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者的自由閱讀答案

  孤獨真正的價值,在於更深切地品味人生,擁有人生精神天地的自由。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孤獨者的自由》閱讀材料

  與左拉的關係,貫穿著塞尚的一生。

  這兩位巨人的友誼,始自1852年.那一年他們一同進入艾克斯的包蓬中學.左拉12歲,塞尚13歲.他們志趣相投,很快結為夥伴.學習之外,一起去游泳,釣魚,爬山,人高馬大的塞尚還成了弱小的左拉的保護者,後來他們都千里迢迢北上巴黎,左拉從文,塞尚事畫.從成長到成功幾乎全在一個城市裡,但為什麼他偏偏要把自己的摯友塞尚寫進小說,並寫出一個藝術事業上徹底失敗的人物呢?

  我們去艾克斯那天正趕上週末。

  一扇不起眼的暗紅的門板,門兩旁的石牆快給從院內湧出的繁盛的綠藤整個包住了,"塞尚畫室"的標誌牌也給遮住,看上去不像是"故居",好像塞尚還在裡邊.我屈指敲門.門聲一響,忽然弄不清是想敲開塞尚的家,還是想敲開藏著許多祕密和答案的歷史。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是印象派的形成期,巴黎的畫家們正醞釀著繪畫史上一場偉大的革命.雖然塞尚也是這運動的一員,但他無法融入這個畫家群體.可以說,在當時的法國,他是另類中的另類,塞尚實際上是埋藏在早期印象派中的一個叛逆。

  於是他給人們的印象,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他孤單無助,天天被各種攻擊打得滿身彈洞;惟一能夠給以支援的是他"人生的夥伴"——左拉,可是就在這"生死關頭",左拉忽然把他拉進那部《傑作》中,把他寫成一個固執己見,終生失意而無可救藥的畫家,最後走投無路而自殺!

  其實,早在他們到達巴黎之時已經分道揚鑣,雖然,他們彼此往來,相互贈書贈畫,友誼看似延長著,實際上卻沒有加深.塞尚不主張畫家做太多抽象的文學思考.他認為畫家應該用眼睛去觀察自然,頭腦只是用來研究表現方法.他在自己的世界裡涉入愈深,就與左拉的世界距離愈遠.左拉與馬奈等人的志同道合遠遠超越了同塞尚源自童年那一份久遠的情誼.左拉完全不瞭解失意潦倒的童年摯友塞尚,對自己卻一如往昔的情真意切!故而在人生的意義上,左拉對塞尚的打擊是帶有毀滅性的.

  走進塞尚故居的大門,暗紅的百葉窗全都開啟著,簡簡單單,沒有任何裝飾,卻令人感到它內在的豐富,濃郁,神祕,寂寞,還有浸透塞尚一生孤獨的氣息。

  顯然,左拉完全清楚《傑作》對於塞尚本人意味著什麼了。

  儘管如此,塞尚表現得很平靜,他實在太在乎與左拉這份情誼了!可以說他對左拉的友誼是他人生"最大的情感".當然,他與左拉中斷了一切往來與書信.這一切,左拉當然明白,但卻並沒有任何良心的的觸動,也沒有任何主動和解的表示.左拉曾從巴黎到艾克斯來看望另一位友人,居然沒有與塞尚通個信兒.塞尚得知後,緘默無語,甚至臉上任何表情也沒有.他把自己的內心遮蓋得嚴嚴實實.1902年9月,當塞尚聽到左拉煤氣中毒而身亡時,當即震驚得幾乎跌倒,一連幾日,坐在畫室裡,不住地流淚.對於一個真正的男人,失去友誼與失去愛情一樣都是深切的痛苦。

  這痛苦一直伴隨著他藝術上的孤獨。

  當然,歷史證明塞尚最終得到成功.人們終於明白,塞尚是一個藝術的先覺者.但先覺者在他坎坷又漫長的歷程中,總是喝盡了孤獨的苦酒。

  從塞尚的故居走出,登上後邊的高地,便可遠眺聖維克多山.這座山雄偉又坦蕩的形象由於數十次出現在塞尚的筆底而聞名天下.廣袤的山野上,村莊,樹林與丘陵黃黃綠綠,全是塞尚的色塊;在陽光下,一切景物強烈又堅實的輪廓,使我們想起塞尚有力的筆觸,還有他那句詩意的話:"我們富饒的原野吃飽了綠色與太陽。"

  晚年的塞尚依然天天揹著畫架與畫箱在山道上上下下,在寫生中,他時時會走過阿爾克河.半個世紀前,他和左拉常來這裡釣魚和游泳.喧響的河水多麼像他們往日的歡聲!1906年,艾克斯的圖書館為左拉制作一尊胸像,塞尚被邀請參加揭幕儀式.塞尚與左拉共同的老友紐瑪·柯斯特講話時,回憶起他們的童年往事,塞尚忽然失聲痛哭,而且勸慰不止.這哭聲讓人們感受到強烈的震動,並由此忽然懂得這位藝術家內心深厚的情感和深切的孤獨。

  但是不要以為孤獨僅僅是人生的不幸。

  塞尚說:"孤獨對我是最合適的東西.孤獨的時候,至少誰也無法來統治我了。"

  他說出孤獨真正的價值。

  《孤獨者的自由》閱讀題目

  小題1:本文在寫作上一個最大的特點是敘議結合,作者三次寫到塞尚的故居***或周圍環境***,請簡要分析三次描寫的作用。

  小題2:全文最後一句話中,"孤獨真正的價值"指的是什麼?

  《孤獨者的自由》閱讀答案

  小題:.第一次:寫故居的外部特徵,幽靜,隱祕,引出對左拉與塞尚一生複雜關係的探討.第二次:寫故居的內部特徵,豐富,孤獨,引出對塞尚孤獨豐富的精神世界的探討.第三次:寫故居的周邊環境,暗示了塞尚的藝術與大自然的密切關係。

  小題:孤獨者可以更深切地品味人生,孤獨者可以擁有人生精神天地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