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蟈蟈優秀教案設計

  《綠色蟈蟈》是一篇介紹蟈蟈的科普文章。作者法布林在文章中對昆蟲進行形象的描繪,同時又滲透個人的情感,語言幽默,描寫生動。如何讓學生正確地把握蟈蟈的特點和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呢?現在請欣賞小編帶來的。

  

  1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狩獵、喧囂、靜謐、弱肉強食、驚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詞語。

  2.瞭解法布林和他的《昆蟲記》以及蟬的生活習性。

  3.體味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及本文傳神的語言。

  4.學習用快速閱讀理解課文內容並簡潔概括要點的方法。

  5.感受作者嚴謹求真的科學態度,學習他的探索精神和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獻身科學的信念。

  2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閱讀文章、概述內容的能力,體會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體味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及本文傳神的語言。

  3教學方法

  1.朗讀法。《綠色蟈蟈》是一篇觀察隨筆,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文章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高度結合,描寫生動,妙趣橫生,在反覆誦讀中體味生動傳神的語言特點,如擬人手法的運用及表達效果。

  2.研討點撥法。本文是一篇妙趣橫生的小品文,因其內容生動有趣,課堂教學應充分調動學生自由探究的積極性,為深層把握文意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教師適當點撥、歸納,如文章突出的寫作特色。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評論***0*** 新設計

  教學設計:

  一、情景匯入:

  1.同學們,也許你還記得童年時看螞蟻搬家時的情景吧,也許還記得在夏夜裡在草間提著燈籠捉螢火蟲的歡樂吧,也許你還記得那些唱歌的知了、飛舞的蝴蝶這些大自然的小昆蟲吧。也許你已經從各類文章中體會到蜜蜂、小鳥等各類小動物生活情趣了,是啊,這些小昆蟲、小動物都是伴隨我們成長的好朋友。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一位昆蟲朋友,它是一位歌手。

  2.學生觀看蟈蟈的圖片和聆聽蟈蟈的聲音,並提問:這位歌手是誰?***出示幻燈片***

  3.幻燈片出示課題和作者

  4.作者和作品介紹***幻燈片***

  法布林***1823-1915***法國近代傑出的昆蟲學家,也是蜚聲世界的科普讀物作家。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極其窮困,作過中學教師,靠業餘自學,花十二年的時間,先後取得自然科學學士和博士學位。著名著作有:《昆蟲記》,文體基本為散文,主要探討昆蟲學問題。該書以其獨特的風格和引人入勝的內容贏得了世界各國青少年的喜愛。這部書是作者觀察昆蟲生活的第一手資料,課文就選自這本著名的科普讀物。魯迅曾把《昆蟲記》稱為“講昆蟲故事”,“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

  5.學習目標***出示幻燈片***

  [文字框: ① 能快速閱讀課文,並抓住主要資訊,概括文章要點。 ② 能體味文中的美詞佳句,提高閱讀能力。 ③ 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二、檢查預習***出示幻燈片***

  1.讀準下列詞語的字音,並找出詞語所在的語句將其完整地讀出來:

  ***shòu*** ***háo*** ***xiāo*** ***jié lüè***

  狩獵 哀號 喧囂 劫 掠

  ***yīn yǎ******kù*** ***xī sū*** ***mù***

  喑 啞 酷愛 窸 窣作響 和睦

  2.請將橫線處的文字表述替換成成語***或詞語***:

  ①耳朵靈敏的人,能聽到動物中弱者被強者吃掉處四周的綠葉叢中,蟈蟈在竊竊自語。***弱肉強食***

  ②表面上很大而實際脆弱的東西常常成了綠色蟈蟈進攻的目標。***龐然大物***

  ③蟬則驚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飛起逃竄。***驚慌失措***

  ④它們對這道菜吃得特別有興趣。***津津有味***

  3.本文主要寫的是什麼?

