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認識論題目及答案

  政治認識論秉有哲學認識論的反思性特質,是政治知識的知識,主要關注政治思維方式。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政治認識論題目

  一、選擇題***共32個,每題2.5分, 共計80分,選擇最佳答案*** 1.***13新課標全國卷22***以前,人們往往認為一切生物的生長都依賴陽光。現在科學家發現,在水深超過4000米的可見光不能到達的海底,在高溫、高壓、劇毒、缺氧的環境裡,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熱液生物,它們考海底熱液帶出的能量進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機質而生產。這從一個側面表明: ①對真理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迴圈過程 ②真理是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③客觀事物的複雜性決定了認識的反覆性 ④認識只有不斷超越歷史條件才能成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新課標安徽卷11***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獲獎者發現了免疫系統啟用的關鍵原理,革命性地改變了人們對人體免疫系統的認識,為傳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開闢了新道路。這說明 ①科學認識能夠創造理想的世界 ②改造世界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③事物的發展取決於認識的深化 ④真理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新課標山東卷24***自1956年美國科學家在實驗中直接觀測到中微子後,人類對中微於的研究不斷深人2011年9月,歐洲核子中心稱發現“中微子超光速”現象,同時指出實驗過程存在誤差,呼籲全球科學家進行更多的實驗觀察和獨立測試。材料蘊含的哲理是

  A.認識具有反覆性和無限性 B.真理和謬誤沒有原則界限

  C.科學實驗是社會存在的基礎 D.改造世界是認識世界的目的

  4.在牛頓經典力學問世後的200多年時間裡,許多科學家認為,整個宇宙都要服從這一“永恆定律”。20世紀初,愛因斯坦發現牛頓的運動定律只有在巨集觀低速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牛頓力學的“永恆定律”神話被告打破。這啟示我們

  A、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B、人們對同一確定物件會有多個真理性認識

  C、對同一事物的判斷因人的主觀性而產生差異 D、真理適用於任何已知和確定的歷史條件和範圍

  5.***江蘇揚州高三模擬***上世紀70年代,美國科學家乘坐深海潛水器在海底發現了一個溫度高達350℃的熱泉口,泉口附近浮游著大得出奇的紅蛤、海蟹等生物。在沒有陽光、超過沸點、高壓的深海環境下還有生命,成為“無法解答的複雜謎題”。經過近20年的研究,科學家破譯了這種特殊生物的基因圖譜,確定自然界還有第三種生命形式。上述一系列活動證明了

  ①探測工具擴充套件了人類的認識能力和認識的來源 ②現代科技和探測手段的發展推動認識的深化發展 ③通過科技裝置獲取的第一手資料是認識的基礎 ④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是推動人們探索和研究的動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13新課標浙江卷*** 從畏懼自然到征服自然,進而認識到要善待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千百年來人對自然態度的變化告訴我們

  ①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在曲折中逐步深化 ②人與自然的矛盾有個逐步展開的過程 ③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先對立後統一 ④人類終究無法把握無限的自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 ①④

  7.***13年天津4***有一種雷人的“樓盤文化”:挨著臭水溝叫水岸風光;旁邊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圍有荒草地叫無限綠意;弄個噴水池叫英倫風情。這種現象反映了

  A.人的主觀隨意性 B. 實踐和認識具有統一性 C.真理的條件性 D. 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8.***2011·全國新課標***歷史學家通常認為,在審視複雜歷史問題時不能輕率地下結論。這一觀點的合理性在於

  ①不同的認識主體對複雜歷史問題的認識總是不同的

  ②真理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而是在發展中不斷超越自身

  ②複雜歷史問題本質的暴露和展 現必然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④人們對複雜歷史問題的認識受所處社會實踐水平的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2011·全國新課標***華君武的漫畫《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右圖***諷刺了一些人

  ①不懂得只要善於總結實踐經驗,錯誤是可以避免的

  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闖的精神就會一事無成

  ③不瞭解實踐探索中出現的失誤和錯誤總是寶貴財富 ④是因怕犯錯誤而不敢實踐的行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 ***2011·福建***“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看到月亮一個小孩會形象的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東西聯絡起來;而一個遠離故土的人會以“我寄愁心於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抒發自己的離情別緒。這體現了

  ①認識活動是主觀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應和思索 ②認識可以因為對同一個客觀物件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認識物件具有能動的反映特性,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

  ④認識可以擺脫客觀事物的原貌,實現認識物件的創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2011·江蘇***黑格爾說:“真理是在漫長地發展著的認識過程中被掌握的,在這一過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繼續。”這說明真理

  ①在認識過程中不斷被推翻 ②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超越自身

  ③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④在認識中不斷超越歷史條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11·全國課標***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日益凸顯,各國都在尋求應對之策。我國科學家研究了氣候變暖條件下熱量資源變化對糧食生產的影響。1981年以來,我國一年兩熟、一年三熟糧食作物種植界限明顯北移,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前者糧食產量平均可增加54%~106%,後者可增加 27%~58%。該研究為我國合理調整農作物區域佈局提供了科學依據。這從一個側面表明科學認識

