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場上的閱讀方法指導

  摘要:閱讀任何文章,我們都要注意其標題,因為標題往往是行文的線索,抓住這條線索,注意文中反覆出現的關鍵詞,就能準確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一、三大文體

  1、記敘文***包括散文、小說***

  2、議論文

  3、說明文

  二、四大閱讀思維

  1、標題---線索---關鍵詞

  閱讀任何文章,我們都要注意其標題,因為標題往往是行文的線索,抓住這條線索,注意文中反覆出現的關鍵詞,就能準確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如《背影》,即是以“背影”為線索,來描寫父親的四次背影,表現父子之間的摯愛親情。

  《母親的手》:母親的手是標題,手的變化是線索,描寫手的形容詞則是關鍵詞。母親的手從美麗、柔軟到粗糙,展現出母愛是無私、偉大的。

  2、三大素材組合方式:並列式、遞進式、對比式

  ***一***並列式

  大量的文章經常從時間的角度,或人、事、物的特徵的角度等,使用並列式的素材組合方式。

  人生需要磨難:貝多芬晚年失聰,卻創作出《第九交響曲》;諾貝爾的弟弟、同事被炸死,但他堅持試驗,終於發明了甘油火藥;司馬遷遭受宮刑,忍辱負重,完成《史記》;韓信屢戰屢敗,但毫不氣餒,最終贏得勝利。得出:磨難是成功的催化劑。

  ***二***遞進式

  敘事性的記敘文為了體現事情的前因後果,議論文、說明文為了體現事理的遞進,往往採用遞進式的組合方式。

  飛翔的翅膀:我考試失利,無精打采;路邊的小鳥扇動翅膀經歷數次失敗,終天學會飛翔;我受到啟發,開始轉變態度,勤學苦練;我考出了好成績;我終天知道了勤奮就是人生成功的翅膀。

  ***三***對比式

  記敘文***散文、小說***、議論文,為了更加鮮明地體現文章的主旨或結論,使讀者形成鮮明的印象,往往會使用對比式的素材組合模式。

  注意:一篇文章往往不會孤立地使用某一種素材組合方式,多數情況下是幾種方式的綜合運用。

  3、具象---抽象

  所有作品中均是通過具體的形象表達抽象的含義。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形成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習慣,就能迅速破解標題、詞句深層含義等此類題目,並能迅速把握文章主旨。

  具象***事、物、景***----轉化----抽象***深層含義***

  如《等待自己花開的季節》:我們看到標題,迅速捕捉到“花開”、“季節”的關鍵字眼,轉化的邏輯思維過程可以展示如下:

  花到了合適的季節會漸漸綻放----人經過一年年的長大,會漸漸成熟-----花開=成熟、成長、成功、自我價值的實現。

  再如:梅花:耐寒------堅忍 天空:廣闊----包容

  牆:阻擋---隔閡

  橋:連線----溝通 飛鳥:飛翔------渴望自由

  4、小處著眼,大處著手

  我們在做閱讀題時,會發現大量考查深層含義和表達效果等型別的題目。如果我們孤立地盯住這些詞句,理解起來就會覺得無從下手。而如果我們把握小處著眼,大處著手的方法,就會大大降低答題難度,增加答題正確的機率。

  我們可以用一個數學公式來表示上述內容:

  X=題目中考查的具體詞句的含義

  Y=詞句的本義

  Z=對具體語境、文章主旨、人物性格特徵、作者情感等方面的整體感知。

  即:X=Y+Z或X=Z

  三、四步解題

  代入---檢索---提取---加工

  四、三種題型

  1、篩選資訊類

  篩選資訊,從文中找出符合要求的詞語或句子。

  首先將題幹代入原文,找到這句話所在的段落,聯絡上下文,順藤摸瓜,向上或向下檢索並提出相關內容即可。

  《我的同桌》:同桌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勤勞+節約+熱愛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