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生物備考建議和計劃

  2018年的高三同學們,高考在即,生物的複習不應該浪費任何一點時間,生物的備考計劃更要制定好。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8年高三生物備考建議

  1、構建網路,突出主幹。常考的主幹知識點有:光合作用、細胞呼吸、生命活動的調節、遺傳與變異、生物與環境、實驗探究。複習時可將每個主幹知識進行重組,構建網路,強化理解和綜合應用。

  2、迴歸教材,規範答題。在複習時以教材中核心概念為重,搞清楚其生物學原理、過程、優點和不足。迴歸教材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可以規範答題用語,用科學的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

  3、關注生物學熱點。在平時學習過程中,需要花一些時間去關注生物學熱點問題和生命科學的新進展,並能辨析學科進展的爭議焦點和有待改進之處,客觀地認識生命科學所取得的成就。

  4、2017年四川高考理綜將使用全國卷。考生在複習時應該注意迴歸教材,關注基礎知識。尤其注意對核心概念的理解,不能停留在簡單記憶上。注意知識與知識間的聯絡,形成知識體系。注意訓練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生物學觀點的能力,這是難點和全國卷最看重的。

  5、考綱怎麼變都不會影響基礎知識紮實的同學,一定要回歸教材。教材中的楷體字、黑體字、藍色加粗字型、概念圖、插圖旁的文字、課題背景和資料分析,這些統統都很重要。

  6、基礎知識紮實掌握,課上學習、課下整理、基礎練習、重複記憶、思考聯絡、構建體系。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通過對創新題型的練習,培養資訊獲取能力、分析能力、實驗設計的能力及知識聯絡和應用的能力。善於總結,規範答題。總結考點、題型、解題思路和答題方法。

  2018年高三生物複習計劃

  1.緊密結合教材,注重基礎。從17年試題命制可以看出,很重視對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第二題“下列關於細胞結構與成分的敘述,錯誤的是”考查內容分別來自必修一第二章實驗、第六章實驗以及第三章課後拓展題。如果考生基礎紮實,審題認真,就能夠得心應手,有些題幹來自教材拓展和旁欄知識點,充分體現注重基礎,迴歸教材的趨勢。

  在複習備考過程中要堅持教學的基礎性,全面性,穩紮穩打,不留死角,不搞突擊。注重在複習中形成知識網路,通過橫向和縱向整理,使零散的知識系統化。

  2.注重知識點之間遷移和融合,突出全面性,加強綜合能力的培養。2017年試題素材來源廣泛,問題角度新穎,加大知識點之間遷移和融合的力度,有效考查考生對主幹知識與核心知識的掌握理解及應用,突出跨模組的綜合性考查。如第一題“細胞間資訊交流的方式有多種。在哺乳動物卵巢細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於乳腺細胞的過程中,以及精子進入卵細胞的過程中,細胞間資訊交流的實現分別依賴於”考查內容就在必修一42頁細胞間資訊交流的方式,但是需要正確定位的選項例項都來自必修三,完美的把必修一和必修三結合。若考生對這兩方面知識比較瞭解,則可輕鬆作答。

  在複習備考中要培養學生推陳出新的能力,遷移應用的能力。

  3.緊扣考試大綱,重點培養學生資訊獲取能力。學生失分最多的往往來自資訊獲取題型。比如第3題,第5題。第29和30題。重點考查對概念的理解,對生物學現象圖表資料的分析,判斷推理能力。如30題中“若將甲種植物密閉在無O2、但其他條件適宜的小室中,照光培養一段時間後,發現植物的有氧呼吸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就要求學生認真思考分析,經推理得出密閉環境植物無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供光合作用利用,進而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可供植物有氧呼吸的結論。

  在複習備考中要提高學生理解、獲取資訊的能力,圖文轉換得能力。重視對新情景新材料試題的分析,拓寬學生視野,增大資訊量。

  4.加強實驗和探究能力的培養。2017年重視對實驗思路,實驗預期,實驗結論的考查。這也是考生普遍反應比較“難”的試題。考生在複習中習慣死記實驗結果,而輕視實驗設計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導致思考這類題目毫無頭緒。生物學是實驗科學,這就要求學生對課本實驗挖掘拓展,對經典實驗透徹分析,培養生物學素養提高探究能力。

  加強對實驗的複習,提高實驗設計與分析能力。高考實驗題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動手做過,不懂實驗原理,不知操作步驟,不會設計實驗方案,實驗結論表達不清等。在複習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實驗題的題幹資訊,明確實驗原理及注意事項,分析實驗方法步驟,推測實驗現象與結果,分析得出實驗結論,按照此思路科學地設計實驗,進行相關探究。

  5.突出培養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提升學科素養

  用學科術語準確、嚴謹表達生物學觀點是考查生物學素養的重要手段,也是考查用所學知識解答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第29題實驗設計、結果及結論的描述,第30題對光合作用某現象原因的表述,選作題***37、38***對原因的解答均重點考查了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因此,在平時複習,學生不但要注重結果、結論,還要關注結論產生的過程、或原因的解釋,不僅知“然”,還要知“所以然”。

