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是教育測量和評價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關於以供大家參考。

  ***一***

  一、班級分析:

  本班共有30人。最高分88分,最低分16分。總分1662分,均分55.1分。

  二、試題分析

  這次月考,卷面共七題,分別從基礎知識、閱讀理解、寫作等方面較為全面地考察了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題目容量適中,難度不大,無怪題偏題。它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大多數題型都是課文中或平時訓練中所接觸過的,為學生應知應會的,如看拼音寫詞語,選擇正確的讀音,按原課文填空等。

  三、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看拼音寫詞語。此題中個“江南”出錯率很高。這看出我在複習中忽略了課外的生字歸整。

  2、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不同的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讀音也不相同,這裡出現了兩組多音字,平時也全部訓練過,當仍有個別學生出現錯誤,說明我在平時訓練時缺少反覆性的練習。

  3、給字選擇正確解釋。正確率很高。

  4、選擇正確的詞語填空。大部分同學把渴望和盼望弄混淆。

  5、將先說原因後說結果的句子更改為先說結果後說原因,這道題剛好在考試的前一天覆習到,學生大部分掌握的還不錯。

  6、在句子中用橫線畫出反義詞,有3位同學空白此題。

  7、閱讀理解。部分學生對往事的意思理解不好,要培養學生善於認真根據短文理解詞意的習慣。

  8、作文主要存在的問題有:①學生詞彙不豐富,組織語言的能力較差,文章結構不合理,文章內容不夠充實。②表現出學生平時積累語言的習慣沒養成好,閱讀量偏少等問題。③不理解題意,亂寫。

  1、教法:

  ①認真鑽研教材,研讀大綱,正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精心組織教學活動。

  ②摒棄以前工作中的浮躁的工作作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為學生做好榜樣。紮紮實實的搞好教學工作。

  ③注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審題時,不能掰碎了餵給學生,要鼓勵學生自己動腦思考,提高審題的能力。

  ④平時把一些型別的題目訓練貫穿在課堂中。

  2、學法:

  ①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從卷面的情況看,學生在寫字方面對漢字的基本筆畫,間架結構的書寫欠規範,學生在卷面上出現的錯別字較多。教師平時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讀書。

  ②培養學生的認真閱讀的態度,平時提高要求,端正態度,作業的質量等方面進一步加強;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做完題認真檢查的習慣。

  ③對個別同學要加強輔導,特別是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④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應立足於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鼓勵學生在課外多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豐富積累,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

  ⑤作文教學,改進作文方法的指導,注意學生思維的訓練,減少作文的錯別字,注意提高學生的閱讀積累,針對四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字詞教學應以積累為主。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多積累一些優美詞句,養成自覺積累的習慣。

  ⑥加強優等生的培養,學困生的指導。

  四、改進措施

  ***二***

  一、命題目的、範圍及特點

  通過四年級的語文試卷,我們不難看出這份試卷命題堅持力求體現新課標精神,拓寬語文教學領域,打通課內外學習語文的渠道,檢查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能力及課內外閱讀能力。試卷力求通過一些開放性的試題,答案多元的試題,引導學生設計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試卷還力求體現人文性、趣味性和靈活性,打破舊的命題模式。同時整份試卷還體現了“三重”,即重基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識字能力、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積累運用能力***,重創新***運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二、學生答題情況

  本次語文考試本班共47名學生,全班平均分87。本次期末測試,學生對漢語拼音、生字掌握較牢,基礎較好,尤其是生字詞扣分較少,看來期末這段時間的強化複習收效不錯。對凡是要求背誦的課文,基本掌握。成語和句子都能較好的掌握,學生都已經掌握了這種題的答題方法,基本上很少丟分。

  三、試卷分析

  這份試題做到全、新、活,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在考查“雙基”的基礎上求提高、求發展。以適應新課標提出的“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的總目標。縱觀這次質量檢測,可以看出還存在許多問題。

  ***1***詞語積累不夠。

  重視積累,就等於給了學生一把學好語文的金鑰匙,語文教學效率就會迅速提高。學生平時缺乏大量的閱讀、積累、欣賞、感悟,遇到一些較靈活的題,就感到束手無策。本次檢測中“填填成語,我內行”的“*** ***七*** ***八”很多學生填不出來。平時積累了不少的成語,但是到了關鍵時刻,卻想不出來,源於練習太少,學生無法得心應手地運用起來。對於“背背寫寫,我喜歡”這一部分,學生失分較少,主要錯在“荊州”的“荊”字,學生掌握得不牢固。

  ***2***語言訓練缺少

  本次試卷失分較多的地方是修改病句以及縮句。縮句“‘紅領巾’的目光最後落到了那位解放軍戰士的身上。”其實很簡單:目光落到身上。但是學生對於縮句掌握得不好,幾乎每個學生都做錯了。修改病句中“首先”和“第一個”重複了,大部分學生能第一眼看出錯誤,但少數學生卻畫蛇添足,加上了多餘的字,反而失分了。最後就是語言訓練,用上兩三個動詞寫句子。學生雖然用上了動詞,但是卻組織不當,不能連續成句,因此失分。

  ***3***綜合能力薄弱

  由於學生平時學的知識較規範,缺乏對知識整合的處理,故失分較多。本次考查的內容不僅涉及拼音、詞義、邏輯思維訓練,還考查學生對短文內容準確理解能力及平時積累詞語的能力。《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拴”字的讀音,少部分同學混淆了,可見平時的基礎不是特別的紮實。

  由於在教學中注重教材的系統講解,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歸類、整理及對新舊知識前後滲透的訓練相對少些,導致學生對綜合性較強試題缺乏獨立分析能力,失分較多。有的學生做題時不細心,不讀題亂寫一氣,有的沒能真正領會句子含義,更缺乏理解的深度,尤其體現在第二篇的課外閱讀《————的珍珠》。這篇短文題型較多,有寫標點,判斷題,寫感受,以及課外詞語的運用等,多方面考核學生。在標點符號這題,因為提示語放在句尾,部分學生就轉不過彎來,最後一個標點填錯。判斷題都是簡單的,沒有失分。第四小題是破折號的作用,學生沒有深入思考,理解出現片面性,失分較多。最後一個失分點就是填空題“反映了人們怎麼樣的思想感情”,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學生沒有把握好整篇短文的感情基調——批判珍珠的厚顏無恥,反映人們對珍珠憎惡的感情。學生沒有聯絡整篇文章,給出的答案當然離中心思想就遠了。

  ***4***邏輯思維能力欠佳

  本次習作素材都來源於學生自身的生活實踐,要求學生寫一寫《一張——的照片》,但由於學生基本功不夠紮實,邏輯思維訓練太少,所寫作文語序散亂,沒有很好的邏輯聯絡。在這方面,學生還是較為薄弱。部分學生不能具體描寫出一張照片的內容,寫作內容空洞。在今後的教學中更應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

  四、教學反思。

  1、要繼續重視識字和積累。

  從本次考試可以看出,識字和積累得分率較高,學生掌握較好,因此在今後教學中必須繼續重視這方面教學。

  2、教會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方法比知識更為重要”。學生養成好的讀書方法,掌握“活”的讀寫有機結合的方法,將有助於提高閱讀與習作的效能。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度地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進行實踐,獲取的不僅僅是問題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識的方法。充分發揮“授之以漁”的重要作用,多教怎麼學,少教怎麼做。

  3、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創新精神。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將更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充分讓其獨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輸知識。要在學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點燃其創新思維的火花。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營造一種寬鬆的民主氛圍,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勇於爭辯,善於思考的創新能力。這樣學生就不至於對於開放性的試題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