  本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一種動物——綠色蟈蟈。

  三、快速閱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出示幻燈片***

  [文字框: a.綠色蟈蟈外表有哪些特徵? b.作者主要寫了綠色蟈蟈的哪些習性? 明確:蟈蟈外表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 習性: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 ***設計意圖***解決重點:培養學生閱讀文章、概述內容的能力,體會語言特色。

  朗讀:描寫蟈蟈外表和叫聲的段落。[教師指導]

  四、質疑釋疑***合作討論***

  作者不斷變換對綠色蟈蟈的稱呼,說說作者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稱呼?這樣寫有何效果?***出示幻燈片***

  ***設計意圖***解決難點:體味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及本文傳神的語言。

  五、探究交流***出示幻燈片***

  [文字框: 蟈蟈兒:昆蟲的一種,身體綠色或褐色,腹部大,翅膀短,善於跳躍,雄效能發出獨特的聲音,叫聲各異。在野外,主食植物的莖葉、花果,也會捕食小昆蟲。人工飼養容易,食性很雜,素食吃植物的嫩葉和花,葷食可用蛋黃、肉泥、肝粉等混合餵養。有的地區稱”叫哥哥”。] 閱讀下面這段短文,你更喜歡哪種語言風格?

  [文字框: 1.作者筆下的蟈蟈是如此招人喜歡,那麼他是通過什麼辦法瞭解蟈蟈的? 2.請將自己身邊的一些小動物的特徵習性等,用一段話形象的表述出來。] 六、拓展延伸***出示幻燈片***

  [文字框: 這是一篇妙趣橫生的小品文。作者採用生動活潑的筆法,把蟈蟈寫得活靈活現,具有很強的可讀性,這也是法布林《昆蟲記》整部書的特色。的確,法布林筆下的蟈蟈是鮮活的,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設計意圖***,感受作者嚴謹求知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探索科學的精神。

  七、小結***出示幻燈片***

  八、佈置作業***出示幻燈片***

  1.網上查閱瞭解法布林。

  2.讀讀《昆蟲記》。

  3.以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為內容寫一則小短文。

  教學活動

  18 *綠色蟈蟈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18 *綠色蟈蟈

  1第一學時 新設計

  教學設計:

  一、情景匯入:

  1.同學們,也許你還記得童年時看螞蟻搬家時的情景吧,也許還記得在夏夜裡在草間提著燈籠捉螢火蟲的歡樂吧,也許你還記得那些唱歌的知了、飛舞的蝴蝶這些大自然的小昆蟲吧。也許你已經從各類文章中體會到蜜蜂、小鳥等各類小動物生活情趣了,是啊,這些小昆蟲、小動物都是伴隨我們成長的好朋友。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一位昆蟲朋友,它是一位歌手。

  2.學生觀看蟈蟈的圖片和聆聽蟈蟈的聲音,並提問:這位歌手是誰?***出示幻燈片***

  3.幻燈片出示課題和作者

  4.作者和作品介紹***幻燈片***

  法布林***1823-1915***法國近代傑出的昆蟲學家,也是蜚聲世界的科普讀物作家。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極其窮困,作過中學教師,靠業餘自學,花十二年的時間,先後取得自然科學學士和博士學位。著名著作有:《昆蟲記》,文體基本為散文,主要探討昆蟲學問題。該書以其獨特的風格和引人入勝的內容贏得了世界各國青少年的喜愛。這部書是作者觀察昆蟲生活的第一手資料,課文就選自這本著名的科普讀物。魯迅曾把《昆蟲記》稱為“講昆蟲故事”,“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

  5.學習目標***出示幻燈片***

  [文字框: ① 能快速閱讀課文,並抓住主要資訊,概括文章要點。 ② 能體味文中的美詞佳句,提高閱讀能力。 ③ 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二、檢查預習***出示幻燈片***

  1.讀準下列詞語的字音,並找出詞語所在的語句將其完整地讀出來:

  ***shòu*** ***háo*** ***xiāo*** ***jié lüè***

  狩獵 哀號 喧囂 劫 掠

  ***yīn yǎ******kù*** ***xī sū*** ***mù***

  喑 啞 酷愛 窸 窣作響 和睦

  2.請將橫線處的文字表述替換成成語***或詞語***:

  ①耳朵靈敏的人,能聽到動物中弱者被強者吃掉處四周的綠葉叢中,蟈蟈在竊竊自語。***弱肉強食***

  ②表面上很大而實際脆弱的東西常常成了綠色蟈蟈進攻的目標。***龐然大物***

  ③蟬則驚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飛起逃竄。***驚慌失措***

  ④它們對這道菜吃得特別有興趣。***津津有味***

  3.本文主要寫的是什麼?

