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學畫畫基礎教程

  兒童繪畫使兒童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它是培養兒童創造能力和審美素質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歡迎參閱。

  1

  【活動目標】

  1、觀察欣賞各種不同的魚類,感受魚類的形態、色彩的美麗。

  2、瞭解魚的外形結構,嘗試運用點、線、幾何形狀裝飾魚,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製作一個“開心水族館”展板。

  教具準備:介紹魚的組成的錄影片、鏤空身體的魚外型、畫有不同線條和幾何形圖案的卡紙、音樂VCD。

  學具準備:幼兒用卡紙、筆。

  【活動過程】

  一、參觀“開心水族館”,觀察各種魚類,初步瞭解魚類。

  1、幼兒聽音樂自由地觀看魚類圖片展。

  ***評:一堂課的精彩開頭,往往給幼兒帶來新異、親切的感覺。在教具的設計上老師把“開心水族館”展板底色為海藍色,配上鮮豔的圖片,展區較寬,充分考慮到每個幼兒都能有足夠的空間瀏覽展板。魚類的圖片豐富多彩,色澤鮮豔,有很好的視覺效果。幼兒被展板的內容吸引,非常好奇,產生了對魚類形狀、色彩的探究慾望***。

  2、師幼共同討論,初步瞭解魚類。

  A、剛才,我們參觀了水族館中的魚類,你們發現了什麼?***漂亮、美麗、奇怪……***

  B、你覺得它們哪裡漂亮?

  顏色漂亮***有紅、有黃、有白,五顏六色……***

  圖案和花紋漂亮***有條狀圖案、有圓形圖案……***

  形態各異***有圓圓的身體、有長長的身體、有扁扁的身體……***

  ***評:教師設問很注意技巧,從魚的顏色、圖案花紋和形態三個方面由淺入深層層提問,加深幼兒對魚類的特點的感知***。

  二、看錄影,瞭解魚類的組成。

  1、看錄影,欣賞海底動態的魚類,通過錄像中的解說,讓幼兒知道魚是由頭、軀幹、尾巴、魚鰭四個部分組成的。

  2、教師提問:魚的身體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3、教師小結:不管是什麼魚類,不管它們多麼的美麗,形狀多麼的不同,都是由頭、軀幹、尾巴、魚鰭四個部分組成的。

  ***評:這一環節中,老師為了不限制幼兒的思維,不侷限幼兒後面的創作空間,對魚的外形認識沒有采用邊範畫邊講解,而是通過欣賞不同動態的魚,通過錄像講解進行的。***

  三、欣賞“開心魚”不同的衣服,認識不同的線條和幾何形狀。

  1、教師出示身體鏤空的“開心魚”,依次穿上不同的衣服,讓幼兒欣賞魚的“衣服”有什麼特點。***不同的線條、不同幾何形狀組成魚的各種衣服***

  2、請幼兒用右手的食指和老師一起畫魚身上的“衣服”***各種不同的線條和形狀***,同時邊畫邊說出線條和幾何形狀的名稱,鞏固對線和形狀的認識。***直線、斜線、波浪線、折線、螺旋線、曲線等***

  3、引導幼兒注意魚的“衣服”的線條、幾何圖案、顏色與魚的身體的顏色的搭配。

  ***評:這一環節中,教師通過讓幼兒欣賞“開心魚”衣服上不同的線條、圖案,用手指畫線條的方法,激發幼兒創作的慾望,避免了教師一遍遍示範、一遍遍語言說教給幼兒帶來的情緒上的厭倦,幼兒在用手指學畫的過程中始終情緒很高。***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師:剛才小朋友參觀了水族館,欣賞了海底世界中豐富多彩的魚類,現在老師請小朋友設計出各種你喜歡的魚,併為它們穿上美麗的衣服,然後住進我們班的水族館裡。

  ***評:因為是線描畫,為了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教師改變了在白紙上作畫的習慣,而是讓幼兒自由選擇有色彩的紙和不同性質的筆在卡紙上作畫。***

  五、幼兒分組交流自己作畫的內容。

  ***評:由於幼兒繪畫能力發展參差不齊,有的完成的快,有的完成的較慢,教師給幼兒提供紙張時,並不是每個幼兒一張卡紙,而是有多的部分共能力強的幼兒再作畫。同時也提醒先完成的小朋友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內容,為幼兒自我評價作品提供了機會,避免了幼兒互相等待,為後面作品點評節省了時間。***

