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唯物論綜合檢測試題

  在大家複習政治考試的過程中,往往要做好哪些試題的複習準備呢?讓我們來看看這套政治試題卷能不能幫助到你!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2017年,歡迎閱讀!

  2017年

  單選題

  英國管理學家霍金森說:“哲學的任務在於它必須先於行動。倘若哲學家不能成為管理者,那麼管理者就應成為哲學家。”這一觀點強調了***  ***

  A.管理科學是哲學的基礎

  B.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

  C.真理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

  D.哲學對管理實踐有指導作用

  圍棋是中國文化的象徵,也是世界文明中的一筆寶貴財富。圍棋定式是學習圍棋必須要掌握的內容,它是在長期的圍棋博弈中形成,經得起檢驗而被固定下來的一種模式。圍棋定式的存在說明***  ***

  A.遵循定式是下圍棋取勝的決定因素

  B.理論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統一

  C.變化無窮的圍棋也有其內在的規律

  D.博弈實踐是產生定式的唯一途徑

  下列名言與下面漫畫《同感》的哲學寓意相一致的是***  ***

  A.物必先腐之,而後蟲生之

  B.萬物各得其理,然後和

  C.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D.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某同學在自己的微博簽名中寫了這樣一句話:“每天把我叫醒的,不只有鬧鐘,還有夢想。”下列選項最能概括這句話的是***  ***

  A.意識自覺選擇的過程就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

  B.樹立堅定的信念,突出體現了意識的相對獨立性

  C.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充分利用主觀與客觀條件

  D.正確的價值觀有利於引導人正確地改造客觀世界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出現後,有關部門組織專家通過調查研究和實驗,對H7N9患者的發病特點初步進行了科學上的分析和解釋,這對準確確診和判斷疫情,開展有針對性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這體現出***  ***

  ①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自在事物的聯絡具有客觀性

  ③世界上還存在不可認識之物

  ④事物的發展是從量變開始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近期,我國長江流域淡水豚類科考結果顯示,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大幅減少,其數量比大熊貓還少。食物資源銳減、長江航運、汙染物排放是長江流域物種消亡的三大“殺手”。如果長江流域的頂級物種相繼消亡,就意味著一個有生命的河流的“行將就木”。這充分說明***  ***

  ①人為破壞人與自然的關係,就必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②實踐受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對自然的破壞難以避免

  ③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時,會對自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④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和發展都是有條件的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與漫畫《評價》***對於觀察者來說,角度往往比距離更重要***中的哲學寓意的要求最貼切的是***  ***

  對於觀察者來說,角度往往比距離更重要

  A.“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B.“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C.“是非莫辯”,無是無非

  D.“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

  日前,人們對地震這一自然災害還很難實現準確預報。然而,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雲南省昭通市防震減災局聯合建設的地震預警系統對2013年2月發生在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寧南縣交界處的4.9級地震實現了成功預警。這一結果***  ***

  ①說明在一定條件下,人們有能力準確認識客觀世界中的任何事物

  ②表明隨著科技發展,人類可以逐步改變地震產生的規律

  ③進一步佐證了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④表明對地震從很難“準確預報”向“成功預警”的轉變需要條件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漫畫《得來全不費工夫》啟示我們***  ***

  A.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B.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D.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

  一粒膠囊,裡面卻裝著一個微型機器人,服下它以後,迅速在病人體內四處遊走,查詢病因。通過遠端計算機控制機器人手臂,就可以完成腫瘤切除手術。這就是神奇的智慧影像膠囊和外科手術機器人。“機器人醫生”的出現***  ***

  A.說明醫用機器人也是以人腦為物質基礎的

  B.反映了科學進步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C.體現了人類能夠創造自在事物之間的聯絡

  D.進一步說明意識活動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

  2012年以來,全國新聞界積極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大批編輯作者深入基層蹲點調研、採訪寫作,在瞭解基層實際、反映群眾意願、樹立良好形象、推動具體工作上取得積極進展。這說明***  ***

  A.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

  B.認識的發展是一種波浪式前進的過程

  C.深入群眾實踐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D.主觀與客觀應做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明朝詩人錢宰在《擬古》中寫道:“長江東流去,來者方不息。白日沒西山,晨光還奕奕。春花瘁復榮,秋草黃已碧。造化無停機,迴圈豈終極?人生天壤間,少壯須努力?”下列與詩中哲理相近的是***  ***

  A.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萬物都在運動,但只是在概念中運動

  D.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綜合題

  地震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它會對震區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害。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由大地震給人類帶來的嚴重災難,引起了全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同時人類也陷入深思:人類能否準確預測地震呢?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庇啦謊雲?K淙壞僥殼拔??人類並未發現非常有效的準確預報地震的方法,但絕大部分科學家堅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一定能夠找到一種準確預測的方法,絕大部分科學家對地震預測持樂觀態度。

  ***1***用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的有關知識說明人們為什麼會對地震預報產生了疑慮?科學家又為什麼會對地震預測持樂觀態度?***12分***

  材料二:2013年4月20日,突如其來的雅安蘆山地震,又一次驗證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始終心手相連。災難發生後,在黨中央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從第一時間救人到撥專項資金救助受傷群眾,從物資調運、疏導交通到防範次生地質災害、防止災後疫情、修復倒塌設施,各項救災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災區廣大幹部群眾也積極響應,全力開展抗災自救。經過災區各方的日夜奮戰,災區的“生命線”逐漸被打通。

  ***2***結合材料二,運用“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有關知識,評述中國共產黨在雅安蘆山縣地震發生後組織救援中的作用。***12分***

  辨析題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里氏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截至4月26日,地震已造成196人死亡、21人失蹤,受災人口152萬,受災面積12 500平方千米。地震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和災區廣大幹部群眾一道,全力投身於抗震救災,全國人民與雅安人民心連心,譜寫了一曲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間大愛。

  運用唯物論相關原理辨析:“天災不由人,抗災不由天”,這說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16分***

看了的人還看:

1.高二政治必修四唯物論單元測試題答案

2.高中政治二輪提升唯物論專題訓練試卷

3.高考政治哲學大題唯物論答題方法

4.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一單元測試題

5.高考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質綜合檢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