  ①具有自覺選擇性,能夠透過現象認識本質,化害為利

  ②具有能動創造性,能夠推測未來,創造理想世界

  ③能夠揭示事物演化規律,指導實踐活動,推動社會發展

  ④基於實踐活動,體現了主體的能動性、創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10全國卷1***1912年,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否定了前人的大陸均衡說、陸橋說,卻被大多數學者斥為“荒誕的怪論”。20世紀50年代,支援大陸漂移說的新證據越來越多,大陸漂移說重新活躍起來。在此基礎上,科學家通過進一步探討,創立了後來成為主流的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造說。人們對大陸漂移說認識的轉變佐證了

  ①認識具有反覆性,人們追求真理的過程總是曲折的

  ②認識具有無限性,人們追求真理是永無止境的過程

  ③認識具有創新性,認識的進步以推翻已有理論為前提

  ④認識具有相對性,任何真理性認識都包含著謬誤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4.***2010全國卷1、江西卷、湖北卷***. 科學家指出,“當黑洞或坍縮星等大型天體在太空加速時,會產生引力波。但由於它非常微弱,我們一直無法探測到”。科學家擬實施“鐳射干涉儀太空天線”實驗,以探測這種引力波,科學家斷言尚未探測到的引力波的存在,在辯證唯物主義看來,其依據是

  A. 尚未探測到的事物遲早要為實踐證實其存在 B. 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

  C. 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深刻,具有預測功能 D. 建立在正確理論基礎上的理性推測是可靠的 15***2010江蘇卷***.下列與“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B.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C. 與之山中事,需問打樵人 D.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16.***2010四川卷***早在1898年,就有科學家指出,燃燒煤炭和石油產生的二氧化碳將導致地球變 隨後,人類為防止地球變暖進行了漫長的探究和實踐。時至2009年,大氣中二氧化碳已由工業革命前 280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會議上,各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仍然認 不一。人類對氣候的認識,哥本哈根會議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材料體現的哲理有

  ①世界是複雜的和不斷運動變化的,人的認識是無止境的

  ②認識總是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人的認識具有反覆性

  ③認識是一個圓圈式的迴圈往復過程,人的認識具有規律性

  ④本質的暴露和展開有個過程,人的認識永遠不能達到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2010新課標卷***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人們對它充滿無限遐想。為了解木星的形成、進化和結構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援下,美國預計於2011年8月發射新的木星探測器“朱諾”。對木星的科學探測活動將進一步佐證

  ①人類的好奇、興趣和遐想是推進有關木星認識的直接動力

  ②現代科技和探測手段的發展推動有關木星認識的深化發展

  ③實踐發展提出的客觀需要是推進有關木星認識的根本動力

  ④嚴密的邏輯和精心的準備能確保木星探測實踐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2010北京卷***徐悲鴻偏愛畫馬,聽馬蹄得得,看馬迎風賓士,他覺得是一種精神享受,心彷彿在和馬一同馳騁。這表明,作為對世界的一種反映形式的藝術作品

  A.受到藝術家生活環境的深刻影響 B.源自於藝術家的技藝和藝術天分

  C.離不開藝術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決於藝術家的執著努力和勤奮

  19.***2010廣東卷***關於“學習”有兩種觀點:其一,“人之歲月精神有限,誦說中度一日,習行中錯一日;紙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讀盡天下書,將道全看在書上,將學全看在讀上。”這兩種觀點沒有處理好

  A.物質與意識的關係 B.實踐與認識的關係C.真理與價值的關係 D.量變與質變的關係

  20.但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波蘭諺語: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達﹒芬奇:應當耐心地聽取他人意見,認真考慮指責你的人是否有理。塞納克:相信一切人和懷疑一切人,其錯誤是一樣的。對上述各種說法分析正確的是:

  ①相信一切人和懷疑一切人都是形而上學的做法,必須堅決反對

  ②真理具有具體性和條件性,上述說法是否是真理應該因人而異

  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他人經驗與自身實踐無關

  ④知識構成、立場和看問題的角度等不同,對事物看法會有所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針對全球已改變暖趨勢的論調,專家指出,去年入冬以來世界各地頻發的極寒天氣,是地球變暖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氣候變暖的長期趨勢沒有本質變化,這一判斷是從一個較長時間尺度上得出的。這告訴我們作出正確判斷要

  ①透過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聯絡 ②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及時修訂認識

  ③尊重專家權威得出的現成結論 ④不斷接受變化發展的實踐的檢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2010年高考全國卷Ⅱ27*** 2008年10月6日,美國哈佛史密鬆天體物理中心宣佈,格林尼治時間10月7日2時46分,一顆編號為2008TC3的小行星將由蘇丹北部上空進入地球大氣層併發生燃燒。後來的觀測表明,2008TC3如期而至,時間誤差只有15秒,對小行星撞擊地球進行如此精確的預測,在人類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表明

