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教案及原文

  《土地的誓言》是男作家端木蕻良所寫,文章表明瞭作者即使犧牲也要保衛祖國,使祖國得到解放,願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保衛祖國的感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土地的誓言》的教案設計以及原文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土地的誓言》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積累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

  2.揣摩、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富有激情的語言,並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3.培養和強化學生熱愛故土、熱愛祖國的感情。

  【學習重點、難點】

  精讀重要語段,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語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測

  1、字詞注音

  2、作者簡介

  二、整體感知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針對課題質疑提問。

  2、教師整合學生的問題,匯聚為以下幾點,引導學生找尋問題答案。

  ***1***標題是“土地的誓言”,土地會發出誓言嗎?你怎樣理解這一標題?

  ***2***作者面對的是一片什麼樣的土地?從文中找出原文用橫線畫出,並提煉詞語概括。

  ***3***面對土地,作者發出了哪些誓言?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用波浪線畫出,概括作者的誓言。

  ***4***作者為什麼會對土地發出這樣的誓言?學生聯絡自己蒐集到的寫作背景做闡述。

  3、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抒發愛國、思鄉之情,感情深沉,境界優美,找出文中你認為最富有感情和最精彩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聯絡文章背景理解揣摩。在書上作批註。組內交流,班內展示。

  小組間反覆品讀討論分析本段的精彩之處,此處學生答案可能不一,說得有道理即可,重點揣摩“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原野上怪誕的狂風”一段。討論後派代表回答,對答得好的同學要予以表揚。

  三、合作探究

  作者是運用了哪些手法把自己對故鄉這種感情表達出來的?請舉例說明。

  A、用大量富於鮮明感情色彩的詞語,直接抒發感情。

  B、用排比、比喻修辭表達加強情感的衝擊力。

  “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怪誕的狂風”;“當我想起故鄉的時候,……噴湧著血液一樣”;在春天,……多麼豐饒”等句子。

  C、人稱恰當運用。***問題引導:為什麼起初寫'關東大地'用'她'來稱呼,而到了後面時卻又改口說'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

  第三人稱“她”而不用“它”,隱含將土地比作“母親”的意思;隨著情感的越趨激盪,作者又將她改成第二人稱“你”,直接傾訴對故土的感情,顯得直接而迫切,產生了強烈的抒情效果。

  四、體驗反思

  1、本文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對故土的深切懷戀;對故鄉優美景物的讚美;離別故土無盡的悽苦與無奈;收復家園恢復國土的激情與信念。

  2、你體會到作者對家鄉的愛了嗎?你感受到作者對侵略者的恨了嗎? 我們一起來聲討這可惡的侵略者。推薦兩名同學,讀一段對白,注意語氣。

  男:八十一年前,柳條湖的爆炸揭開了日寇凶殘的面容

  女:八十一年前,北大營的炮聲打破國人的酣沉睡夢。

  男: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國民蒙恥,日寇滅我精神,毀我文化

  女: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國土淪喪,日寇掠我資源,殺我同胞

  男:在中國的國界裡,東北人被逼迫說日本話、升太陽旗,向日本天皇宣誓效忠。

  女:在中國的國土上,東北人被逼迫聽日本人的指揮、遵日本的法令,當日本的順民。

  男:九一八,積澱了東北人民14年雪雨腥風的苦難。

  女:九一八,濃縮了東北人民14年前仆後繼的抗爭。

  男:九一八,告訴我們--牢記歷史

  女:九一八,告訴我們--警示今天

  合:九一八,告訴我們--面向未來

  3、作為炎黃子孫,當我們聆聽作者這憂傷、悲憤又堅定的誓言時,會有些怎樣的感觸呢?

  4、孩子們,“九·一八”已成過去,它是歷史上中華民族的恥辱,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絕不允許歷史重演,讓我們記住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說的一段話: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五、拓展檢測

  1、中華大地呀!你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你還知道哪些有關熱愛祖國的故事、詩篇或歌曲?

  2、仿寫句子:當 的時候,當 的時候,或者當 的時候,我會真切地感受到集體的力量,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3、請你以“家鄉”為寫作內容,寫一組排比句,讚美吟誦家鄉的美麗富饒。

  《土地的誓言》教學原文

  對於廣大的關東原野,我心裡懷著熾痛的熱愛。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呼喚我的名字,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召喚我回去。我有時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還是跳動的,我的心還在噴湧著熱血,因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著一種熱情。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當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裡握著一把泥土的時候,或者當我回想起兒時的往事的時候,我想起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標直漂亮的白樺樹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見奔流似的馬群,深夜嗥鳴的蒙古狗,我聽見皮鞭滾落在山澗裡的脆響;我想起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斑斕的山雕,賓士的鹿群,帶著松香氣味的煤塊,帶著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遠的車鈴,晴天裡馬兒戴著串鈴在溜直的大道上跑著,狐仙姑深夜的讕語,原野上怪誕的狂風……這時我聽到故鄉在召喚我,故鄉有一種聲音在召喚著我。她低低地呼喚著我的名字,聲音是那樣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我總是被這種聲音所纏繞,不管我走到哪裡,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夢中突然驚醒的時候,我都會突然想到是我應該回去的時候了。我必須回去,我從來沒想過離開她。這種聲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選擇的。這種聲音已經和我的心取得了永遠的溝通。當我記起故鄉的時候,我便能看見那大地的深層,在翻滾著一種紅熟的漿液,這聲音便是從那裡來的。在那亙古的地層裡,有著一股燃燒的洪流,像我的心噴湧著血液一樣。這個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會感到她在跳躍,和我的心的跳躍是一樣的。它們從來沒有停息,它們的熱血一直在流,在熱情的默契裡它們彼此呼喚著,終有一天它們要匯合在一起。

  土地是我的母親,我的每一寸面板,都有著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變得平靜。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離開她。在故鄉的土地上,我印下我無數 的腳印。在那田壟裡埋葬過我 的歡笑,在那稻顆上我捉過蚱蜢,在那沉重的鎬頭上留著我的手印。我吃過我自己種的白菜。故鄉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東風吹起的時候,土壤的香氣便在田野裡飄揚。河流淺淺地流過,柳條像一陣煙雨似的竄出來,空氣裡都有一種歡喜的聲音。原野到處有一種鳴叫,天空清亮透明,勞動的聲音從這頭響到那頭。秋天,銀線似的蛛絲在牛角上掛著,糧車拉糧回來,麻雀吃厭了,這裡那裡到處飛。稻禾的香氣是強烈的,碾著新谷的場院轆轆地響著,多麼美麗,多麼豐饒……沒有人能夠忘記她。我必定為她而戰鬥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夜夜我聽見馬蹄賓士的聲音,草原的兒子在黎明的天邊呼喚。這時我起來,找尋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鄉。我向那邊注視著,注視著,直到天邊破曉。我永不能忘記,因為我答應過她,我要回到她的身邊,我答應過我一定會回去。為了她,我願付出一切。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出現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墳前。而我將用我的淚水,洗去她一切的汙穢和恥辱。

  "九一八"十週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