能成立的,西方後現代主義藝術家的某些“作品”,沒有任何意蘊,因而不能生成審美意象,也不能使人感興.它們不是藝術。***選自《文藝研究》2009年第11期,有刪改***

  《關於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分》閱讀題目

  1.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王夫之從審美意象著眼,把能否“興”看作是區分藝術與非藝術的最根本標準。

  B.杜尚的《噴泉》只是一件單純的“現成物”,並非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品。

  C.文中引用了安迪•沃霍爾和約瑟夫•庫蘇斯的話是為了說明如何界定藝術。

  D.西方後現代主義的一些“作品”缺乏審美意象,無法感興,不能稱之為藝術作品。

  2.關於“波普藝術”,以下說法與文意不符的一項是*********3分***

  A.波普藝術主張否定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抹掉了藝術品與現成物的區分。

  B.波普藝術認為,生活中的“現成物”通過挪用、拼貼等手法可成為藝術品。

  C.波普藝術把生活中廢棄的物品通過挪用、拼貼,讓“物”性轉化為精神性。

  D.波普藝術總讓我們看到物,但不認同能傳達觀念的“現成物”,都是藝術品。

  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詩言志”,能“言志”者即為藝術。

  B.“詠言”者即為歌,即為文藝作品。

  C.能讓人觀到“象”者方為文藝作品。

  D.有“意”者即為作品,亦即為藝術。

  《關於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分》閱讀答案

  1.C***本題考查文中內容要點的概括分析,能力層級C。C項安迪•沃霍爾是波普藝術的代表人物,引用他的話是為了說明波普藝術的主張;引用約瑟夫•庫蘇斯的話,是為了說明觀念藝術是受杜尚的啟示而產生的。***

  2.C***本題考查文中重要概念含義的理解,能力層級B。C項,波普藝術並沒有解決如何使“現成物”的“物”性轉化為精神性的問題。***

  3.C***本題考查分析綜合文中作者的基本觀點,能力層級C。A項D項“志”和“意”不能使人“感興”,因此,“言志”、“有意”均不能產生美感,均不是藝術。B項歌詠言,但若不能興,詠言者亦非文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