  本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一種動物——綠色蟈蟈。

  三、快速閱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出示幻燈片***

  [文字框: a.綠色蟈蟈外表有哪些特徵? b.作者主要寫了綠色蟈蟈的哪些習性? 明確:蟈蟈外表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 習性: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 ***設計意圖***解決重點:培養學生閱讀文章、概述內容的能力,體會語言特色。

  朗讀:描寫蟈蟈外表和叫聲的段落。[教師指導]

  四、質疑釋疑***合作討論***

  作者不斷變換對綠色蟈蟈的稱呼,說說作者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稱呼?這樣寫有何效果?***出示幻燈片***

  ***設計意圖***解決難點:體味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及本文傳神的語言。

  五、探究交流***出示幻燈片***

  [文字框: 蟈蟈兒:昆蟲的一種,身體綠色或褐色,腹部大,翅膀短,善於跳躍,雄效能發出獨特的聲音,叫聲各異。在野外,主食植物的莖葉、花果,也會捕食小昆蟲。人工飼養容易,食性很雜,素食吃植物的嫩葉和花,葷食可用蛋黃、肉泥、肝粉等混合餵養。有的地區稱”叫哥哥”。] 閱讀下面這段短文,你更喜歡哪種語言風格?

  [文字框: 1.作者筆下的蟈蟈是如此招人喜歡,那麼他是通過什麼辦法瞭解蟈蟈的? 2.請將自己身邊的一些小動物的特徵習性等,用一段話形象的表述出來。] 六、拓展延伸***出示幻燈片***

  [文字框: 這是一篇妙趣橫生的小品文。作者採用生動活潑的筆法,把蟈蟈寫得活靈活現,具有很強的可讀性,這也是法布林《昆蟲記》整部書的特色。的確,法布林筆下的蟈蟈是鮮活的,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設計意圖***,感受作者嚴謹求知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探索科學的精神。

  七、小結***出示幻燈片***

  八、佈置作業***出示幻燈片***

  《綠色蟈蟈》教學反思

  《綠色蟈蟈》是一篇介紹蟈蟈的科普文章。作者法布林在文章中對昆蟲進行形象的描繪,同時又滲透個人的情感,語言幽默,描寫生動。如何讓學生正確地把握蟈蟈的特點和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只有讓他們走進書中,通過自身的自讀自悟,體驗文章的語言特色。

  在授課時,我先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迅速捕捉重要的資訊,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再讓學生談談蟈蟈的特點以及作者對蟈蟈的稱呼,最後讓學生品味文中的語言特色,教學思路較清晰,但感覺教學沒有收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時間分配不合理。本課生詞較多,我在檢查學生預習這一環節上花的時間較多,大約花了十幾分鍾,導致後面的環節時間不充裕。除此之外,我對本文作者法布林的介紹較少,只是簡單地讓學生知道他的國籍以及主要的作品,未對他的代表作——《昆蟲記》進行介紹,讓學生喪失了了解這本名著的大好機會。***二***對學生的引導不夠。本文的重點在於讓學生明白綠色蟈蟈的特點,瞭解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蟈蟈,在與學生探討這一問題時,我讓學生自由發言。文中蟈蟈的叫聲和食性屬於綠色蟈蟈的習性,在授課時我忽略了對“習性”這一概念進行解釋,當我問學生 “綠色蟈蟈有哪些習性”時,學生一臉茫然,不知如何作答,最後也未能學生對這一問題有深入的理解。***三***對文字中的說明方法不是很清晰。文中的部分句子運用了說明方法,例如,“就像英國人酷愛吃用果醬做作料的帶血的牛排一樣,綠色蟈蟈酷愛吃甜食。”這句話是運用了打比方還是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不同的資料有不同的看法,自己對此也模稜兩可。

  通過這次的教學,我覺得自己今後需要在以下的方面加以努力:***一***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對主要的環節要多花時間,突出重點,字詞學習的時間不應過多,以免削弱理解文字的重要地位。***二***課前要細讀文字,爭取把文字瞭然於胸,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做到遊刃有餘,即使遇到學生有預想不到的解讀也不會束手無策。***三***繼續研讀與文字有關的書籍和資料,爭取把文字吃透。

  語文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只有通過不斷的嘗試和不斷的反思,才會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提到一個更高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