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

  現代文閱讀是中考語文的必考題型,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2.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二、自然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主要作用

  1.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

  2.推動情節發展;

  3.渲染氣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題。

  三、句子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分析

  1.對上文***或全文***:照應上文、首尾呼應、總結上文***或全文***;

  2.對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

  3.對上下文:承上啟下***過渡***。

  四、句子比較分析題

  ★常見題意:原句換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與改句哪個好?

  ★答題方法及步驟:

  1.表明觀點***行不行,哪個好***;

  2.分析原句優點;

  3.分析改句缺點。

  五、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

  1.這種題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從另個層面上來說,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關語句,所以你首先應該找出原文中的相關語句;

  2.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將原文中的語句變成自己的話,可以採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適用於原文相關句子較長的情況;

  ②翻譯句子法,適用於文言文語段;

  ③解釋重點詞法,適用於原文語句中有生僻詞;

  ④變換句式法,適用於原文使用的是疑問、設問、反問的語意未能完全明確的句子,而題目又要求作出明確表達的情況。

  六、文段中主人公的判斷

  原則:必須依據本文的主題。

  例如:《社戲》--“我”。

  散文***包括雜文、通訊、一般記敘文***中的“我”等於作者本人;而小說中的“我”不等於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礎上通過虛構塑造出來的人物形象。

  七、評價作家作品

  1.應以對作家、作品的進步性作肯定性評價為主;

  2.對作家、作品的侷限性應點到為止,重點在於歷史侷限性。

  八、根據閱讀短文的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

  1.用第一人稱;

  2.採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九、根據語境,補寫心理活動

  1.必須用第一人稱;

  2.必須仔細研讀具體語境。

  十、根據短文提出的觀點補充舉例

  1.可舉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說服力,並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識面,但一定要寫準確人物、事件,切忌張冠李戴。

  2.也可舉凡人事例,可以編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實感,切忌過於誇大,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編亂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簡短評價

  十一、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須包含兩個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時間***季節、年代***、地點、環境如果有特定意義,也應概括在內。

  十二、劃分段落、層次,概括段意、層意

  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線索,藉助文章中的過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詞語,表時間變化的語句,表地點轉換的語句,還要注意人物出場的先後順序。

  十三、提煉中心、主題

  要注意體會本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蘊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詞語,如概括主要內容,一般用: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如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達……、抒發……、讚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說明……、揭示……、反映……等。

  十四、給文段擬題

  1.看開頭、看結尾、看中心句、看過渡句、看反覆出現的句子。、

  2.語言要求簡練,一般在6個字左右。

  中考現代文閱讀解題步驟

  一、瞭解大意,辨明文體

  考試時拿到文章以後,首先應快速的把文章讀一遍,目的除了瞭解文章的大意,使自己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感受,文章大致寫什麼,要表達什麼主題,語言表達有何特點外。我覺得還有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要辨明文章的題材。現在的中考現代文閱讀部分,主要是三種文體,一是記敘文***包括散文、小說、傳記、一般記敘文等***,二是說明文,三是議論文。後二種文體的特徵都非常明顯,容易判斷,第一種文體如果仔細辨別,也不能看出是那種形式。我們應當認真的回憶過去學過的一些文體知識,做出準確的判斷。辨明文體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在具體答題時,用來表達的語言和運用的一些文體知識要符合這篇文章的題材,這樣我們的答案才準確。當我們瞭解了文章的大意又辨明瞭文章的體裁後,就為我們下一步答題奠定了基礎,使答題更有針對性,做到有的放矢。

  二、再讀文字,聯絡課內

  經過第一步瞭解大意辨明文體以後,接下來的任務是再把文章從頭到尾細看一遍,進入文章的內部,對文章內容做進一步的瞭解。這時要回想過去學過的課文,看眼前的文章和哪一篇相近。我們發現雖然考的是課外文章,但是這些文章或多或少都和我們過去曾經學過的課文似曾相識。如果能找到和這篇文章對應的課文,無形中就會覺得眼前的這篇文章的難度會下降很多。也促進我們更加準確的理解這篇文章的思想內容,結構佈局,語言表達。

  三、三讀題目,勾連課文

  這一步主要是閱讀文章後面的題目,弄清楚各個題目的題意,針對題目的要求***這二點非常重要,此處不多說***,再回過去閱讀文章的相應部分。有的題目直接指明要閱讀哪些部分,然後作答,那麼我們就把它要求讀的部分,進行仔細精確的閱讀。有的雖然沒有指明,但我們還是應該認真的把文章讀一遍,找到與題目的相關內容,仔細閱讀。

  四、構思答案,動筆寫出

  通過以上閱讀,我們再根據題目的要求在大腦中構思出初步答案,加以反覆斟酌,組織好所要表達的語言,動筆寫出來。如果時間比較寬裕,我們可以先寫在草稿紙上,加以修改完善後再謄抄到試卷上,如果時間有點緊,則直接寫在答卷上。

  五、回讀檢查,完善答案

  當我們把試卷上所有的題目都答完後,發現時間還有很多。此時千萬不要急著交卷,應該進入細緻地檢查階段。對於閱讀題來說,我們應該載把文章、題目和答案再讀一遍,如果發現有的題目的答案不是很準確,或語言表述上有問題,應該馬上予以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