  6.選修模組的複習要全面。2017年選做題考查內容覆蓋面大,涉及到必修和選修的內容,但難度較小。2017年第37題***選修一***和第38題***選修三***的對比差異明顯。這對選擇選修三進行教學的人來說,有些難過和難受。選修一是操作技術的運用,主要以教材為本,識記為主,考得相對容易。過去的幾年,這兩道選修試題難道相當。選修三為了平衡選修一的難度,一般以選修一的難度來定。我們為了高考,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從中擇一而從之。在高考命題中往往無法達到難度的平衡,因此,建議學生成績較好的學校和學生兩本書都學,這樣到考場上能根據題目難度,選擇自己容易拿高分的題目來做。

  7.要把學生轉變為考生。今年的第5題,這道題難嗎?不難,很容易做得對的。但是因為試題中出現“增長率”與“種群數量”曲線與平常老師講的不一樣,學生就不會靈活機動,糾結於“增長率”與“增長速率”兩個概念,從而影響考試得分。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和考試中應該讓學生認識到,到了考場上就要變成考生,當考生遇到題目資訊與自己的認知***課本和老師所講***不一致時,會以題目為準,能根據題目資訊得出答案,而得分。記住高考錄取只看高考成績,一考定終身。

  8.對遺傳的分子基礎和生學態都要重視,注重訓練。以往必修有四道非選擇題,分佈相對的穩定性,代謝、遺傳、調節和生態四個模組各出一個大題。打破這種模式的是2016年,“生物與環境”模組的在2016年高考生物中缺失,換成了考查遺傳的分子基礎。我一直在想,是這塊知識容易得分把它刪除呢?還是新的課標把必修模組由三個變成了兩個?還是中國的生態專家缺少或者生態專家不願前來參與高考命題?或者今年為了保持試題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生物與環境”模組繼續缺席?”生態文明“早已經寫到黨和國家的報告中,“一帶一路"”廣場舞“等都已經走進今年的高考,但生態知識中”“生物與環境”“連續兩年缺席高考,這是一件不正常的事。高考不應該淡化這方面的內容吧!

  2018年高三生物寒假備考指導

  一、迴歸課本

  很多同學在複習的過程中過度依賴參考資料,不注重對課本的複習,結果在複習過程中對概念理解不清,阻礙了複習的效果。

  以北京卷某年一題為例:

  ***1***細胞分裂素是一種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體的特定部位________,再被運輸到作用部位,對生長髮育起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有機物。***答案:產生、調節、微量***

  這道題考察的就是考生對基礎概念的掌握。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教材中,黑體字部分對植物激素有明確的定義:"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髮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稱作植物激素。"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這部分題目基本屬於送分題,在高考中佔有30%的比重。在高考中有60%-70%的內容考察的是基礎概念、基本能力和基礎概念的應用。所有這些知識都源於課本,這就要求同學們對課本有個明確的把握。我們平時在複習過程中有很多參考資料,但是這些資料再精美也只能起到輔助作用,追重要的內容還是課本,所以同學們在寒假的時候可以把五本書***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選修一、選修三***翻出來,每天讀一兩章的內容。看書的目的在於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不需要死記硬背。看完之後不要再次將課本束之高閣,在春季複習的時候還要將課本拿出來多看、勤看。

  二、適度做題

  很多同學在高三複習階段習慣於將自己埋到題海里,用題目的量來彌補自己知識理解上的不足。尤其到了寒假的時候,很多同學買了好幾本練習冊打算在家刷題。

  在寒假複習的過程中,適量對題目訓練是必要的,一方面是鞏固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另外一方面是增強自己的應試技巧以及對考試的熟練程度。但是題目在質而不在於量。在寒假期間,希望大家不要做過多的題,每週保證兩份生物完整的試卷即可。在做題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時間進行嚴格的把控,模擬真實考場,並對錯誤的習題進行更正,不理解的地方在習題旁加上批註並查閱課本。

  另外,在整個秋季的學習中我們手裡積壓了大量的試卷,這些試卷上面有很多的錯題,而這部分錯題應該是我們複習中的重點。在寒假期間將錯題重新找出來,每天覆習一部分,一方面是保證了自己對自己還不是特別熟練部分的知識的掌握;另外一方面是使我們意識到了我們具體哪部分比較薄弱,使我們的複習更有針對性。

  三、版塊訓練

  一些同學可能生物成績整體上不錯,但是有一些專題性內容掌握的不好。比如有的同學光合作用部分不好,還有一些同學是遺傳學部分問題較多。

  對於這類同學,在寒假複習的時候應該進行更加具有針對性的訓練,既對自己不是很熟練的版塊進行訓練。市面上有一些專題性的練習冊,新東方在春節也有針對遺傳專題的春季課程。無論你採用的是哪種方式,都應該在寒假這段時間對這部分的知識進行突破性訓練,理清這部分知識點的框架和聯絡,並每天練習一部分這類題目。當你對這部分的知識理解地更為透徹的時候,你才可以對知識提取類題目進行訓練,以達到更好的進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