  六、教師點評幼兒作品。

  老師提供貼上用具,幼兒自己把作品佈置到展板上,起名叫“我們班的水族館”,幼兒共同欣賞,討論誰的魚兒最美麗,教師對有創新的作品做單獨點評。

  ***評:在評價幼兒作品時,教師引導幼兒幼兒從構圖、底色和線條顏色的搭配、線條、幾何形體的運用上評價繪畫作品,為幼兒學會欣賞作品提供理論基礎。***

  七、延伸活動

  幼兒在“水族館”的音樂背景裡,學跳魚兒的舞蹈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此活動是貼近幼兒生活,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而引發起來的。選材是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符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的,整個活動層次分明,目標明確,從幼兒認識能力、態度、情感方面制定目標。

  活動中體現了一下幾個特點:1、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地位的特點,各環節的提問層層遞進;2、教具的色彩鮮豔、模式新穎,能很好地抓住幼兒的眼球,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從活動中幼兒的參與性上看,由於幼兒已有畫過線條裝飾畫的經驗,所以全體幼兒均能動手進行積極地創作,並且在作品中添加了水草、氣泡等等海底植物;4、教師在活動中沒有采用範畫的教學形式,給幼兒創作提供可以大膽想象的空間,所以幼兒在創作時,魚外形各異、魚身體上的線條、圖案豐富、配色多種多樣;5、分組交流給幼兒提供了想說、敢說的時間和機會。

  幾點不足:1、設計的教具“鏤空魚”的身體單一,應多設計讓幼兒感知魚類的多樣性;2、介紹魚的組成的錄影片色彩比較暗,色彩鮮豔更有視覺效果。

  2

  【活動目標】

  1、在充分想象的基礎上,畫出一棵開滿大小、形狀、顏色不同的鮮花的樹。

  2、學習用多種顏色作畫,畫得多,畫得滿。

  【活動準備】

  1、課前帶幼兒觀察花園裡的花。

  2、幼兒用書,水彩筆或油畫棒,大小、形狀、顏色不同的鮮花圖片,漿糊。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老師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刻神奇的樹,樹上開滿了各種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鮮花,真漂亮!

  ***二***講解示範。

  教師把畫有鮮花的圖片隨意地貼成樹的形狀,然後畫上樹的外形,成為一棵開滿鮮花的樹。這些花有的像太陽,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喇叭,有的像星星,還有點的像雪花……有紅的、有黃的、還有綠的……有大的,有小的。教師邊講解別示範。

  ***三***幼兒練習。

  請小朋友把自己本子上的樹也變成一棵開滿鮮花的樹。***教師把範畫樹上的花分散移開***

  1、啟發幼兒通過想象畫出形狀、大小、顏色不同的花。

  2、鼓勵幼兒用多種顏色在整棵樹上畫滿鮮花,也可添畫一些小草、小花等。

  ***四***講評。

  【活動反思】

  幼兒相互參觀。教師多選幾本花畫得多、顏色漂亮的幼兒作品進行評價、表揚。

  課後評析:在小班畫花的基礎上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想象,畫一棵開潢鮮花的樹,既有較多的練習量,又富於想象色彩,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課題的隨意性大,趣味性強,幼兒很感興趣,無論能力強或弱,都能進行表現,效果較好。

  3

  【活動目標】

  1、練習畫人的影子,發展手的動作。

  2、知道物體在陽光下有影子,影子是會變化的。

  【活動準備】

  粉筆,色筆,白紙或報紙。

  【活動過程】

  1、玩手影遊戲。做手影給孩子看,如用手影做兔子,做狐狸,做小鳥等,引起幼兒操作的興趣。

  教幼兒做手影遊戲,讓幼兒試一試,在陽光下有手影,在背陰處沒有手影,從而知道太陽發出光亮,光亮被擋住了,就會有影子。

  分組玩手影遊戲,可進行手影表演,手影編故事等。

  2、畫影子。讓幼兒站到陽光下看身體的影子,知道身體擋住陽光就有影子。

  兩個人合作畫影子,甲在陽光下映出自己的影子,乙用粉筆沿影子邊畫下影子。然後甲再畫乙的影子。也可以把紙鋪在影子上,用筆畫下影子。

  還可以讓幼兒畫不同時間的影子,同一個人站在同一個地方,畫下上午的影子;再畫下中午的影子,看看不同時間影子不一樣,知道是太陽在不同位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