  ①預測所依據的理論和資料的正確性得到觀測實踐的檢驗

  ②預測被證實佐證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人類認識能力的無限性

  ③預測所依據的理論不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現實性

  ④預測被證實證明了有用性在真理屬性中的基礎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3.“新的時代呼喚新的理論,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②正確的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

  ③實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 ④科學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在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特別是網際網路技術和衛星通訊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們完全可以坐在家中,總攬世界,真可謂“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從認識論上看這說明

  A.認識的來源不一定是實踐 B.認識是不斷擴充套件和向前推移的

  C.一個人的知識由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兩部分構成

  D.實踐的發展為我們認識世界提供了新的物質條件和手段

  25.“夢想是海市蜃樓,還是綠洲,關鍵取決於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腳步。”與這句話內涵相一致的是

  A.“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 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C.“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 D.“人類的心靈需要理想甚於需要物質”

  26.為破解當前家庭經營中存在的“低、小、散”難題,推動傳統農業升級、黨和政府強調要發揮家庭農場等新型農產經營主體的作用。這表明認識是

  ①在實踐基礎上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 ②不斷克服謬誤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過程

  ③主體對客體的直接現實性改造活動 ④在實踐的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7.把學問用於裝飾是虛假,完全依靠學問上的規則斷事是書生的怪癖。”這表明

  A.書本知識比親身實踐更為重要 B.實踐是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

  C.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 D.書本知識要和具體實踐結合

  28.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貞觀政要》中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給我們的啟迪是

  ①善於聽取他人意見,是促進認識發展的重要途徑 ②避免重蹈他人覆轍,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錯誤 ③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決定人類社會歷史發展 ④自覺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有利於把握杜會發展規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斷地轉化成豐碩的果實,並積累下來。”這句話強調

  A 物質決定意識 B 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C 人的意識從動物心理髮展而來 D人能夠正確認識世界

  30.十年前,科學家只把幾十種基因突變與疾病掛上鉤,現在已經把三千種左右基因突變與疾病對上號,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變與疾病的關係尚需時日。這是因為

  ①認識總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限制 ②實踐總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限制

  ③認識物件的本質的暴露與展現有一個過程 ④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1. 黨的報告強調要繼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其著眼點是用新的發展思路實現更好的發展。這表明

  A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C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D 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32. 禪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舊是山,看水依舊是水!”這體現的哲理是

  A認識因其形象具體而具有直觀性 B 認識因其最終迴歸而具有重複性

  C認識因其不斷變化而具有不確定性 D認識因其迴圈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二、非選擇題

  33. ***2012北京文綜***地圖反映了人們認識世界的程度,地圖的變化記錄了人們認識世界的過程。歐洲中世紀時,地圖主要由神職人員繪製。當時歐洲的世界地圖千篇一律:基督教聖地耶路撒冷居於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頓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為歐、亞、非三部分。中國古代地圖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繪製,主要用於日常行政事務管理和作為讀史的輔助工具。在中國古代繪製的世界地圖中,中國佔據絕大部分圖幅,政區表現較為準確,中國疆域之外則繪製簡略,嚴重失真。由於人類活動範圍的侷限,早期地圖繪製者認為地球是平的。15、16世紀哥倫布等航海家證實地球是圓的。隨著遙感技術的廣泛應用,現在的世界地圖日益精準,更好地滿足了生產生活的需要。

  結合材料,說明認識對實踐的依賴關係。***12分***

  34.***2011·四川***安全是核電發展的前提和最高原則,從五里島和切爾若貝利核事故的傷痛,到日本福島核洩漏的陰霾,一次次引發全球對核電安全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各國依據核電發展的客觀規律和特殊要求,不斷反思核電安全標準,檢查核電安全建設,完善核電安全措施與技術體系,推動核電安全日臻完善。

  聯絡材料,從認識論角度, 說明人類在發展核電過程中應怎樣確保安全。***8分***

  高中政治認識論題目答案

  1——5:CCAAC

  6——10:AADCA

  11——15:CDACB

  16——20:ABCBD

  21——25:CADDC

  26——30:BDBBD

  31-32:CD

  33.①世界地圖的繪製歷史表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世界地圖的精確繪製是在實踐過程中逐步完成的。***3分***

  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推動了世界地圖的繪製日益精準。***3分***

  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繪製的世界地圖是否與地理實際相符合是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的。***3分***

  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繪製世界地圖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實踐需要。***3分***

  34.①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在發展核電過程中,人類應依據核電發展的客觀規律和特殊要求,從安全標準、安全建設、安全措施、技術體系等方面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確保核電安全。***2分*** ②正確處理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在推動核電發展和應對核事故過程中,人類應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深化和發展對核電安全的認識,運用對核電本質和規律的正確認識,指導核電建設,使核電安全日臻完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