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習好習慣

  “學習”,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階段的必修課,也是人生重要的組成部分,幾乎沒有家長不關注孩子的學習。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培養學習好習慣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培養學習好習慣方法篇一

  習慣培養第一步,需要家長提高認識,引導孩子對養成某個習慣產生興趣、認同和信心。“在督促孩子方面不少家長都是無師自通,從孩子放學開始,就不停的催促孩子要先完成作業,特別重視培養孩子在寫作業方面的習慣問題。但是父母需要認識到,一味的說教,只能成為令孩子厭煩的嘮叨;不如多鼓勵和激勵孩子,及時捕捉孩子每一處優點,這樣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習慣培養第二步,需要明確行為規範,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的具體標準清清楚楚。馬瑛說:“舉個例子,如果一年級的孩子總是邊做小動作邊寫作業,到了二、三年級,他極有可能養成磨蹭、拖沓的壞習慣。針對這一現象,家長應該幫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且明確做事情的步驟。如完成總共20分的作業,家長可以細分到每5分鐘需要完成的部分,並硬性規定這5分鐘內不能起身顧及其他。這樣明確的時間劃分遠比單純的嘮叨效果好的多。”

  習慣培養第三步,適時進行榜樣教育,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產生親切而嚮往的感情。馬瑛說:“這裡指的榜樣多是孩子喜歡的某個明星或者孩子敬佩的某個人。但是大家一定都有這樣的體會:到別處去找榜樣不如就用身邊的例子。父母的榜樣效應一定是最大的,身教重於言教。”

  習慣培養第四步,堅持不懈的行為訓練,讓孩子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養成某個良好習慣。馬瑛指出:“習慣養成的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都很簡單,難就難在需要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堅持。書上說‘初步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 而形成一個穩定的習慣則需要90天。’ 其實到了第21天或者第90天時,父母還需用鼓勵、激勵、獎勵強化的方法和孩子的行為進行再結合。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自己成長的過程,對於孩子而言,一個好的習慣,往往就是在父母陪伴的過程中不知不覺養成的。”

  習慣培養第五步,及時評估和獎懲,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養成良好習慣。馬瑛:“在這裡爸爸媽媽們要注意‘及時’這個詞,要讓孩子在閱讀、作業、運動等你想讓孩子做的事情中體味到喜悅和興奮的感受。”

  習慣培養第六步,養成良好的環境或風氣,讓家庭生活和學校環境乃至社會風氣成為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支援力量。

  培養學習好習慣方法篇二

  制度制約。此時尚需有他人督促提醒,行為略顯被動,卻是必經階段。例如孩子做完作業需要檢查,有時還需要家長提醒,逐步養成習慣。

  自覺行為。在此階段,行為由他人督促變為自我督促。這是形成習慣的關鍵時期。例如,孩子做完作業後問自己:我檢查了嗎?

  自動行為。連自我督促也不需要的時候,行動已經自動化了,已經內化為自身的需要了。例如,孩子做完作業如果不檢查,自己就會覺得不舒服,一定要仔細檢查之後才坦然。這時,良好的學習習慣才算真正養成了。

  優良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學習習慣的養成越早越有效,小事不放鬆,一點一滴地努力,堅持不懈,方見成效。

  怎樣教孩子堅持下去

  父母不能包辦代替,要讓孩子拿主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減少依賴性。當孩子斷然做出某個決定或承諾時,告訴他,要對自己的做法及所能產生的後果負責。這樣可以避免事後不必要的埋怨和牢騷。英川6歲時願意學鋼琴,父親也希望他能學一門樂器,以提升生活品質。在激起了孩子的興趣後,父親告訴英川,學鋼琴跟學別的本領一樣,都是有困難的,你再考慮一下,明天早上告訴我。一旦學了以後就要克服困難,堅持到底。英川作了承諾。兩年以後,英川對每天的練習厭煩了,流露出不願學的情緒,父親跟他談心,並激將他:“當初你可是答應過我的。我們是男人哪,答應了的事,做出的承諾是一定要努力去實現的。”此後,這個9歲的“男人”發奮努力,現在已經彈得一手好鋼琴了。

  教孩子拒絕垃圾文化

  人要有自制力,人如果沒有自制力將來是不能成大器的,所以爸爸媽媽要幫他選擇一下。口袋書是放在口袋裡的小書,小書也有好有壞的,並不是說口袋書都不好,就是一些黃色的、淫穢的東西不要看,健康的孩子不要去看這些東西,爸爸媽媽要發現了就沒收。怎麼去選擇呢?我覺得您可以帶著孩子上新華書店,和他一起去評論,什麼樣的書好,什麼樣的課外書是不錯的,讓他有一個辨別是非的觀念,這其實也是一種教育,教育是在比較中實現的。咱們有的時候,教育特別簡單化。我覺得十歲的孩子,正是認知的時候,你可以帶他從課外書說起,在比較中去認識,天下沒有好的東西,只有合適的東西,要選擇最合適他的東西就好了。

  培養學習好習慣注意事項

  1. 家長的以身作則。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模仿家長是潛移默化的。因此,家長在教育子女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要做到言傳身教。家長自己在處理家庭中的事件時要做到有條不紊,言行一致,通過自己的榜樣示範作用來引導子女。如果家長們本身做事虎頭蛇尾,拖泥帶水,即使是再教育子女,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對子女沒有什麼實則上的幫助意義。

  2. 謹防孩子的責任轉離。現在有些不正常的現象是,孩子們覺得學習、生活是父母親的事,好的習慣是為了父母親去做的,甚至於成了跟家長討價還價的理由。通常在培養好的習慣時,如果孩子表現了類似責任轉離的現象時,家長要堅決地告訴他們,按時完成作業是他們自己的事,如果不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作業,產生的後果應由他們本人承擔,家長們切記不能在培養習慣上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來。

  3. 慎用隨性教育。有不少家長崇尚對子女採用隨性教育的理念,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隨性教育並不是讓孩子順其自然,任意發展。家長切不可盲目崇尚隨性教育,特別是孩子在培養行為習慣方向一定要做到及時加以指導,一旦錯過了訓練良機,再去改進已經是亡羊補牢了。